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了解旱稻種法上的特點,早稻的産量因素,以及旱稻的生長發育,有助于促進旱稻的生長,提高産量
對于旱稻,我們應該掌握其種植技巧,分析其産量因素,從而促進其生長發育。那麼我們如何做好相應的工作呢?咱們接着往下看看吧!
一、旱稻種法上的特點:
省水省工旱稻種法上的最大特點就是旱作,象種小麥、玉米那樣的旱作。旱稻田是旱整的,耕、把都在旱田裡進行,不象水稻田要在稻田泡水後再帶水耕翻,水耙水整。播種是在平整好的旱田裡直播,可以機播,樓播,或開溝後手撒。不育秧,不插秧。從播種到收獲:直旱長、旱管,田裡不保持水層,因此,比水稻用水要省很多,就是比水稻旱種也省水不少。
如北京插秧春稻,除降雨以外,全生育期需灌水800-1000立方,水稻旱種全生育期需澆水5-10次,每畝用水大體在300-400立方;而旱稻如早熟品種秦愛,1982-1984年華北連續幹旱,在充分利用雨水的前提下,全生育期隻需澆水2-5次,約100-200立方,就是幾塊單産800斤以上的秦愛豐産田,也隻澆水4-5次。旱稻是旱種旱管,省水省工,在有一定水澆條件的旱田,都可種植旱稻,因此,在北方有廣闊的發展天地。
在華北可與小麥連作我國地少人多,華北長城以南各地,大都采用小麥、玉米連作制,一年兩熱。一些旱熟旱稻品種如秦愛,在京津一帶夏播,全生育期100天左右,到河南、山東,為90天左右,都可與小麥連作,這樣可以代替部分夏玉米,一年稻麥兩熟,兩季細糧,從改善人民的主食結構,或增加經濟收入方面,都有意義。
二、旱稻的産量因素:
旱稻的産量是由四個産量因素組成的,即單位面積穗數,每穗穎花數、結實率和千粒重。四個産量因素的乘積就是單位面積産量。旱稻是具有分蘖能力的作物,分蘖能力的強弱,不同品種之間有很大的差别,但是無論什麼品種,單位面積上的穗數都是由主莖和分囊兩部分穗組成的。總成穗數中主莖穗和分囊穗的比例主要是由密度所決定,同時也受肥水措施的影響。每穗穎花數是指成花數。在穗的形成期的前半期所分化的穎花并非都能成花,幼穗基部分化較晚的弱勢穎花,進入減數分裂期時常因條件不良而退化。
通常退化穎花數占分化穎花數的5-15%,抽穗後随着結實過程的進展,每穗穎花數發展成三個部分:一部分未受精的花成為空殼;一部分中途發育停止的花成為秘粒;一部分發育良好的花成為實粒。每穗實粒數被每穗總穎花數去除,用百分數來表示就是結實率。結實率是衡量抽穗期前和抽穗期後幹物質生産比例是否協調的重要标志。千粒重是由穎殼大小和抽穗後貯存物質生産量的多少兩個因素決定的。穎殼大小又受穎花分化後期氮素水平所影響。
三、旱稻的生長發育:
旱稻種子吸水達到風幹種子重的25%時即可萌發。吸水速度與溫度有關,高溫吸水快,低溫吸水慢。30℃時36小時可吸到萌發水分,20℃時則需72小時。旱稻發芽的最低溫度界限比水稻略低,氣溫穩定在13℃以上時即可播種。發芽出苗的土壤水分條件亦略低于水稻。為了能夠順利出苗,土壤水分應保持在田間持水量的60%以上。發芽後依靠胚芽鞘,不完全葉和地中莖的伸長頂土。旱稻的頂土能力約在3厘米左右。播種過深時頂土消耗能量過多,苗期生長瘦弱。旱稻在幼苗期要求土壤通氣條件良好,濕度過大時會出現黃化苗現象。為了避免黃化,三葉期之前不要澆水。
早稻每個葉的葉腋都有一個分囊芽。條件适宜時每個分蘖芽都能長成一個分囊;條件不适宜時分蘖芽休眠,最後死亡。長成的分囊也并非都能成穗,能成穗的叫有效分蘖,不能成穗的叫無效分蘖。
四葉期第一個葉腋的分出生,被稱為一位囊,一位集的發生比例高低,與當時的環境條件有關,播種過深,地溫過高,水分不足,地力較差等均影響一位囊的出生。二位、三位、四位囊是旱稻的強勢分梨,發生率較高,長勢強,有效率高,是主要依靠對象。營養生長期條件不良時會抑制低位分發生,穗形成期改善條件之後還會促發高位分蘖。這種情況下發生的高位成穗率雖然很高,但是穗小,粒也小,嚴重地影響整齊度,而且穗的抽穗期比主莖遲,成熟期推遲,結實期積溫偏少時隻能造成有機養分的浪費。因此,在栽培上應盡量避免在營養生長期條件不良時發生高位分蘖。
以上就是今天的所有内容了。對于旱稻的種植,我們還是應該掌握其技巧,這樣有助于提高産量。咱們下期再會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