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國慶節和中秋節合二為一,暗藏着中國傳統曆法的什麼密碼?兩大節日為何每19年一遇?上海漢未央傳統文化促進中心創始人、複旦大學曆史系碩士姚淵昨天撰文,從科學和文化角度進行了一番解析。
據介紹,西方公曆和中國農曆的重合周期是每19年一次。“以每個人的生日為例,出生當天對應一個公曆紀日和一個農曆紀日。從一周歲生日開始,這兩個紀日就不再重合,你要麼過公曆生日,要麼過農曆生日。”姚淵解釋說,然而到19周歲生日時,公曆生日和農曆生日就會“重逢”。“比如,我的生日是1980年1月14日暨農曆十一月廿七。此後,兩個紀日分離,直至1999年,1月14日與十一月廿七再次聚首。”正因為此,國慶和中秋每19年重合一次。
那麼,為什麼會有這個重合周期呢?姚淵分析說,公曆的周期随太陽,從冬至經夏至而複歸冬至,就是一個回歸年,總時長365.2422天。陰曆的周期随月亮,一個朔望月29.5306天,一年一般12個月,總時長354.3672天,比回歸年少10.88天。這就意味着,陽曆和陰曆每3年誤差1個月,每16年誤差近半年。假如我國農曆是純陰曆,那麼16年前的年三十,16年後會出現在夏天;16年前的端午節,16年後會出現在冬天。
為了避免出現這種“陰陽悖反”情況,中國古人制定的曆法既不像伊斯蘭曆那樣純陰,也不像公曆那樣純陽,而是采用陰陽合曆,旨在彌合日與月的分離,追求陰與陽的統一。解決之道是,以朔望月計月,以回歸年計年,以置閏法補缺。
所謂“閏餘成歲,律呂調陽”,華夏初民早在先秦時期,便根據大量的觀測數據提出了“三年一閏”“五年再閏”法則,最終發現了“十九年七閏”這一理想周期,即每19年補入7個閏月,共得235個朔望月(12×19 7=235),總時長6939.6910天(235×29.5306=6939.6910)。而19個回歸年的總時長是6939.6018天(365.2422×19=6939.6018),與前者幾乎完全吻合。正是因為“十九年七閏”這一農曆法則,公曆和農曆的重合周期是每19年一次。
這個“十九年母周期”又含“十二”和“七”兩個子周期。“十二”指母周期裡有12個平年,“七”指母周期裡有7個閏年。與19一樣,12和7這兩個數字也很特别:12是“天步周始之度”,如十二地支、一年有12個月、一天分12時辰;7也是“天數”,《周易》雲:“反複其道,七日來複,天行也。”在中國古人看來,滿七、滿十二、滿十九,皆為天行來複、天道乃備。
“由此可見,十九作為天地間的一個循環大數,是陰與陽的分合周期。”姚淵認為,國慶和中秋每19年重合一次,意味着這兩大節日互為鏡像、家國一體。“追求人民幸福、家庭團聚、國家統一的家國情懷,正是中秋與國慶的共通本質。”
欄目主編:黃海華 文字編輯:俞陶然 題圖來源:新華社
圖片來源:漢未央
來源:作者:俞陶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