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思考上市公司的未來業績?澎湃新聞記者 楊漾什麼樣的公司才是好的上市公司?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會長宋志平在近日舉行的諾亞财富2021年會上對此剖析稱,首要标準的是主業突出“如果仔細看這些上市公司,會發現出了問題的公司,除了違法亂紀的,像康美藥業、康得新這種,絕大多數出在偏離主業、盲目擴張上本來公司好好的,有了錢就開始亂做,最後做不下去,收不了場絕大多數問題都出在這”除此之外,他表示,好的上市公司還須具備的條件包括規範治理、業績優良、核心競争力(創新能力)及承擔社會責任,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如何思考上市公司的未來業績?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澎湃新聞記者 楊漾
什麼樣的公司才是好的上市公司?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會長宋志平在近日舉行的諾亞财富2021年會上對此剖析稱,首要标準的是主業突出。“如果仔細看這些上市公司,會發現出了問題的公司,除了違法亂紀的,像康美藥業、康得新這種,絕大多數出在偏離主業、盲目擴張上。本來公司好好的,有了錢就開始亂做,最後做不下去,收不了場。絕大多數問題都出在這。”除此之外,他表示,好的上市公司還須具備的條件包括規範治理、業績優良、核心競争力(創新能力)及承擔社會責任。
回顧在中國建材和國藥集團的企業經營體會,宋志平認為,第一是業務聚焦。但企業之所以能快速發展壯大,資本市場的力量尤為關鍵。“雖然資本市場不盡如人意,但是資本市場這些年對于中國的各類企業,不管國企、民企、創業企業、中小型企業,都給了巨大的支持,也支持了中國經濟的發展。”他在展望“十四五”期間的資本市場發展方向時強調,增加直接融資的比重至關重要,要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
宋志平 資料圖
聚焦主業與利用資本市場
圍繞“主業突出”,宋志平結合最近赴企業調研的體會談到,過去四年中,赤峰黃金削減出血點、隻剩下黃金業務和金屬銅業務,“這幾年經營得非常好,資産負債率低,經濟效益也很好。這就是主業突出。企業業務做亂了,就要業務歸核化,要減掉非核心業務。近期個别航空和房地産公司出現問題,就是由于盲目擴張,企業的财力和人力物力跟不上擴張的速度,那一定會出問題。”
聚焦主業,正是被譽為中國版稻盛和夫的宋志平本人長期堅守的企業經營之道。1956年出生的宋志平在大學畢業後即分到北京新型建築材料總廠工作,從技術員開始一路成長為中國建材董事長。他是首位同時擔任兩家央企的“雙料董事長”,帶領中國建材集團和中國醫藥集團兩家央企雙雙進入世界500強。他于2002年調任中新集團(中國建材前身)總經理時,該集團營收隻有20億元,到其2019年卸任時,企業年收入達4000億元。宋志平擔任國藥集團一把手的5年間,國藥集團營業收入從300多億元躍升至2500億元。
“我做企業做了40年,所在企業都是充分參與競争的,也都是由小做到大的。如果讓我說說做企業這麼多年,到底關鍵點是什麼?第一是聚焦。我在北新建材其實隻做一個産品——石膏闆,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但是今天它的石膏闆在全國市場的占有率達到60%。一個很普通的産品,每年有180億的收入,有三四十億的淨利潤。我在中國建材集團就隻做建材,不去做别的,在國藥集團就隻讓做醫藥領域裡的業務,不要越雷池一步,這是我的一個體會。”他在前述年會上說道。
在此基礎上,無論是中國建材集團還是國藥集團,都經曆了聯合重組、行業整合,“中國建材和上千家民營企業進行了混合所有制的改革,國藥和600多家醫藥分銷企業進行了混合所有制的改革,這兩家企業都從規模很小的企業變成了世界500強的大公司,兩家企業都很特别。中國建材集團國有股其實隻有25%,75%是社會股東,國藥的國有股隻有35%,65%是社會股東,也就是說把大家充分聯合起來,這樣有利于市場健康,也有利于價格的穩定,有利于企業效益的增長。
宋志平特别強調稱,在企業成長過程中,利用資本市場尤為重要。“北新建材之所以能夠起死回生,中國建材之所以能夠由小到大,國藥之所以能夠迅速發展,其實根本上都是得益于資本市場。”1997年他帶領北新建材在深交所上市,2006年帶領中國建材在香港聯交所上市,2009年帶領國藥在香港聯交所上市。“這麼多年來,中國建材一共有14家上市公司,國藥有6家上市公司,這兩家企業加起來有20家上市公司,假定沒有這些年的上市融資,我想這三家企業今天可能都不存在了。”
言及資本市場的意義時,他說,資本市場支持了國企改革、民企發展和科創事業。其中,目前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資産占央企總資産的76%,利潤占整個央企利潤的88%。研究發現,國企和央企的變化,實際上是來源于市場的改革和上市的改造。好的民營企業能快速發展,也大都得益于資本市場。“我前天剛剛從福建回來,先後去了甯德時代、福耀玻璃這兩家上市公司。甯德時代現在有約1.5萬億元的市值,福耀玻璃有約1200億元的市值,發展都非常快,兩家企業都是民營企業。”
科技創新也離不開資本市場。宋志平稱,科創闆到現在隻有兩年多的時間,但IPO已經累計募集了4000多億元,占到同期A股IPO融資總額的40%以上,有力地支持了創新。除了科創闆,為了支持中小企業的創新發展,北交所成立。“中小企業,特别是那些專精特新小巨人,存在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怎麼加以支持?就要靠北交所來全力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發展所需的資金。”
中國資本市場建設要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中國的資本市場未來還有哪些發展方向?宋志平在發言中表示,在“十四五”期間,關于資本市場,主要有三件事:
一是完善注冊制。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又專門提出了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
二是常态化退市。宋志平介紹,僅今年初到現在,就有新的上市公司500多家,募集4000多億資金。北交所一設立,中小企業要上市,上市速度進一步加快。“但是同時也要看到,不能隻進不出。美國現在有4900家上市公司,每年可能增加三四百家,退市三百來家,就是說8%左右要退市。 而我們有些上市公司不願意退,因為上市不容易。地方政府不願意,股民不願意,上市公司也不願意。可不吐故納新怎麼行?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必須要流動起來。”
他着重分析了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的重要性。直接融資即通過企業間融資,通過私募基金融資,通過上市直接投到企業裡去,形成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分享企業發展的紅利。間接融資就是通過銀行,錢存在銀行,銀行再借給企業。“中國直接融資的比例有12%。美國是90%。我們的問題是,大量的資金通過間接融資,從銀行貸款,财務成本較高。”
他說,對比中國和美國的世界500強企業,如果看淨利潤,中國公司比美國公司還有差距,但如果看息稅前利潤,中國公司做得還是不錯的。“現在我們融資難、融資貴,也是因為千軍萬馬都上了一根獨木橋,都要跑銀行融資。這不光推高了融資成本,同時給銀行也帶來了巨大的風險。所以要特别強調加大直接融資。如果我們把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的比例調過來,企業的财務成本就會大大降低。”
“要直接融資,每一個人去買股票,這是一種方法,但最重要的可能還是我們要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宋志平說,國内的機構投資者還不夠。“中國現在有1.9億投資者,但絕大多數都是散戶,機構投資者隻有40多萬。現在我們也在把大家的資金向機構投資者歸集,因為投資不是件容易的事。無論在香港還是歐美,實際上老百姓的錢主要是放在機構裡,機構是一些專業理财的人,他們來決定、來判斷,從而減少我們個體購買股票的散戶的風險。”
宋志平認為,要做好資本市場有四件事。其一是經濟基本面要好,“我對基本面的看法,還是積極正面的。”
其二是監管水平要跟上。“我們現在是‘兩康’,康美藥業、康得新兩個造假案,給上市公司敲響了警鐘。康美案的判決裡會計事務所、獨董都受罰,這是裡程碑式的事件,充分體現了監管的零容忍,既然定了制度,就都要按照規則做。資本市場要推進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
三是提高上市公司質量。2020年10月國務院出台了《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文件有6章17條,核心内容是兩點:一是規範治理;二是做優做強,做優是業績,做強是競争力。
第四件事是投資者生态建設。國内有1.9億投資者,隻有40多萬個機構投資者,是一種很特殊的投資生态。一方面,要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另一方面,還要保護中小股東的利益,讓中小股民有獲得感。
責任編輯:李躍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