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國人自稱“華夏”,或簡稱“華”、“夏”,稱周邊四境之民為蠻、夷、戎、狄,而自稱為“中國”。“中國”的别名,除上述的“華夏”外,還有“諸華”、“諸夏“、“中華”、“中夏”、“九州”、“四海”、“神州”、“赤縣”、“海内”等。
在早期絲路貿易中,中國因出産絲綢而被西方稱為賽裡斯Seres(絲之國),在希臘語中是Sinai/Serica,古拉丁語是Sinae;中國在古印度語梵文被稱為cina和CHINAs;在俄語被稱為Китай,這是源于“契丹”一名;斯拉夫語國家(俄羅斯、烏克蘭、保加利亞等)稱中國為Khistankia;突厥語國家(中亞各國)稱中國為Kaitay,Kathay,Hatay,Katay;西亞國家(伊朗、阿富汗、伊拉克等)稱中國為Kitai,Katay,Khatay,另有看法認為china等名稱是來源于“契丹”這個名字;古代中國在中亞還有一别名“桃花石” Tabgach、Tabac(據研究,可能出自鮮卑拓拔部)等等;
中國國名世界稱謂及其來源一覽表 朱少華編
近代西方對中國的稱呼,則多為China(英語)、Chine(法語)、Sina或其他變體;China這個名稱的由來有多種說法,其中最常見的說法是“瓷器”、“昌南”、“赤那”、“茶”、“秦”、“契丹”和“絲綢”。
china一詞在現代的意義:中國和瓷器China,今日為“中國”和“瓷器”的英文譯名。
二十世紀之初,China一詞起源問題,學界曾經讨論,衆說紛纭,莫衷一是。文僧蘇曼殊(1884-1918)通英、法、日、梵諸文,曾撰有《梵文典》。他認為China起源于古梵文“支那”,初作Cina,用來指中華。他研讀三千年前的古印度史詩《摩诃婆羅多》和《羅摩衍那》,發現支那一詞最早見于這兩部著作,其原義為“智巧”。他認為,這是三千四百年前印度婆羅多王朝時彼邦人士對黃河流域商朝所治國度的美稱。“智巧”與慧苑所說之“思維”内涵略有不同,想系詞義因時代而演變所緻。
“China”一詞的出現,不晚于遼金宋、不早于先秦;大緻出現在隋唐時期。學界基本認定其作為瓷器的雙關含義遠遠晚于“China”作為中國的本意, 所以China最初的意思就是指中國。
相當多的西方語言稱中國為China(英語)、Chine(法語)、Sina或其變體,據認為是來自「秦」的音譯。以英語為例,有觀點認為「China」是來自瓷器china,而瓷器一名又是得自「昌南」,即中國古代瓷器的主要産地之一。
但事實正相反,英文中的瓷器一詞china是從中國一詞China轉化來的。
目前為止,“China”的詞源未有确切證據,均屬推斷;即使是引用的古代文獻,其作者也是根據中國曆史推斷“China”源于某種音譯(外國人了解中國曆史之後,才知道“秦”是第一個封建皇朝,《全球通史》作者是1913年出生的曆史學家,他也隻是根據中國曆史做出的推論)。
China(中國)一詞來源“瓷器(china)說”在中國,“瓷器”一詞最早見諸于許慎的《說文解字》中。“瓷”這個字在漢以前指“瓦器”,許慎《說文解字》中解釋“瓷”為:“瓦器,從瓦次。”。《隋書》何稠傳》記載的“匠人無取清意,稠以綠瓷為之”。當時的綠瓷應該包括我們今天稱呼為青瓷中的某些釉色玻璃質感很好的制品。磁縣博物館已有收藏,但當時不稱“青瓷”而稱“綠瓷”。
中國是瓷器的故鄉,瓷器是古代勞動人民的一個重要的創造。“磁器”一詞早見于唐代文獻記載内。當時磁、瓷的使用也分别得比較清楚。如《新唐書。地理志》記載:“邢州巨鹿郡土貢磁器;越州會稽郡土貢瓷器。”。謝肇淛在《五雜俎》記載:“今俗語窯器謂之磁器者,蓋磁州窯最多,故相延名之,如銀稱米提,墨稱腴糜之類也。”
當時出現的以“磁器”代窯器是由磁州窯産量最多所緻,這是迄今發現最早使用瓷器稱謂的史料。
高古瓷器 磁州窯博物館
明代中期葡萄牙人販瓷器到歐洲,稱其商品名曰Chinaware,若逆向音譯則是“支那瓦”。陶瓷産品,古稱瓦器。此處ware為瓦之譯音。支那瓦者,中國瓷也。China放在ware之前,可知China作為國名,初無瓷器一義。後來“Chinaware(瓷器)”省略ware,才小寫其字頭,簡稱瓷器為china;瓷器獲得china之義,已經是晚清之後的事了。
由此可知,China(中國)一詞并非來源于“瓷器(china)”,而是“瓷器(china)”一詞來源于Chinaware(中國瓦)的縮略語。
China(中國)一詞來源“秦國說”今日有人認為中國稱名China來自“秦”(chin)的發音,這是一種在西方流行最廣、擁護者最多的說法。法國學者鮑狄埃(M·Pauthier)等人提出此種見解。他認為支那名稱起于梵語,而梵語中支那是因為中國古代秦朝而得名,所以稱中國為“秦”(Sin、Chin),而China後的a是葡萄牙人加上為了表示地域。
大秦帝國
“支那”一詞起源于印度。印度古代人稱中國為“chini”,據說是來自“秦”的音譯,中國從印度引進梵文佛經以後,要把佛經譯為漢文,于是高僧按照音譯把chini就翻譯成“支那”。同為印歐語系的古羅馬稱中國為Sinoa,後來的英文中的China,和法文中的Chine,都是來自這個語源。《大唐西域記》就有一段記載:“王曰:‘大唐國在何方?經途所宣,去斯遠近?’對曰:‘當此東北數萬餘裡,印度所謂摩诃至那國是也。’”
有人指出:Cina之名在《摩诃婆羅多》、《摩奴法典》、《羅摩耶那》等印度古籍就出現了,但還不能确證這就是指中國。《釋迦方志》引用了後漢獻帝建安十年,入竺之秦州刺史成光子的話:“成光子雲:‘中天竺國東至震旦國五萬八千裡。’”那麼震旦最遲在東漢以前就已經廣為印度人熟悉了。
東漢時佛教東傳路線圖
“支那”和葡萄牙語、荷蘭語、德語、英語中的China以及法語中的Chine等皆起源于梵語Cina—sthana。古代希臘、羅馬等國對我國的稱呼,除了有缯絹之義轉化來的Serice(塞裡斯)外,還有與支那同源的Sin, Thin,或 Sinai, Thinai。春秋時秦穆公歸并了許多西北部遊牧民族,并把翟(狄)人部落趕到漠北,秦始皇時代,又迫使匈奴西遷。他們就逐步滲入中亞、西亞和歐洲的同時也使西方人知道了秦,并以為那就是中國了。這種說法還有争議,但從《史記》中說秦國禁“不得祠”來看,如果“不得祠”就是佛陀寺(Buddha),那麼秦與印度早就有交往了,佛經中的支那就是秦,從而轉化為中國之意的脈絡也很清晰。
秦朝時的中國和印度
這種說法後來得到了法國漢學家伯希和的支持,由于伯希和是西方聲名顯赫的漢學家,所以在他之後,“支那”之名起于秦,以成為相當有影響的一種學說。中國著名的中外交通史家張星烺先生也支持這種看法,這一說法在當代中國學術界影響非常大。
今人考究:China(中國)一詞來源于梵語“絲綢”的外文名演變說絲綢之路,開始于漢武帝派遣張骞出使西域,形成于東漢班超派遣甘英出使大秦之後。
在早期絲綢之路貿易中,中國因出産絲綢而被西方稱為賽裡斯Seres(絲之國),在希臘語中是Sinai/Serica,古拉丁語是Sinae;2世紀前葉的西方文獻中,隻有馬其頓商人遣使到達Seres(希臘、羅馬人對中國的稱呼)首都Sera(洛陽)的記載。
這一記載一直通過羅馬大地理學家托勒密(Claudius Ptolemaeus,約公元90~168年)的巨著《地理學》保存至今。成書于公元1-2世紀的西方文獻,托勒密著作的《地理志》中記載:有一位名叫梅斯(μαеs),又叫蒂蒂阿努斯 (Titiianus)的蒙奇兜讷人記錄了從石塔(Lithinos Prygos)到Seres(賽裡斯,東漢)的首府Sera 城(東漢京師洛陽) 的路程。據托勒密說,正是“由于這次商業旅行(指梅斯商團的中國之行),西方人才了解了這條由石塔至Sera 的道路,指絲綢之路(The Silk Road)。”
東漢時絲綢之路
賽裡斯(拉丁文:Sinae、Sinai/Serica、Seres),意為絲國、絲國人,是戰國至東漢時期古希臘和古羅馬地理學家、曆史學家對與絲綢相關的國家和民族的稱呼,一般認為指當時中國或中國附近地區。拉丁文Seres原意是“有關絲的”,一般被認為是源于中國字“絲”。在公元2世紀前葉的西方文獻中,隻有馬其頓商人遣使到達Seres(東漢)的首都Sera(洛陽)的記載。這一記載一直通過羅馬大地理學家托勒密(Claudius Ptolemaeus,約公元90~168年)的巨著《地理學》保存至今。
漢籍史料載羅馬商團“于公元100年11月抵達洛陽。在洛陽宮廷受到漢和帝的接見。此事也被東漢史官記錄在冊,後來又被範晔編入《後漢書》中。
《後漢書·西域傳》:“和帝永元六年,班超複擊破焉耆,于是五十餘國悉納質内屬。其條支、安息諸國,至于西海,四萬餘裡,皆重譯貢獻。(永元)九年班超遣掾甘英窮臨西海而還,皆前世所不至,山經所未詳……于是遠國蒙奇、兜勒皆來歸服,遣使貢獻。”《後漢書·和殇帝紀》:“永元十二年,冬十一月,西域蒙奇、兜勒二國遣使内附,賜其王金印紫绶。”《後漢紀·和帝紀》:“永元十二年……,西域蒙奇、兜勒二國遣使内屬。”
東漢時國際形勢
“絲綢之路”上不僅有商品貿易的往來, 各種語言文化也在這條路上不斷交彙,絲制品作為經由這條道路輸出的數量最多影響最大的代表性商品;在希臘文明時期,中國的絲綢已經通過“絲綢之路”來到了歐洲,于是希臘文中也出現了“絲”這一詞彙,希臘文中“絲”的發音與中文相近。從“silk(絲綢)”的曆時發展看,古希臘、羅馬人稱中國為“賽裡斯國”(Serice) 、居民為賽裡斯人(Seres),首都為“賽拉”( Sera,洛陽的早期外文名,隋唐時被稱為Saraga)。後希臘詞“Seres”又經海路傳入歐洲,在後期拉丁語詞中被稱為“sericum”,之後又輾轉傳至英國,在古英語中被寫作“sioloc”或“seolec”,然後古英語經過不斷的發展變革,“sioloc”就成為我們現在所看到的“silk”。
silk(絲綢)詞彙演變:
古印度梵文cina/chinas(震旦)/Sina—古希臘Sina/Sinai/Serica—古羅馬Serice/Seres/Sera—古拉丁語Sinae/sericum—英語Sioloc/seolec—現代英語silk(絲綢)
據古希臘地理學家托勒密著作《地理學指南》中所繪制的世界地圖顯示,在古印度東方标注了一個名為“Sinae”和一個名為"Serica"的國家。其中“Sinae”的名稱是古印度人對“絲綢”的發音。
《地理學指南》世界地圖
在現代英語中,Sino 和Chinese 則表示「中國的」的意思。
以英語為例(其他西文情況類似),目前所得到一般認可的考證為:
古印度語梵文Cina和Chinas——希臘語Seres/Sinai/Serica—古拉丁語Sinae—後期拉丁語Sinology,但古印度人為何使用cina目前沒有定論, 疑Cina為古印度人對東方國家的稱呼。
目前有多數學者認為指西周的秦國,(1655,Martini.Martin),但也有學者認為指古蒙古部落戎狄,sino為赤那之地的音譯,意思是狼。 古印度典籍最早提到cina是公元前10世紀(有的學者提出是公元前5世紀和公元前15世紀)的印度史詩《摩诃婆羅多》和《羅摩衍那》。
按照歐洲語言的演變曆史,對絲綢與“CHINA”一詞之間的關聯作了解釋。在希臘文明時期,中國的絲綢已經通過“絲綢之路”來到了歐洲,于是希臘文中也出現了“絲”這一詞彙,希臘文中“絲”的發音與中文相近。随後,在拉丁文中則被稱為Sinae,“絲”的發音已經基本與以後“CHINA”的發音相近,在法文中,“絲”的拼寫則為“CHINE”,與英文“CHINA”的發音與拼寫同樣非常接近,最後再從法文Chine正式“過渡”到了現在的“CHINA”一詞。
在印度語中,“絲”被稱為“CINA”,即“絲國”之義,後來口譯成“支那”。從西方語言演變曆史以及中西方文明交流史的角度進行探究,“CHINA”一詞當來源于絲綢。“Serica”的意思則是絲綢之國,後來英語的China也應該是由此演變而來。
CHINA(絲綢)詞彙演變古印度梵文Cina/Chinas(震旦),詞根是Ci/Chi:
在許多印度古籍中中國原記述為Cnia,後來并見China的書法。古代印度民族和部落複雜,同一名詞的讀音有很大差别。“中國”這個名字是外來語,其字根由“Ci”或轉為“Chi”是可以理解的。後來,China按原形保留下來,Cina逐漸演變為Sin,也存在于今日語系中,二者來源與含義均無區别。
China這個讀音傳出去,至古波斯稱為Chinistan,古叙利亞稱為Tzinisthan,古希臘讀為Tzinitza和Tzinista,還有Thin的發音。其字根分别是Chi、Thi和Tzi,均來源于Chi。Cnia傳出去,古阿拉伯讀為Sin、Cyn,古以色列讀為Sininm,古希臘和古羅馬演變成Seriee、SereS和Sinae,字根分别是Si、Cy、Ser,均來源于Ci。這一大堆眼花缭亂的讀法中,最根本的字根是Chi和Ci(Si)。前面已經說過,它們均來源于Ci,其實是一回事。
依據托勒密《地理志》繪制的世界地圖 1482年版本
古希臘學者托勒密在其著名的《地理學》中記述,Seriee國南面有一個Sinae國。另一個古希臘學者在《愛利脫利亞海周航記》中,将Sinea拼寫為Thinea。可見讀音源于Ci的Si和源于Chi的Thi,是不同人誦讀的變音,應是可以相通的。至此可以得出結論:China就是Cina,和Sercie也是一回事,隻不過是不同民族的變音而已。China和Cina,也即是“絲國”之義。
絲綢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中最早也是最主要的一種載體,在西方人眼裡,絲綢是中華古代燦爛文明的象征;因此,英文中“中國”的翻譯“CHINA”源自“絲綢”就順理成章了。
總結:
目前為止,“China”的詞源均屬推斷;不過有一點可以确定,“China”一詞必定是中國史上某種标志性名詞的音譯,至于源自哪種音譯,在未有确切證據之前皆是根據文史規律進行邏輯推理。中華曆史悠久、幅員遼闊。曆史上和周邊各國均有貿易、文化、政治往來,甚至軍事沖突。所以名稱肯定是不拘一格各種各樣,如:Cina、Chin、serica、chine、sino、tabac(拓跋)、kitai(契丹)等。北邊的沙俄、西南的天竺對于中華的稱呼反差明顯。直到今日,俄語仍然稱呼中國為:Китай(契丹),可見中華各民族都分别把自己的文化灌輸給周邊國家,但周邊國家依然把中華各民族都視為中國人,所以各種中華的詞語來源各不相同也就不奇怪了;如認為這些國家的詞源都是一樣的,那就大錯特錯了。China一詞的來源還需就事論事,不必拘泥于周邊天竺、沙俄、波斯等文化影響。從西方語言演變曆史以及中西方文明交流史的角度進行推測,可以從上面論述大概推測出“CHINA”一詞的由來了。
參考資料
《後漢書》
《大唐西域記》
《地理學指南》、《地理志》
《China釋義新探》
《宮崎正勝.航海圖的世界史:中信出版社,2014年》
《從“silk”一詞的生成及演變看“絲綢之路”的現實意義》
《梁志堅. “China”一詞的由來[J]. 中國科技術語. 2008(0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