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石門棧道,是镌刻在絕壁上的史詩。沒錯,行于棧道之上,放眼碧波蕩漾的石門水庫,是那樣的绮麗,又是那樣的凝重。在這翡翠般美麗的湖水下面,埋藏着兩千多年的曆史場景和被世人吟詠了數千年的恢弘史詩。
詩仙李白說:“蜀道難,難于上青天!”這是真實反映古人進出蜀地的艱難。因此,在兩千多年前,先民們便有修築棧道的想法。經過人們無數次的探索與踏勘,便在這秦巴山脈間形成了許多條道路。這些道路被稱為“蜀道”。如今從秦巴山脈的險峻來看,“蜀道難”,主要還是難在修建上。無論是古代棧道,還是現代國道、高速公路、高鐵都需穿越秦巴山脈,貫通川陝,确屬不易。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這個典故中明修的棧道,便是褒斜棧道。這條棧道南起漢中褒谷口,北到眉縣斜谷口,全長235公裡,因褒斜二水,故稱褒斜棧道,又因這條棧道是史上開辟時間最早、規模最大、最平緩、通行時間最久,因此被譽為“蜀道之冠“。整個棧道多處建于絕壁上,下面是波濤洶湧的褒水,尤其是褒谷口到七盤子,一邊是激流險灘,一邊是懸崖萬丈,雞頭關突顯于河床,修建棧道既無法落柱,也轉不過彎。先民則通過高超的智慧,采用“火燒水激”之法,鑿通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通車隧道-石門。
縱觀全景,褒谷口山勢險峻,怪石峥嵘,翠峰林立,清淨幽雅,四季景色各異。清代文人王晚香将這裡概括為“褒谷二十四景”,高達88米的石門水庫大壩矗立在褒谷口上,使這裡的美景錦上添花,呈現出高峽平湖的壯麗畫卷。每當大壩開閘洩洪時,巨大的水舌猶如脫缰的野馬,伴随着轟鳴的震響,極其壯觀。
我們行走在現代修建的交通道路上,不由地追憶起當年的褒斜棧道,那些行走在棧道上過往仕官商賈、文人墨客,在飽覽勝迹之餘,記事詠物,抒懷為文,镌刻于石門内外崖壁,留下了永不磨滅的記憶。一次次觀賞蔚為壯觀的石門摩崖石刻,無不讓人歎為觀止,而作為中國古代三大建築之一的棧道,無一不展現了古人克難攻堅的精神與智慧,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