關于懷孕的事,民間有多少不靠譜的傳言?
前幾天有一位孕婦這樣問我,懷孕後能吃羊肉嗎?吃羊肉孩子會抽羊角風嗎?甚至說家裡老人說的吃兔肉會唇裂,吃鴨肉孩子長腳蹼,吃魚孩子吐泡泡,吃螃蟹孩子橫着走,吃葡萄更糟糕,說是要懷葡萄胎。讓我啼笑皆非,這些不靠譜的民間傳言。
你聽說過葡萄胎嗎?或許很多人聽說過,但是不知道具體是怎麼回事,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葡萄胎。
一、何為葡萄胎?希波克拉底稱之為“子宮水腫”。
葡萄胎是指妊娠後胎盤絨毛滋養細胞增生,間質高度水腫,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泡,水泡間相連成串,形如葡萄,亦稱水泡狀胎塊(HM)。之所以叫葡萄胎,隻是因為它看起來是一團團的水泡,像是一堆葡萄。不過,它僅僅是有些像葡萄而已,真正的葡萄有肉有籽還有梗,而葡萄胎隻是一包水。所以,希波克拉底稱之為“子宮水腫”,其實稱為水泡樣胎塊,更恰當。
二、葡萄胎分為兩類
1. 完全性葡萄胎
正常情況下,受精卵受孕後,開始卵裂,形成囊胚,進入子宮腔,植入子宮内膜,這個過程稱之為着床。囊胚的内細胞團部分形成胚胎,滋養細胞部分形成絨毛并最終形成胎盤。而葡萄胎則是由于染色體的異常,不能形成胚胎,滋養細胞部分過度增生形成的腫瘤。每一個絨毛都像一個樹葉,絨毛間質水腫,成為了一團水泡樣的組織,連成片後變成了“葡萄”, 無胎兒及胚胎組織可見。
2. 部分性葡萄胎
部分胎盤絨毛腫脹變性,局部滋養細胞增生,胚胎及胎兒組織可見,但胎兒多死亡,有時可見較孕齡小的活胎或畸胎,極少有足月嬰誕生。
三、為什麼會得葡萄胎?
1.營養因素
葡萄胎多發于以大米為主食的國家,因此很多專家認為,葡萄胎的發生和營養有着密切的關系。有關研究發現妊娠滋養細胞腫瘤患者中,其血清内的葉酸活力不足,而在胚胎的發育過程中,葉酸是不可缺少的。也有研究表明,在飲食中,如果胡蘿蔔素消耗低,發生葡萄胎的危險會增加。維生素A缺乏的地區,葡萄胎發病率增加。
2.感染因素
有很多專家認為,葡萄胎的發生和病毒感染有關,但目前對于這方面的研究文獻較少,也未找到真正的證據證明葡萄胎的發生與感染有直接關系。
3.内分泌失調
有研究認為葡萄胎發生和卵巢不健全、衰退有關,常見于20歲以下或是40歲以上的女性。通過動物實驗證明,在妊娠早期切除卵巢可導緻胎盤産生水泡樣的變化,也認為雌性激素不足是導緻葡萄胎的原因之一。
4.受精過程中發生變化
以完全性葡萄胎來說,這是由于精子與空的卵細胞受精而造成的。染色體核型為二倍體,由一個空卵(無基因物質卵)與一個單倍體精子(23,X)受精,經自身複制恢複為二倍體(46,XX),再生長發育而成,稱為空卵受精。其少數核型為46,XY,這是兩個性染色體不同的精子(23,X及23,Y)同時使空卵受精,稱為雙精子受精。還有部分性的葡萄胎是一個卵細胞同時和兩個精子受精而導緻的結果。部分性葡萄胎核型常為三倍體。來自一個正常卵子與雙精子受精,由此帶來一套多餘的父方染色體成分;也可由于一個正常的單倍體卵子(或精子)與減數分裂失敗的二倍體配子結合所緻。
四、臨床表現
1.停經後陰道流血多數患者停經2~4個月後發生不規則陰道流血,開始量少,易被誤診為先兆流産。以後逐漸增多,且常反複大量流血,有時可自然排出水泡樣組織,可導緻休克甚至死亡。
2.腹痛當葡萄胎增長迅速、子宮急速膨大時可引起下腹脹痛。葡萄胎将排出時,因子宮收縮而有下腹陣發性疼痛。
(1)子宮異常增大、變軟
由于絨毛水腫及宮腔積血,大部分葡萄胎患者的子宮大于相應月份的正常妊娠子宮,且質地較軟。1/3患者的子宮大小與停經月份相符。小于停經月份的隻占少數,可能與水泡退行性變、停止發展的緣故。
(2)妊娠嘔吐及妊高征征象
由于增生的滋養細胞産生大量HCG,因此嘔吐往往比正常妊娠為重。又因葡萄胎患者子宮增大速度快,子宮内張力大,因此妊娠中、早期即可出現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甚至發生急性心力衰竭或子痫。
(3)卵巢黃素囊腫
葡萄胎患者由于大量HCG的刺激,雙側或一側卵巢往往呈多發性囊腫改變。一般不産生症狀,偶有急性扭轉緻急腹痛。葡萄胎清除後黃素囊腫可自行消退。黃素囊腫可貯藏大量HCG,故葡萄胎排出後合并有巨大黃素囊腫的患者,血和尿HCG消失比一般患者慢。
(4)甲狀腺功能亢進現象
少數葡萄胎患者出現輕度甲亢,血漿甲狀腺素濃度上升,但出現明顯的甲亢體征僅約2%,葡萄胎清除後症狀迅速消失。
五、發現葡萄胎如何是好?
葡萄胎的診斷一經确定後,應即刻予以清除。清除葡萄胎時應注意預防出血過多、子宮穿孔及感染,并應盡可能減少以後惡變的機會。
1、清宮,清除宮腔内容物
由于葡萄胎子宮大而軟,易發生子宮穿孔,故采用吸宮術而不用刮宮術。吸宮術的優點是操作快,出血少。
2.預防性化療
應對高危患者進行預防性化療。高危因素有:①年齡>40歲;②葡萄胎排出前HCG值異常增高;③滋養細胞增生明顯或不典型增生;④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