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相隔數日,今天再次更新這個系列的文章的第六部分“富士篇”,之前的相關文章鍊接在下面,可以相互參考佐證:
說說我用過的那些相機和鏡頭(1):賓得理光篇
說說我用過的那些相機和鏡頭(2):佳能篇
說說我用過的那些相機和鏡頭(3):尼康篇
說說我用過的那些相機和鏡頭(4):索尼篇
說說我用過的那些相機和鏡頭(5):徕卡篇
和前面的六個品牌相比,富士可能是我相對使用時間比較短的那一個,涉獵的器材也不是那麼多那麼全面,所以僅僅表達一些自己的主觀感受,如有不準确的地方還請見諒。
話說富士曆史上是膠片大廠,小時候誰還沒用過幾卷富士的膠卷,但是到數碼相機的時代,富士似乎就沒有那麼輝煌,而我也入門比較晚,早期隻聽說過富士的長焦DC相機,之後則是S5為代表的單反相機,然而卻是尼康APSC單反相機的馬甲,再往後就是X系列的各種APSC無反相機,并且在各家都大力開發全幅相機的時候還一直堅持做APSC,也算是一個特立獨行的品牌。一直到這兩年,直接跳過全畫幅,推出中畫幅無反相機,和主流的CNS三家大廠形成了良好的錯位競争,也是其獨有的生存之道吧。
1、XT10:
話說大概是2015年10月,當時自己在用A7R2,和一朋友閑聊,他新買了XT10,我久聞富士色彩獨到,打算來玩玩,他就同意了,給我寄了過來。原本說好借用一周的,結果到第四天我就給他寄回去了。可能是因為定位的原因,XT10雖然看起來顔值不錯,也蠻有複古感覺,但是一上手還是挺強的塑料感。其次,那一代富士的機器,對焦方面還真是蠻弱的,尤其是拍娃的時候,那個追焦非常雞肋,尤其是和我手中的A7R2同場競技,真心覺得難用。最後,雖然直出色彩挺不錯的,但是總覺得畫質不夠幹淨,有比較強的塗抹感,這也是富士相機那時候被诟病的主要問題之一,另一項應該是ISO虛标問題。後期的時候,感覺raw文件畫質也并不是很好,最起碼不像當時論壇上一些人吹噓的越級吊打全幅那麼牛。所以很快就失去了繼續把玩的興趣。
亮點:直出色彩其實還是不錯的,外觀比較亮騷,18-55/2.8-4鏡頭素質不錯。
槽點:對焦尤其是追焦比較弱,畫質一般。
關于圖片:真心沒拍太多,正好趕上同事過生日,拍了兩張蛋糕,用的是18-55鏡頭。
XT10 1855
XT10 1855
2、50S:
如果富士還隻是繼續出APSC機器的話,很可能我的富士體驗經曆就止步于XT10了。不過凡事沒有如果。
2017年初,富士終于直接跳過全畫幅推出了中畫幅無反50S,用的是和645Z相同的一塊cmos,加上無反系統更小巧的體積,更多樣的玩法和更好的對焦,我老早就對50S垂涎不已,一聽說可以預定就第一時間交了定金。
然而等待是漫長的(據說要将近兩個月),在等待的過程中想法産生了動搖,因為富士以往的半幅無反相機價格跳水太嚴重了,50S如果我預定新機,入手之後估計沒多久就會大大貶值,不如忍一忍等以後入二手的。現在看來我這個想法當然是對的,判斷也是準确的。隻不過我猜中了開頭沒有猜中結果而已。
當時我果斷退了定金,用這筆預算購買了徕卡M240P和一些鏡頭,玩了一個月左右,又換成SL,玩了兩個月,到了5月份,50S已經正式,逗惹得我還是覺得應該搞個中畫幅玩。靈機一動,正好因為50S的原因,645Z價格也降了一些,不如再弄一套645Z來玩,等50S徹底便宜下來再換,645Z已經這麼便宜,應該再跌也不會跌過50S。如意算盤打得好,誰知道645Z入手之後,價格竟然還是一路下跌,而且閑魚上冒出一大批二手機器,價格一個比一個低,搞得我三個月後出的時候,不得不自損大幾千才脫手,實在是失算。
鋪墊的有點多,說回50S。等我真正再入50S,竟然一直到了2018年的3月,比起之前的預期晚了差不多一年,原廠頭就搭配了一個GF110/2,等效85 1.4,剩下就是轉接了一下徕卡ZM50 1.5。前後跨度一個月,拍了四次,主要是當時手上器材不少,大家輪流排隊而已。至于為什麼這麼快就出了,其實也是源于那段時間折騰得比較劇烈,這個機器本身就是我用A9置換回來的,一個月後又拿去置換回來一套A7R3而已,算是過了個手嘗了個鮮。畢竟我可能還是更适合機動性更好一點的器材。
亮點:畫質和645Z基本一緻,細節、動态範圍都很強悍,中畫幅更大的像場帶來更強的立體感和更細膩的畫質。富士的膠片預設很出彩,Classic Chorme是我最喜歡的一種。對焦在中畫幅裡面可能算是最好的了。相比後來出的50R,50S的持握感相當不錯。
槽點:機身太厚了,收納攜帶都很不容易,電池雖然很大隻但是續航比較一般,回放鍵的位置絕對反人類。
關于圖片:算上試機總共隻拍了四次,片子也不多。
50S 110/2
50S 110/2
50S 110/2
50S 110/2
50S 110/2
50S 110/2
50S 110/2
50S 110/2
50S 110/2
50S 110/2
50S ZM50/1.5
50S ZM50/1.5
50S ZM50/1.5
50S ZM50/1.5
3、XT2:
在入了50S後沒幾天就從朋友處收了這台金屬灰的XT2,搭配的是1655/2.8鏡頭。
這台XT2的顔值确實相當不錯,買它主要是被富士的CC膠片預設所吸引,其次是50S畢竟笨重,需要一個副機來做便攜之用。
雖然都是XT系列,但個位數比起XT10兩位數的機身來說,無論做工手感都好了很多,不像XT10那樣有強烈的塑料感和玩具感。
前前後後也是隻用了一個月的時間,隻搭配過1655和35/2兩枚鏡頭,這兩枚鏡頭素質非常之不錯,是這個系統裡面很值得推薦的鏡頭。後來50S置換回來A7R3,外加三進宮了SL,所以XT2也沒有繼續留下的必要,就出掉了。
亮點:終于不再是祖傳1600w像素Cmos,新的2400w感光元件畫質确實有較大提升,沒有那種顯而易見的塗抹感了。膠片預設仍然最愛CC。對焦系統算是進步比較大了,雖然比索尼還是有差距。雙方向的翻轉屏好用。
槽點:體積雖小重量不輕,距離真正的便攜還是有差距。金屬灰很容易留下劃痕。鏡頭系統基本上要麼貴要麼老,不敢怎麼下手。
關于照片:也是拍的不算多,試機試鏡的為主。
XT2 1655
XT2 1655
XT2 1655
XT2 1655
XT2 1655
XT2 1655
XT2 1655
XT2 1655
XT2 1655
XT2 1655
XT2 1655
XT2 35/2
XT2 35/2
XT2 35/2
XT2 35/2
4、XE3:
再次使用富士,差不多又是時隔一年之後了,期間經曆了太多的事情。之前的器材基本上都出光了,也離開攝影有一段時間,還是打算維持這個小小的愛好,沒打算大動幹戈,所以盯上了這款小小的機器。
選它的原因有幾點:1、價格比較便宜;2、體積比較小巧;3、顔值挺高;4、對焦系統以及畫質和XT2相同,由于使用過XT2所以覺得XE3基本能夠滿足自己。
不過,依然是沒有超過一個月就出掉了,似乎富士每一台機器在我手上都是來去匆匆。不是它們不好,隻能說我的心太浮躁吧。期間搭配過XF23/2,XF35/1.4,七工匠55/1.4三枚鏡頭,每一個幾乎都是隻拍了點試鏡的照片。
亮點:其實上面選擇它的時候那些原因就是亮點了。
槽點:沒有翻轉屏沒有翻轉屏沒有翻轉屏。這也許和定位以及設計風格有關吧。
關于照片:片子同樣不太多。
XE3 23/2
XE3 23/2
XE3 七工匠55/1.4
XE3 七工匠55/1.4
XE3 七工匠55/1.4
XE3 七工匠55/1.4
XE3 七工匠55/1.4
XE3 七工匠55/1.4
XE3 七工匠55/1.4
XE3 35/1.4
XE3 35/1.4
XE3 35/1.4
XE3 35/1.4
XE3 35/1.4
XE3 35/1.4
XE3 35/1.4
XE3 35/1.4
XE3 35/1.4
5、XE2:
怎麼最後又來一台XE2呢,其實本來不會買這個機器的,是在買35/1.4的時候,被賣家強行搭售的,套收比較劃算,就套收回來了,當了幾天XE3的備機,因為本來不是我的菜,所以很快就出掉了。期間隻搭配過老蛙的9mm/2.8超廣鏡頭。
亮點:膠片預設不用說,價格是真的便宜。其實也不知道算亮點還是槽點,富士每一代新機面世,上一代機型很快就會斷崖式下跌一半,再出一代,就再跌一半。别家的機器這種趨勢是逐漸平緩的,富士感覺是沒有下限,所以我才會覺得富士可以獲得“跳水王”的“美譽”。
槽點:對焦比較原始,操控也不太人性化,機身塑料感明顯比XE3強很多,畫質就是那枚祖傳1600萬X-TRANS的那些毛病。
關于照片:都是老蛙9mm/2.8的試鏡片。
XE2 老蛙9/2.8
XE2 老蛙9/2.8
XE2 老蛙9/2.8
XE2 老蛙9/2.8
XE2 老蛙9/2.8
XE2 老蛙9/2.8
XE2 老蛙9/2.8
XE2 老蛙9/2.8
XE2 老蛙9/2.8
XE2 老蛙9/2.8
下面說說富士機身搭配過的鏡頭:
XF16-55/2.8:類似焦段的2.8标變我用過不少,富士這枚半幅标變,幾乎不輸給大廠的全幅标變,全開畫質、畸控、色散控制、焦外過渡、對焦速度都可圈可點,就是體積重量搭配半幅機身有點不平衡,其餘挑不出什麼毛病。
XF35/2:除了光圈小了點,其餘幾乎都是優點,對焦迅速、體積小巧、價格便宜、畫質不俗、近攝能力不錯。
XF35/1.4:老馬達鏡頭,對焦慢,體積略大一點,但是成像方面絕對是半幅領域内的頂級鏡頭,曾經價格一度非常低廉,現在上浮了不少。我上面的片子可以作參考,不再多說溢美之辭。
XF23/2:體積小巧對焦迅速,近攝時候畫質下降比較明顯,中遠距離畫質不錯。
七工匠55/1.4:國産富士口手動鏡頭,非常便宜,渠道貨五百左右,全開稍微有點肉,縮一點光圈之後相當不錯,焦外表現也OK,絕對超值。
老蛙9/2.8:也是國産鏡頭,幾乎繼承了全幅前作12/2.8的全部優點,畫質方面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絕對的半幅超廣神頭。我買的首發版還贈送原廠三枚濾鏡,很劃算。
GF110/2:唯一我用過的富士中畫幅鏡頭,除了體積巨大之外,各方面可以說是完美,焦内銳焦外柔,色散控制良好,過渡非常舒服,發色沉穩厚重。
ZM50/1.5:轉接到中畫幅有一些暗角,縮光圈到F4基本消失,氛圍感一樣很好,很奇怪的是全開銳度感覺反而沒那麼差了。
在這裡還是要再次對富士愛好者們說聲抱歉,由于個人太喜歡折騰,每一款用過的富士機器都沒有用太久,免不了淺嘗辄止,觀點片面。富士有很多很有特色的機器和鏡頭,愛好者們絕對可以用它拍出很好的片子,不要學我哦。
這個系列的文章,也不确定還有沒有第七甚至更多的部分,而寫到這裡,基本上是告一段落了。這是對我過去六年時光裡折騰史的一次回顧,一次總結。人生有幾個六年,這六年,我玩的足夠精彩,足夠盡興,雖然拍片沒能成為大師,但也記錄了很多美好的時刻,結識了很多的朋友,随着年華老去精力漸衰,回想起這幾年時光,我想我應該是不會後悔的。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生命不息,折騰不止,所幸一路有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