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朝廷内部政治腐朽黑暗,加上外戚宦官幹政,無力管轄地方勢力,導緻群雄割據,互相攻伐兼并。随着黃巾之亂的爆發,越來越多的時代英雄也逐漸在這混亂的局勢中嶄露頭角,比如曹操、劉備、諸葛亮等人。
提到諸葛亮,我們都知道,他原本隐居于隆中,但名聲卻震天響。劉備為了請他輔助自己,不惜三顧茅廬,才将他請下山。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諸葛亮本隐居多年,卻在舌戰群儒之時,對東吳各大臣、天下局勢了如指掌,這是怎麼回事呢?救生圈看來,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諸葛亮雖然身在深山隐居,但并非完全與外界隔離。要知道,當時的荊州交通已經四通八達,加上他朋友不少,每次去看望他,總歸會跟他聊聊天下之事,久而久之,諸葛亮雖不出山,但對天下局勢早已了解透徹。
第二,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是三國時期的吳國大臣,他深得孫權的重用,對東吳朝政自然一清二楚。而他并不認為諸葛亮會選擇臣服劉備,因此每次去看望諸葛亮,都會毫不避諱在他面前提到東吳的事宜。而正是在諸葛瑾無意識的透露之下,諸葛亮對東吳可謂再熟悉不過了。
第三,便得益于諸葛亮自身的實力了。因其聰慧的大腦,就算沒有别人的旁敲側擊,他也早已對天下局勢看透,隻是加上朋友、哥哥的透露,讓他更有把握一點。自跟随劉備以來,諸葛亮無論是在軍事方面,還是在政治方面,其水平非常人能比。
此外,諸葛亮不僅是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還極擅長揣度别人的心思,往往别人一個舉動,他就能從這些細節中,獲得一些不為人知的線索。而正是通過這些細節的觀察,諸葛亮往往能比别人獲得更多的信息,他将這些信息聯想起來,便能在自己腦海中構建成一個隻有自己知道的體系。
這一點,從《隆中對》中便能看出來。要知道,《隆中對》是劉備第三次拜訪諸葛亮時,諸葛亮為其分析天下形勢後,所構建出來的奪取中原的戰略構想,當時的諸葛亮還未出山,便能有如此超前的看法。可見其能力有多強,或許并非我們普通人能夠想象得到的。
在我們眼中,所謂歸隐山林似乎就與時代脫節,過着隻有“一人一世”的小日子,但在諸葛亮這裡卻并非如此。他雖遠離官場,但從未離開江湖,他對靠着自己的能力,早已對天下大勢分析的透徹,以至于跟随劉備之後,創造出了一個又一個的經典事迹。而這也是他能夠舌戰群儒的原因。對此,你如何認為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