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圖片
表弟剛參加工作那段時間由于新換一個環境,壓力比較大,敏感多疑。他老是覺得部門領導針對他,每天闆着一張臭臉,不僅給他布置很多工作,而且幹不好還會嚴厲批評他。
表弟認為,這個領導不懷好意,不值得尊重,跟着他沒有前途,甚至還動了離職的念頭。
我告訴表弟:“不能随便給人下定論,更不能用你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别人身上。也許并非是你想像的那樣子呢?還是先認真工作一段時間再來決定去留。”
過了半年後有一天,表弟突然打來電話,從他自信宏亮的聲音中可以聽出來,他已經完全适應了工作環境。
表弟說:“其實領導這人蠻好的,工作認真負責,對人真誠善良,刀子嘴豆腐心,從他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我要在這家單位好好工作,争取更快進步。”
網絡圖片
心理學研究發現,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覺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征歸屬到别人身上,以己度人,認為自己具有某種特性,别人也一定會有與自己相同的特性,從而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強加于他人。
這便是心理學上著名的“投射效應”。
表弟剛參加工作時因壓力大,焦慮煩躁,疑神疑鬼,從而對部門領導産生錯誤的看法,其實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也就是一種典型的投射效應。
如果一個人總是把自己的心理特征歸屬到别人身上,認為别人也具有同樣的特征,那麼我們不僅無法真正了解别人,也無法真正了解自己。
網絡圖片
宋朝著名才子蘇東坡與一位叫佛印的和尚是好朋友。
有一天,東坡在路上遇見了佛印,見到佛印身披黃袍袈裟,身材魁偉,東坡便笑呵呵地對他開玩笑說:“佛印啊,你知道嗎?你看上去就像一堆大糞啊。”
佛印微微點頭說:“東坡兄,你知道你看上去像什麼嗎?你一襲學士長袍,滿面紅光,活像一尊佛啊!”話畢,深深一鞠躬。
東坡聽完心想:“這和尚傻不傻,連我對他的貶損之言都聽不明白,還修行個啥啊?”
東坡非常得意,回家後就向蘇小妹“分享戰果”。
沒想到,小妹聽完直跺腳,連聲說:“哥哥,你又輸了!佛家有句話叫‘心中有佛,見人是佛’,大和尚是在罵你‘心中有大糞,見人是大糞’呀!”東坡頓時滿面羞愧,不知所雲。
網絡圖片
由于投射效應的存在,我們常常可以從一個人對别人的看法中來推測這個人的真正意圖或心理特征。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總會不自覺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像經曆、好惡、欲望、觀念、情緒、個性等加在他人身上,認為自己這樣想的,他人也應該有同樣的想法,并試圖通過自己的想法去影響他人,結果往往事與願違。
例如:自己喜歡的人,以為别人也喜歡,總是疑神疑鬼,莫名其妙地吃一些醋;父母總喜歡為子女設計前途選擇學校和職業,把自己的喜好強加到他們身上……
同處一個社會上,人與人之間既有共性,又各有個性,如果投射效應傾向過于嚴重,總是以己度人,那麼我們将既無法了解他人也無法了解自己。
要克服“投射效應”的消極作用,我們就應該保持客觀理性,正确地認識自己和他人,做到嚴于律己,客觀待人,盡量避免以自己的标準去判斷他人,切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網絡圖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