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冬儲大白菜上市時間

冬儲大白菜上市時間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4 04:52:55

冬儲大白菜上市時間?新華社北京6月20日電 題:從農業稅到冬儲大白菜:40年家國記憶中的“有到無”背後是“無到有”,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冬儲大白菜上市時間?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冬儲大白菜上市時間(從農業稅到冬儲大白菜)1

冬儲大白菜上市時間

新華社北京6月20日電 題:從農業稅到冬儲大白菜:40年家國記憶中的“有到無”背後是“無到有”

新華社記者何雨欣、姜琳、張辛欣

打開時光機,多少舊事物漸行漸遠,多少新事物撲面而來。

還記得懷揣10斤糧票的滿足嗎?

還記得收到平安電報的踏實嗎?

還記得冬天彌漫的大白菜味道嗎?

……

今與夕,家與國,變與革,共同的記憶符号,生動了變遷圖景與時代篇章。

40年新舊更叠,見證着一個幾十年走過一些國家上百年路程的國家,面對日新月異的改變,已更加從容自信。

家國記憶——糧票走進收藏館,農業稅退出曆史舞台,“有到無”背後是“無到有”

2018年5月,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帶領團隊,在迪拜實現熱帶沙漠實驗種植水稻成功。此時,距他懷揣10斤糧票,赴北京确定人生追求,已過去半個多世紀。

如今,糧票早已走進收藏館,袁隆平和團隊研制并不斷創新的雜交水稻也從中國走向世界,這背後是中國擁有牢牢端在手裡的飯碗。

從糧票、布票,到“畢業分配”“招工指标”,再到“大鍋飯”“福利分房”……這些曾刻入幾代人生命記憶的關鍵詞逐漸模糊,成為中國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的真實寫照。

2018年6月,全國省級新稅務機構統一挂牌,國稅、地稅合并啟幕。在新一輪機構改革中,國務院正部級機構減少8個,副部級機構減少7個。

鐵道部、國家經貿委、計委、糧食部、電力部、煤炭部……40年改革前行,政府機構幾經重大調整,一批部委撤銷,一批部委合并重組,順應着經濟社會變革的大勢,順應着政府職能轉變的大勢。

無數人的命運在從政府走向市場、從體制内走向體制外中改變。改革開放初期,王石從政府機關離職後下海經商,才有了後來的創辦萬科。在這裡,還可以寫下一批知名企業家的名字。

“減法”背後是“加法”——

中國農業博物館,一尊青銅“告别田賦鼎”,見證了取消延續2600年農業稅後農民的獲得感;

有60多年曆史的營業稅退出曆史舞台,被增值稅取代,折射着服務業發展迅速,國家轉型的步伐;

取消農業戶口與非農業戶口區分,城鄉二元結構打破,已有30個省份的農民手握城鄉統一的戶口本……

諸多涉及企業的證照消失,市場活力增加;一批公園門票消失,出遊增多;越來越多的出入境簽證消失,開放力度加大……

從有到無,從無到有。改革步伐從未停止。

奔騰時代——一部電話浪一般的叠代,一列火車風一般的疾馳,新舊快速交替中繪制出産業變革圖景

“我們将在雲時代打造‘人聯網、物聯網、智聯網’三張網,與大家共建有創新活力的數字生态。”騰訊董事會主席馬化騰近日表示。

上世紀90年代,風靡一時的傳呼行業度過巅峰期。馬化騰選擇從老大哥企業潤迅離開,自己創業。

風雲激蕩,馬化騰如今成就了遍及移動通信、移動金融等多個行業的“企鵝帝國”。在這個過程中,從電報到傳呼機,從大哥大到2G手機,有多少通信設備已轉瞬即逝。

在互聯網、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浪潮中,颠覆性變革不斷上演——

膠片攝影被數碼相機取代;電話亭、IC卡因移動通信的覆蓋而消失;智能音箱、雲端存儲推廣,讓軟盤、随身聽等“過氣”……

随着移動支付、共享經濟、電子商務等新行業蓬勃興旺,一批批與互聯網相關的企業從名不見經傳到成為行業龍頭,再到輻射多個行業。但有些也在大浪淘沙中,被拍在了沙灘上。

一列列疾馳的鐵路列車同樣見證着奔騰時代,從時速40公裡的蒸汽機車,到80公裡的内燃機車、120公裡的電力機車,再到如今300公裡的高鐵動車組,車型不斷升級,折射着國家發展的跨越。

技術叠代帶來的新陳代謝,也重塑着産業版圖,提高着生産效率。

一間廠房、一群工友、重複的動作、轟鳴的機器聲,是北京國棉二廠退休女工趙阿姨對職業生涯的全部回憶。

年過八旬的老人很難想象,曾讓全廠引以為豪的年産值如今幾台機器幾天就能搞定,而這家老紡織廠也搖身變成文化創意産業園,唯有“針織路”這個地名見證着曾經的産業群和過往。

如今,自動化普及已讓手繪描圖員、手工制版師等行業漸行漸遠;大數據和智能制造的應用,将越來越多的工廠“搬上”雲端;移動支付等的成熟,加速了現金消費、銀行網點等的減少……

新舊快速更替,見證着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從農業為主到快速邁向工業化,再到服務業蓬勃興盛、“互聯網 ”澎湃發展的曆史軌迹,而科技與産業緊密結合帶來的颠覆性變革仍将繼續。

情懷沉澱——舌尖上的大白菜記憶、全家圍坐煤爐的溫暖,總有一種消失會以另一種方式回歸

醋熘白菜、涼拌白菜、土豆炒白菜……對在北京豐台區方莊居住的劉大媽來說,變換花招為家裡烹饪大白菜曾是一種煩惱,如今,她卻越來越懷念那一口從舌尖到心靈的溫潤滋味。

冬儲大白菜——很多年間,成為一些北方城市的入冬儀式。曾經,不儲存近200斤的大白菜,劉大媽一家四口的冬天就沒有着落。

時過境遷,随着冬季可選擇的菜品越來越多,大白菜早已不再是北方冬日裡的“當家菜”。

柴米油鹽醬醋茶。曾經家裡常備的一包火柴、一根蠟燭;兒時常玩的一根皮筋、一根編繩,有多少已悄然從指間溜走……綠色郵筒、露天電影;騎着招牌式自行車的郵遞員,喊着“磨剪子嘞”的磨刀匠,又有多少故事不再提及……

很多消失折射着時代進步,讓人欣慰。也有不少消失是時代的遺落,讓人百感交集。

與冬儲大白菜同樣消失的,還有蜂窩煤。暖氣、空調的普及,房間裡越來越溫暖,但懷念起一家人圍坐煤爐,有人織毛衣、有人寫作業的情景,也有另一番溫暖。

在早已不能用“落後”來描述社會生産,完全可以用“豐富”來形容百姓生活的今天,消失的事物記錄下過往歲月的樸實日常,承載着對經年情感的咀嚼回味。讓人欣喜的是,一些已經消失或被認為即将消失的事物,正以另一種方式回歸。

午夜12時,沈陽歌德書店燈火通明,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在這家24小時書店裡深度閱讀。曾被網購沖擊一度衰落的實體書店華麗轉身,“最美書店”“城市書房”受熱捧,人們在這裡體會一段慢生活。

還有一種回歸叫共享單車,當自行車從越來越多的家庭消失,共享單車卻在一夜間風靡城市,從黑白記憶到彩色風景線,人們重拾城市騎行的美好。

跨越40年,消失的事物見微知著,折射着國家社會生活的整體變遷與時代内涵的不斷拓展,潛移默化中也豐富着人們的情感體驗,在這個未知大于已知的時代,自信從容地擁抱未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