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酪與蛆蟲》
作者:(意)卡洛·金茨堡
譯者:魯伊
版本:理想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21年7月
緻敬辭
16世紀的歐洲,文藝複興的餘晖沉入黑夜,但啟蒙運動的黎明卻尚未到來。變革的種子在長夜中沉默地醞釀,一個窮鄉僻壤的小人物卻發出獨立思考的聲音。他離經叛道的呼聲最終将他推上了審判庭,他的生命也葬送在烈火之中。除了塵封的檔案,他的生平湮滅無聞。但曆史學家卻最終還他以尊嚴。一個小人物的心靈宇宙,通過史家之筆,穿透時空的帷幕,直抵現代人的眼前。
我們緻敬《奶酪與蛆蟲》,緻敬它見微知著的深刻洞見,洗練而生動的文筆,賦予了枯燥的文獻檔案以鮮活生命。我們更要緻敬作者卡洛·金茨堡,緻敬他在灰塵滿布的檔案叢林中披荊斬棘,從微觀細節中發掘出一個平凡人物的非凡故事,他以嚴謹、深刻而富有溫情的史筆,讓我們相信,縱使渺小如塵沙之衆,縱使獨立思考的微光會隐沒在漫漫長夜,也同樣有着不被遺忘的尊嚴。
答謝辭
此次入選“2021新京報年度閱讀推薦”,誠為殊榮。我對這份推崇認可深懷感激,而《奶酪與蛆蟲》中文版得到的熱忱響應,也讓我頗受觸動。《奶酪與蛆蟲》如今被視為微觀史的經典之一,但微觀史這個詞卻從未在此書中提及。原因很簡單:作為一種曆史分析方法的微觀史,是在由我這本書所引發的激烈讨論中慢慢浮現出來的。
梅諾基奧的這樁不尋常的案子,無論從證據來看,還是就内容而言,都與衆不同,而它讓我們得以從一個意想不到的角度去審視一系列具有普遍意義的問題,這,促成了本書的成功。這本書的可譯性,與兩個居于梅諾基奧自身體驗之核心地位的主題有關:對政治權威和宗教權威的挑戰,以及口頭文化與書面文化之間的交織作用。這兩個主題,很容易跨越疆域。
——卡洛·金茨堡
編輯|張進
校對|薛京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