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數學界的諾貝爾獎是什麼獎

數學界的諾貝爾獎是什麼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02 22:59:32

數學家的資料:極客數學幫今天來給大家講講有關于數學界的諾貝爾獎——菲爾茲數學獎與他的獲獎者們。趕快來看看吧。

數學界的諾貝爾獎是什麼獎(盤點數學界的諾貝爾獎)1

菲爾茲獎(Fields Medal,全名:The International Medals for Outstanding Discoveries in Mathematics),是一個在國際數學聯盟(IMU)的國際數學家大會(ICM)上頒發的獎項。它每四年頒獎一次,頒給二至四名有卓越貢獻的年輕數學家。得獎者須在該年元旦前未滿四十歲。菲爾茲獎是據加拿大數學家約翰·查爾斯·菲爾茲的要求設立的,被視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諾貝爾獎未設數學獎)。第一位獲得菲爾茲獎的華人數學家是丘成桐。

數學界的諾貝爾獎是什麼獎(盤點數學界的諾貝爾獎)2

菲爾茲獎是以已故的加拿大數學家約翰·查爾斯·菲爾茲(John Charles Fields)命名的。

菲爾茲強烈地主張數學發展應是國際性的,他對于數學國際交流的重要性,對于促進北美洲數學的發展都抱有獨特的見解并滿腔熱情地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為了使北美洲數學迅速發展并趕上歐洲,是他第一個在加拿大推進研究生教育,也是他全力籌備并主持了1924年在多倫多召開的國際數學家大會(這是在歐洲之外召開的第一次國際數學家大會)。

正是這次大會使他過分勞累,從此健康狀況再也沒有好轉,但這次大會對于促進北美的數學發展和數學家之間的國際交流,确實産生了深遠的影響。當他得知這次大會的經費有結餘時,他就萌發了把它作為基金設立一個國際數學獎的念頭。他為此積極奔走于歐美各國謀求廣泛支持,并打算于1932年在蘇黎世召開的第九次國際數學家大會上親自提出建議。

但不幸的是未等到大會開幕他就去世了。菲爾茲在去世前立下了遺囑,把自己留下的遺産加到上述剩餘經費中,由多倫多大學數學系轉交給第九次國際數學家大會,大會立即接受了這一建議。

菲爾茲本來要求獎金不要以個人、國家或機構來命名,而用“國際獎金”的名義。但是,參加國際數學家大會的數學家們為了贊許和緬懷菲爾茲的遠見卓識、組織才能和他為促進數學事業的國際交流所表現出的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一緻同意将該獎命名為菲爾茲獎。

數學界的諾貝爾獎是什麼獎(盤點數學界的諾貝爾獎)3

首屆菲爾茲數學獎的是拉爾斯·阿爾福斯和傑西·道格拉斯。

拉斯·瓦萊裡安·阿爾福斯(Lars Valerian Ahlfors,1907年4月18日-1996年10月11日),芬蘭數學家,在黎曼曲面領域有突出貢獻。其編寫的教材《Complex Analysis》堪稱以幾何觀念看待複分析的經典之作。他于1936年獲菲爾茲獎,1981年獲沃爾夫數學獎。

數學界的諾貝爾獎是什麼獎(盤點數學界的諾貝爾獎)4

傑西·道格拉斯(Jesse Douglas,1897年7月3日-1965年9月7日),美國數學家,生于紐約,1920年至1924年就讀于哥倫比亞大學。

他是1936年首屆菲爾茲獎兩位得主之一,以嘉許他在1930年解決了普拉托問題。

普拉托問題是問給定一個邊界,是否存在極小曲面以此為邊界。這是屬于變分法的問題,又稱為肥皂泡問題,1760年由拉格朗日提出。道格拉斯又在變分法逆問題有突出貢獻。美國數學學會1943年授予他博歇紀念獎。

華裔獲獎者

數學界的諾貝爾獎是什麼獎(盤點數學界的諾貝爾獎)5

丘成桐

丘成桐(Shing-Tung Yau),原籍廣東省蕉嶺縣,1949年出生于廣東汕頭,同年随父母移居香港,美籍華人,哈佛大學終身教授,國際知名數學家。現任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兼數學科學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任。

1969年畢業于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數學系,1971年獲得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數學博士(師從陳省身) ;1993年被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成為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丘成桐證明了卡拉比猜想,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卡拉比-丘流形,是物理學中弦理論的基本概念,對微分幾何和數學物理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丘成桐囊括了菲爾茲獎(1982)、克拉福德獎(1994)、沃爾夫獎(2010)等獎項。特别是在1982年度榮獲最高數學獎菲爾茲獎,是第一位獲得這項被稱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的華人,也是繼陳省身後第二位獲得沃爾夫數學獎的華人。

丘成桐的研究工作深刻又廣泛,涉及微分幾何的各個方面,成果累累。1981年,他32歲時,獲得了美國數學會的維布倫(Veblen)獎——這是世界微分幾何界的最高獎項之一;1982年,他被授予菲爾茲(Fields)獎章——這是世界數學界的最高榮譽;1989年,美國數學會在洛杉矶舉行微分幾何大會,丘成桐作為世界微分幾何的新一代領導人出任大會主席。

數學界的諾貝爾獎是什麼獎(盤點數學界的諾貝爾獎)6

陶哲軒

陶哲軒,男,1975年7月17日出生于澳大利亞阿德萊德,華裔數學家,任教于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矶分校(UCLA)數學系。陶哲軒是赢得菲爾茲獎的第一位澳大利亞人,也是繼1982年丘成桐之後獲此殊榮的第二位華人。

陶哲軒是澳大利亞唯一榮獲數學最高榮譽“菲爾茲獎”的澳籍華人數學教授,也是繼丘成桐之後獲此殊榮的第二位華人。是調和分析、偏微分方程、組合數學、解析數論等重要數學研究領域裡的重要數學家,被譽為“數學界莫紮特”。

學術成就在陶哲軒的研究生涯裡,他被數學界公認為是調和分析、偏微分方程、組合數學、解析數論、算術數論等接近10個重要數學研究領域裡的大師級年輕高手,這些方向都是數學發展中極熱的生長點。

此外,他的研究領域還涉及工科,在照相機的壓縮傳感原理(調和分析在實際中的應用)方面獲得了突破性成果。陶哲軒另一項著名的成果是與本·格林合作用質數級數解決了一個由歐幾裡得提出的與“孿生質數”相關的猜想:一些質數數列間等差,如3、7、11之間,均差4;而數列中下一個數15則不是質數。

這個已經有2300年曆史的數學懸案,強烈吸引了他的興趣,他與同伴甚至證明了即使在無窮大的質數數列中,也能找到這樣的等差數列段,這個發現被命名為“格林—陶定理”。

以上就是極客數學幫整理的有關于數學家的資料:盤點數學界的諾貝爾獎——菲爾茲獎獲得者的全部内容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