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小孩牙齒矯正需要注意哪幾點

小孩牙齒矯正需要注意哪幾點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3 11:28:43

有些爸媽擔心寶寶吸吮嘴唇會給其颌面部發育帶來不良影響;有些爸媽雖然有給孩子矯正牙齒的念頭,卻并不清楚多大年齡适合矯正。那麼,多大年齡的孩子适合牙齒矯正呢?成年人是否就沒有機會對牙齒正畸了呢?下面根據人一生中牙列的具體發育狀況,對牙齒矯正的時機進行詳細介紹。

小孩牙齒矯正需要注意哪幾點(如何把握兒童牙齒矯正的最佳時機)1

圖片來源:攝圖網

乳牙建口期

時間約為6個月~3歲。寶寶出生6個月左右,逐步萌出下颌乳前牙;到了約3歲,慢慢萌出乳磨牙,建立咬合,被稱作乳牙建。

這裡提醒的是,乳牙的萌出時間存在一個區間,個體差别極大,若寶寶16個月齡時,尚未長出一顆乳牙,就要進行口腔X線檢查,防止身體發育障礙。從首顆乳牙萌出時起,最好為寶寶開展首次專業的口腔檢查。

在這一時期,寶寶常常有咬唇、吮指之類的習慣,這是寶寶在發育過程中的正常性生理需要,随着月齡增加此類習慣慢慢減少,直到完全消失。若寶寶在2歲左右依然有這種習慣,則要及時幹預,盡可能減輕這一習慣對牙的不良影響。

乳牙列期

3~6歲期間,寶寶乳牙列咬合建立,同時較為平穩,這一時期寶寶均通過口腔内20顆小乳牙進行咀嚼,被稱作乳牙列期。

因為乳牙列反颌(所謂的“地包天”)較為普遍,加之早期矯治理念業已深入人心,治療乳牙列的時間為寶寶3~5歲時。此時乳牙牙根逐步吸收,即将啟動乳前牙替換。

除此之外,正畸醫生應評估以下情況并給予适當幹預:

①乳牙列深覆合嚴重(即下門牙咬傷上颌腭側牙龈);

②口腔的個别不良習慣(比方用口呼吸、非營養性吮吸等);

③乳磨牙因為蛀牙等因素而提前脫落,需維護其留下的間隙等。

所以,在寶寶3~3.5歲時最好做1次正畸檢查。

混合牙列期

混合牙列期約為6~12 歲。約6歲時,乳牙列的末端初步生成新的大牙,這是人生中最關鍵的牙齒——第一恒磨牙。在同一時間,乳牙按照相應次序逐步更換,最早更換的往往為下颌的門牙,這一時期口腔内有乳牙,也有恒牙,因此被稱作混合牙列期。

這一階段乳恒牙接連更替,同時随着人體生長發育的高峰期,颌骨也開始迅速生長發育。即使不考慮遺傳因素,牙齒與颌骨也易受到環境因素的不良影響,産生錯颌畸形,到了早期矯治的重要階段。那麼,在此階段應注意哪些問題呢?

1.牙齒萌出中的問題。恒牙在萌出時出現異常(比方無法長出或者長出的位置不對等)、對換牙的間隙如何管理(因為恒牙與乳牙不一般大,占用的空間相應不同,所以在換牙過程中存在相應間隙以幫助牙齒協調位置)。

2.上下颌咬合問題。通常有深覆蓋(即龅牙)、地包天(有後牙與前牙)、開颌(上下颌門牙有間隙,無法咬合)、深覆合(上牙将下牙蓋住過多,情況嚴重的,在咬合過程中無法看見下牙)等。

3.面型問題。如面中份凹陷、下颌前突、下颌後縮、上颌前突(本質為上下颌骨發育不一緻)。無法矯正全部的骨骼問題,比如對下颌過度發育,人們通常束手無策。

4.不良口腔習慣。如異常吞咽、異常呼吸、異常吮吸、異常伸下颌、異常舌習慣、單側咀嚼、唇閉合不全等。

寶爸寶媽們通常難以評估口腔裡的何種習慣是正常的,何種為不正常的,何種可以在寶寶換牙結束後進行矯治,何種應事先幹預,以免産生更惡劣的錯颌畸形。因此,建議在寶寶7歲之前請專業醫生進行1次正畸評估,再結合實際定期複診。

恒牙列早期

10~14歲時乳牙更替全部結束(有較大的個體差異),萌出第二恒磨牙,恒牙列的咬合也大緻建立。

此一時期是牙齒矯正的黃金期。乳恒牙更替結束,錯颌畸形平穩,颌骨尚處于發育之中,對正畸力有着良好反應。同時,此時孩子對正畸治療有着良好的社會心理适應性,大多數錯颌畸形均可于此時獲得較佳的治療。

恒牙列晚期

如果在小時候錯過了矯正的最佳時機,到了30歲以後還能開展矯正治療嗎?

實際上,矯正治療并無年齡要求,隻是在成年時做矯正,遇到的困難要大些。例如對牙槽骨的改建較慢,或會延長正畸周期,等。

總之,10~14歲是牙齒矯正的黃金期,家長千萬不要錯過了這一時機。

文/王莉平 犍為縣人民醫院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關注公衆号《家庭醫學》,了解更多健康科普知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