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者的十個共同特質看看你有嗎?文章作者是美國著名的組織心理學家,她曾經深度采訪了包括巴菲特、布隆伯格和哈佛商學院院長等30位來自不同領域的頂尖人物,很多人都是全球家喻戶曉的人物,他們分享了自己開創事業過程中的經驗與教訓,傳遞出關于人生、事業和成功的真知灼見,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成功者的十個共同特質看看你有嗎?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文章作者是美國著名的組織心理學家,她曾經深度采訪了包括巴菲特、布隆伯格和哈佛商學院院長等30位來自不同領域的頂尖人物,很多人都是全球家喻戶曉的人物,他們分享了自己開創事業過程中的經驗與教訓,傳遞出關于人生、事業和成功的真知灼見。
如果你有機會與世界上30位最迷人、最有成就的行業頂尖人物面對面坐下來,進行親密交談,你會問些什麼問題?如果這些大人物不僅分享了他們的成功故事和崎岖道路,并提煉出他們對于人生和成功的建議和智慧,你會有興趣了解嗎?
在五年的時間裡,我完成了這件事,并将所有的訪談内容和智慧結晶,都濃縮在我的這本《導師之書》裡。我分享了他們的失敗與恐懼,也分享了他們的奮鬥和成功。
相信任何人都可以從他們的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你會更深刻理解成功的人并不是超人,他們努力向上,而且越努力越幸運。在他們身上,我發現了一些共同的特質。
01
了解自己的“能力圈”,做最擅長之事
在你的能力圈中,最重要的不是這個圈有多大,而是你如何定義你的(能力)邊界。
我采訪的這些成功人士,沒有誰是全才,可以說世界上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全才。但他們都通過專注于自己所擅長之事,取得了驚人的成功。
基本上,成功的人都會專注于自己最擅長的領域;除了知道自己擅長什麼,還得知道不擅長什麼。
如果你對數字不夠敏感,盡量避免必須做那些需要一直用數字的事情。哈佛商學院院長曾試圖成為一名工程師,但他真的不擅長,後來他接受了這一點,并進入到一個不太定量的領域,最終上升到最高職位。
在采訪投資界傳奇沃倫·巴菲特時,他講到“你必須做些你熱愛的事,這些事還要在你的能力圈裡。”他闡述了了解自我優勢與短闆的重要性,“知道要避開哪些領域,與知道要專注和追求什麼,都一樣重要。”他認為自己的每一個收購和投資決定,都基于此。
巴菲特還引用了IBM創始人托馬斯·沃森(Tom Watson)的話。“我不是天才,但我擅長找到自己的位置,然後盡可能待在該待的地方。”
佩特倫烈酒公司和約翰保羅米切爾系統公司(一家大型頭發護理産品公司)的聯合創始人John Paul也提到“做你最擅長的事,然後找其他人來彌補你的劣勢”。
02
相信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并始終充滿激情
成功,必然來自于充滿激情地投入到一項事業中。我采訪過的這些成功人士,幾乎如此。
巴菲特說:“去往想要到達的地方,路途肯定是險峻又艱辛的;但如果你足夠熱愛你在做的事情,你将靠這些不可避免的挑戰成長起來,并且有耐心去實現你的潛能”。
John Paul對我說:“賣任何東西時,我都必須确信這個東西是可以真正幫助到顧客的,無論是賣洗發水還是龍舌蘭酒。如果你銷售的洗發水,你自己都不愛,那麼你永遠不可能成為最好的銷售人員。真正的熱情是至關重要的,因為銷售過程的本質就是熱情的轉移”。
發現人類基因序列的著名科學家John Venter分享到:我們太多人是被“慣性”在推着走,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做什麼,甚至職業選擇都不是自己做出的。
但如果你對你所做的事情毫無激情,你将很難成功。你可能會在工作中表現得很好,但這并不是真正的成功。
無論你的工作業務是什麼,無論你正在創建什麼樣的産品或服務,您都必須真正相信它,并充滿熱情。
03
不懼怕職業道路的多變,時刻對新機會保持敏銳
我發現這些成功人士都不會對自己的職業規劃地很滿,最重要的是保持對機會的嗅覺和靈敏度。當新機會來敲門時,能馬上抓住它。
邁克爾·彭博原本是被所羅門兄弟(Salomon Brothers,華爾街著名投資銀行)解雇,他開始考慮自己開一家公司,于是就有了彭博資訊(Bloomberg LP,全球商業、金融信息和财經資訊的領先提供商);Jillian Michaels的健康健美帝國(美國著名健身教練及健康專家,開發了一系列保健類産品),也是在她作為鑄造人才代理被解雇之後,才慢慢開始發展的。
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總裁萊斯·穆恩維斯,原本是想成為一名演員。但他最終意識到自己并沒有成為巨星的能力,才選擇退居幕後,最終他大獲成功。萊斯說:“有時候,事情會橫沖直撞向你撲來,如果你不能及時變道,很可能就會錯失良機。我從表演轉向創作後,才發現這時的自己,才真正開始如魚得水!”
給大家的一個建議是:一開始,你真的不需要明确知道,你到底要去哪裡。但你必須開始做某事,然後睜大眼睛尋找新的機會,不要僵化。
很多人一開始都不知道他們要去哪裡,隻是有一些創新的想法和改變的心态,最重要的是行動起來。如果你永遠都過于小心行事,你可能什麼地方都去不了。
另一個建議是:變化總是會發生,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
不管你做什麼,事情可能會變好,也可能會變壞。在任何情況下,都隻有一件事可以确認,那就是事情總是會發生變化。當好事發生,好好享受和珍惜;當壞事來臨,試着去理解它為什麼會發生。
04
為自己創造機會,将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裡
所有我采訪的成功人士,沒有一位是站在原地等待被人發掘或成功來敲門的。若原地等待就能獲得賞識,那自然是幸運;但不幸的是,世界從來不會按這個套路運行,如果你想要得到某些東西,你就要想盡一切辦法讓它發生。
Anderson Cooper的夢想是成為一名駐外記者,但他最初連主流媒體的工作都申請不到,後來他好不容易成為了Channel One(專門針對學校的頻道)的事實核查員。
但庫珀很快意識到,這份工作離他的夢想相去甚遠。所以他辭掉工作,借了攝像機,開始出國自己拍攝故事。靠着每天5美元的生活費和對夢想的堅持,他很快就有趣又驚險的視頻,然後以低到難以拒絕的價格賣給了老東家Channel One。就是這樣大膽又冒險的舉動,讓他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庫珀說:“如果我一開始就問Channel One的制作人,能否支持我出國去拍攝戰争的視頻,得到的回答一定是“NO”。因為說“NO”總是比“YES”來得容易,所以我根本沒有問他們的意見。每次我特别渴望做一件事情,都不會去詢問别人的意見或認可,先隻管去做。”
05
質疑一切,絕不随波逐流
所有這些成功的人,都不會盲目地随波逐流。他們一定堅持獨立思考并清楚知道:就算事情總是以某種我們熟悉的形式在演進,也不意味着那就是最佳方案。
在我的書中,幾乎每個人都有質疑的習慣,他們質疑一切,絕不盲目地追随别人。他們獨立思考,堅持自己的原則,我認為這對他們的成功至關重要。
巴菲特就表示:他不認為一大群人會做出什麼偉大的決定。如果你在投資之前,征求大部分的意見和共識,你很難真正成功。在決定收購一家别人不想要的公司時,他通常會遵循自己的直覺,這也是他能夠超越其他人的原因所在。
他建議我們一定要自己去思考。不要認為現有的理論都是理所當然的,要敢于質疑權威。權威是一個短暫的現象,它隻是掌控着現在,但這并不意味着就是正确的。
書中的另外一位人物蓋裡·希爾什伯格(Gary Hirshberg),在上世紀70年代發現人們正在改變食品的生産過程,用激素和抗生素飼養動物,往土地噴灑農藥和有毒的殺蟲劑,使用過量化肥,沒有人真正知道這些變化對于孩子的成長意味着什麼。
于是,蓋裡開始推廣有機食品,那時,甚至很多人還不知道什麼叫“有機食物”。他與朋友一起創立了有機酸奶公司——石原農場(Stonyfield Farm)。一開始,因為他們的有機酸奶略貴,很多零售商都不接受。他們整整用了9年時間,才成功說服市場,掙得第一桶金。現在,石原農場已經是全球最大的有機酸奶公司了。
希爾什伯格說:質疑傳統和挑戰慣性,是需要很大勇氣的。但幾乎所有偉大的變革和創新,都始于質疑和發問。
06
不屈服于對失敗的恐懼,擁有超強的複原力
我很欣賞超模出生的創業大亨凱西·愛爾蘭(Kathy Ireland,美國超模兼企業家)所說:“如果你從未失敗,那說明你從未全力以赴。”
這些成功人士都知道,嘗試新鮮事物是成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願意冒險,你将永遠一事無成,失敗是抵達成功的過程的一部分。
那些成功的人都曾無數次面臨失敗,但被擊倒後,他們會強迫自己,勇往直前。不僅從失敗中吸取經驗,還做出新的嘗試。最終,他們都能功成名就。
巴菲特曾被哈佛拒之門外,薩拉·布萊克利(Sara Blakely,美國女企業家,因賣女性内衣産品成為億萬富翁)兩次未能通過法學院入學考試(LSAT)。
愛爾蘭曾連續多年創業失敗(從釀酒廠到護膚系列,再到一些藝術項目),最終推出了自己的品牌——凱西·愛爾蘭環球公司。如今,這家企業市值已達20億美元,擁有超過15000項産品。
作家傑夫·金尼(Jeff Kinney)花了8年時間,才寫出處女作《小屁孩日記》,卻被無數出版社拒絕。直到遇見艾布拉姆斯(J. J. Abrams)給了他一個機會。如今,《小屁孩日記》出版量已突破1億1500萬,更不用說電影了。
《廣告狂人》編劇馬修·維納(Matthew Weiner),曾拿着劇本在好萊塢兜兜轉轉很多年,卻處處碰壁。直到7年後,這部電視劇才終于被搬上了銀幕。
他分享到:我甯願把人生比作一場打地鼠的遊戲,生活似乎從頭到尾都在打擊我們。不管是大事還是小事,從職業生涯到個人生活,總會不斷遭遇打擊和挫折。
傑夫·庫恩斯(Jeff Koons)現在算是商業上最成功的藝術家,但傑夫從藝術學校畢業後花了9年時間,才能用藝術養活自己。他說:“獲得認可,需要耐心和厚臉皮,這一路上,你會經曆各種挑戰和質疑,你會碰到有人說‘我不喜歡你的作品’,經曆各種失望和挫敗的時刻。當這種情況發生時,我會輕描淡寫聽過再繼續往前走。”
健身專家吉利安·邁克爾斯的描述,我很贊同:“沒有人願意經曆脆弱的時刻,但事實是,你生命中所能感知的幸福和成功,大多取決于你對脆弱的感知力”。
如果你不曾告白,大概不會遭遇被拒絕的尴尬,但也永遠不會有墜入愛河的時刻;如果你不曾邁開創業的第一步,那也永遠不會成為夢寐以求的企業家。
不屈服于對失敗的恐懼,迅速從失敗中複原過來,是他們成功的關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