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我國一直都是應試教育,每次升學甚至找工作,都需要進行一次公平公正的考試,中考如此,高考亦是如此。但是對于正在幼升小的孩子而言,形式正在發生變化。
下一階段的幼升小馬上就要開始了,大家都知道讓孩子學習好一點,這樣就能争取到一個更好的學校,而一些好的民辦小學都有自己的一套做法,他們給孩子出題目的形式不同以前。
從以前的識字量必須1000字打底,100以内的加減法熟練運用,到現在更注重孩子的思維。看過很多幼升小的題目,家長都直呼:這難度真的是孩子能答的??
幼升小測試題難度堪比奧數,家長也毫無頭緒南京小學一年級的入學測試題:
找規律、寫答案,相信你看到題目後和我的反應一樣,滿臉問号,這并符合常規啊!為什麼1111=0、9090=4呢?
原來,這并不是讓我們按照正常思維思考問題,很簡單的數圈圈就好了。
我們再來看一道來自香港小學生的題目:汽車停的是幾号車位?
16、06、86、88……這并沒有任何數字規律,就在家長都扶額頭的時候,有人發現把卷紙倒過來看就行了,标準答案是87。
看過這些題目後,難倒一衆家長,家長紛紛懷疑自己讀了個假書,幼升小測試題難度堪比奧數,根本毫無頭緒。
家長們都感歎道:幼升小的題目也太靈活。我們從中也不難發現,近幾年民辦名校考察孩子知識的趨勢。
民辦名校考察孩子知識的趨勢趨勢一:強調孩子對問題的思考
面試老師不再特别在意孩子的成績,而是孩子回答問題時自己的思維邏輯。就像上海某家幼升小的面試題:判斷公交車到底向哪邊開?為什麼呢?
圖中的公交車,就是一個左右對稱的圖形,大人看了都不知怎麼判斷,翻看答案之後才發現,是向左開的,因為如果向右開圖中應該會看見車門。
這道題不僅考驗孩子對問題的思考,同時也考驗了孩子日常生活中的觀察能力。要培養這兩種能力并不難,日常帶孩子出去時,邊看邊問,提高孩子對周邊事物的印象。
在日常生活中,給孩子足夠的思考機會,比如:“這個問題你會怎麼解決呢?、為什麼會出現這中狀況?”引導孩子去主動分析、思考并解決問題。
趨勢二:注重綜合素質的考察
題型越來越活,孩子的準備也越來越難。從以前的識字、簡單加減法到現在就是聊聊天。
看似面試變得簡單了,實則老師會在與孩子的溝通中,了解孩子的思維,在一個個遊戲和活動中,摸清孩子的基本情況。
趨勢三:重視孩子的傾聽與表達能力
學習再好,表達不清楚也是徒勞,對幼升小的面試,傾聽和表達也占不少的分數。隻有聽清題目才能正确表達出自己的想法,這也是實力的一種體現。
在幼升小的面試中,常有以下環節:看圖說話、聽指令進行互動等等,為什麼學校要出這類考題?
答案很簡單,這些題目可以幫助判斷孩子的傾聽、表達能力。在家能否與父母正常交流,在學校是否能聽懂老師的話。
如果一個孩子上小學後,連老師上課說的話都聽不明白,也表達不清自己的想法,那學校大概率是不會接受這樣一個孩子的。
在回答問題時,有些孩子可以根據邏輯,說得有理有據,而有些孩子卻頻頻卡殼,孩子的差距從這裡就開始了。
該如何讓孩子的思維更加靈敏呢?第一步:引導孩子做“情景假設”
平時可以和孩子多做這方面的遊戲,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了解更多的情景,以及該情境中可能發生的問題,引導孩子自行思考解決問題的方式。
第二步:給孩子做靈活的多選題
在會議中,我們都喜歡用“頭腦風暴”的形式,得到問題的多向發展、選擇,對于孩子的多選題也是如此。
家長可以準備一個問題,多個選項,每個選項像跟孩子讨論故事一樣交流,每個選項都是故事不同角度的體現,讓孩子體驗不同視角。
第三步:掌握啟發孩子靈活思考的問題
“你為什麼這麼想”、“還有什麼新的方法”、“你覺得會發生什麼事?”……
多跟孩子讨論靈活的話題,有助于幫孩子打開思維。孩子的話需要傾聽,孩子也需要表達的機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