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有什麼辦法讓自己不上火

有什麼辦法讓自己不上火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30 06:22:00

有什麼辦法讓自己不上火?【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内經》系列-精華篇-之二百一十八(更多精彩内容持續更新中……)】,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有什麼辦法讓自己不上火?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有什麼辦法讓自己不上火(保持不上火的秘訣)1

有什麼辦法讓自己不上火

【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内經》系列-精華篇-之二百一十八。(更多精彩内容持續更新中……)】

“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體為脈,在臟為心,在色為赤,在音為徵,在聲為笑,在變動為憂,在竅為舌,在味為苦,在誌為喜。喜傷心,恐勝喜,熱傷氣,寒勝熱,苦傷氣,鹹勝苦。”——《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

(接前文)我們再往下講,“在變動為憂,在竅為舌,在味為苦,在志為喜”。變動在《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裡邊講的比較的多,其他各個篇章裡邊提到的非常少,肝木在變動為握,我上次講的小朋友筋特别強的人握力就大,随着年齡的增大,握力就逐漸減少,很多人到臨終的時候就是撒手西去,握力一點都沒有,手就完全張開了。變動是五髒當中的一個特别的變化,五行的對應隻有在《黃帝内經》裡邊有,其他經典裡邊都沒有提及。(今日頭條@中醫彭鑫博士)比如火生心木生肝,這些可能在其他經典,比如《淮南子》《呂氏春秋》或者《白虎通義》裡邊都有,但是像這種特别深的東西,像在變動為握,在變動為憂,他就沒有了。你像在心這個系統裡邊是在變動為憂,什麼意思?就是在情志當中的變動是屬于憂喜,隻要是有憂就有喜,這兩個東西會影響到身體的内髒。

“在竅為舌”,我們還記得肝木開竅在哪裡?開竅為目,在眼睛。心開竅在舌,尤其是舌尖,你可以看出來這個人的心火到底大不大。“在味為苦”,這一點挺重要,有的人每天早晨起床嘴裡邊都發苦,有一些肝髒問題的患者,還有一些焦慮性患者,肝郁氣滞的患者,這些人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先喝杯溫水,先漱漱口,就是昨天睡一晚上覺感覺嘴裡邊特别的苦,有味道,這就是在味為苦,苦為火之味,所以隻要上火之後,嘴裡都是苦味,上火之後,嘴裡容易起口瘡,嘴角容易爛,這些都是火的表現,因為“火曰炎上”,身體很有意思,火總是往上走,比如眼睛上火了,眼就紅了,覺得嘴裡上火了,長口瘡了,長潰瘍了。臉上火了,臉上長包了。眼睛上火了,眼白是紅的。耳朵上火了,耳朵耳鳴了。還有的人耳朵一上火,耳朵裡邊還流膿水,這些都是上火。鼻子上火,鼻子流血,鼻腔幹燥。腎中之火走哪?腎中之火走牙,牙疼,牙出血,牙龈發炎,這些都是上火,但要注意,火為什麼喜歡往上面走,有沒有一上火,腳上長了一個疔瘡,沒有。

一上火為什麼不往腿肚子上走,往腳後跟上走,總是往上走,總是集中在頭部?有沒有人說我一上火,我胳膊疼,我一上火,腿肚子轉筋,我一上火,腳面疼?沒有。火都是往上走的,都喜歡集中在頭部,所以古人就發現這個特點叫做“火曰炎上”,所以清火的這些藥都是清利頭目耳鼻的,白菊花清肝火,他清眼睛,白菊花吃了之後不僅眼睛舒服了,嘴裡邊也沒有味了,這鼻子好像也通氣了,因為白菊花疏風清熱,把鼻腔當中的火也清出去了,吃了白菊花之後,耳朵也沒那麼鳴了,我隻是舉白菊花這個的案例,我們在臨床上就就知道這個道理,有的時候用菊花、桑葉、竹葉、金銀花這些配合在一起做一個小方子,然後一吃之後頭部耳鼻的火都能清掉,為什麼?其實火都來源于一個火,大家注意都是心火,心主火,心要是不焦慮,不着急,能上的了火嗎?古人有句話叫做“心靜自然涼”,隻要沒有心火,其他的火都不容易往上走,相反心火大了之後,所有的火都帶着往上走,就相當于頭部這個地方中間有一個燈芯,燈芯隻要點燃了之後,頭裡邊隻要火一點着了之後,火有可能從眼睛往外冒,從鼻子往外冒,從嘴往外冒,從耳朵往外冒,頭上有七個孔竅,從七個孔竅都容易往外冒,因為腦子裡邊有一團火,這團火是誰着上來的,就是心火着上來的,所以用中藥調理,不是單純的清哪個竅,打個比方,就像燈籠一樣,把中心當中的火苗滅了之後,這七個孔竅的火全熄了,這就是他的治病原理,所以有的專家清心火喜歡用黃連、黃芩,我們學《傷寒論》就知道張仲景清心火超簡單,三黃瀉心湯,用黃連、黃芩、大黃,不管是在鼻子裡的火,還是在耳朵的火,還是在嘴上的火,還是在舌頭上的火,隻要是七竅的火全給你撤下來,因為把中間的火給澆滅了,七竅是冒不出火來的,就是這道理。

我們學《黃帝内經》,學習經典的時候要帶着一個什麼思維?它是一個貫穿的思維,他能直接貫穿到《傷寒論》臨床上去,貫穿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來,所以大家一定要記住清火清哪裡的火,就是心火。心火是怎麼來的?其實就是怨恨惱怒煩,就是你天天操心,天天焦慮,天天貪,人一貪了之後就容易有嗔恨心,人嗔恨了之後,腦子一發熱,容易愚癡,腦子就笨了,人一發火,智商就下降了。(今日頭條@中醫彭鑫博士)所以貪婪、嗔恨、愚癡,三個是連在一起的,古聖先賢把它叫做貪嗔癡,其實這三個就是三種生理狀态,這生理狀态的起源就是貪,貪是什麼?就是欲望多,所以我們要想讓身體好,要想把心火熄滅,就得去掉貪,去掉欲,把貪和欲淡化了之後,就能心平氣和,一個人不貪了之後,他還有什麼煩惱的事情?煩惱事情能消除百分之九十五,什麼都不貪,也沒有什麼欲望,這種人煩惱至少少百分之九十五,沒有讓他能産生恨的人,他就不瞋恨了,不瞋恨了之後,整天心平氣和的,肯定不會愚癡,很冷靜清醒,所以關鍵問題就是在貪這塊,所以一定要去貪,人一旦沒有貪心之後就容易快樂,所以心正常的志,就是五志當中是在志為喜,他就喜悅,高興。

三歲之前的兒童沒有貪心,心很清靜,他就天天快樂,高高興興,小朋友沒事就笑。大人一年都笑不了一兩次,什麼原因?就是小朋友心清靜,這個叫做心無挂礙,因為沒有挂礙,所以才能除一切苦,一切的苦都能去除掉,真實不虛,所以心無挂礙,天天産生歡喜心,這就是一個非常養生的好辦法,你就沒有火了,沒有火之後,氣血流通的就好,血就能行于脈中,心生血,血生脾,脾胃就滋養的好,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就充足,就不容易生病,由此可見《黃帝内經》自始至終都在告訴我們一個規律,就是我們得保持一個非常良好的心态,心态好了之後比什麼都重要,比你吃多少斤保健品,多少斤人參、鹿茸、燕窩、冬蟲夏草要管用的多,這就是養生的秘訣。(未完待續)

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内經》系列-精華篇-之二百一十八。(更多精彩内容持續更新中……)

免責聲明:本文為健康知識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藥物、藥方、針灸以及其他各種治療和養生方法,請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應用,切勿自行應用。如因不當使用所産生的問題,概不負責。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為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引用。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關法律權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