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釉裡紅魚藻紋蓋碗 攝影 | 李冉@倉巴鹿人
菊花,在中國人的心中有獨特的位置。或許是農耕文明自古以來,就已經滲透進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寒來暑往,秋收冬藏的農時中,人們逐漸對植物抱有深厚的情感。
工匠将植物中的菊花繪制在瓷器表面的時候,人們就會發現這種自然的藝術,多麼綽約動人。
青花釉裡紅魚藻紋 攝影 | 李冉@倉巴鹿人
菊花紋的發展史
菊花,在中國古代又名節華、更生、朱赢、金蕊、周盈、延年、陰成等别名。它是飄然出塵的花,是不予世俗的花,在中國已有三千年的栽培曆史。自宋朝時便有一年一度的菊花盛會,金秋時節人們也以喝酒賞菊吃蟹為樂。
關于菊花在器物上的應用沒有确切的時間,但五代時就已經有了菊花樣式的盤子,隋唐時菊花紋的衣物也大量出現。
明·龍泉窯青釉刻花纏枝菊紋石榴尊
到了宋朝菊花被廣泛應用于陶瓷領域。在這個具有濃厚時代特征的時期,宋人深受理學和禅宗思想的影響,使得文人階層的審美都趨向于簡約和素潔。這種端莊雅緻、内斂細膩的審美極大程度的影響了陶瓷業的發展方向。
菊花在宋朝變得清新淡雅,靜心怡神。在定窯、耀州窯等多個名窯中都廣泛使用過菊花紋樣,裝飾方法十分多樣:刻劃花、印花、貼花等,技藝精湛。而剔花的方法也讓菊花的樣式更加具有立體感,菊瓣狀的筆洗、小碟更是獨步古今。
青花纏枝蓮菊紋碗
元代是個看似野蠻,實則細膩的朝代,遊牧民族的鐵蹄迅猛,但保留了細膩如絲的瓷器。受漢族、蒙古族、伊斯蘭等其他文化的影響,元代的菊花紋有了不同于以往的粗犷與豪邁。
器型上雖然厚重、龐大者居多,但花紋卻是層次繁複、構圖嚴謹、主次分明。元代的青花打破了以往瓷器顔色單調的局面,纏枝菊紋、折枝菊紋等的出現,體現了豐富多樣的時代文化。
清·點翠菊花紋頭花
明代是我國陶瓷史上成熟和繁盛的時期。明初社會安定、城市繁榮,制瓷業較為發達。明朝瓷器上的菊花紋飾從整體上來說造型精巧、用色明亮、線條流暢,陶瓷菊花紋形象轉為同一,以扁菊紋為主,且以纏枝紋為主。
但受到不同客觀因素的影響,明朝的各個階段其審美風格都大有不同。明初期主要繼承了元代的特征,菊花紋飾花形飽滿,紋飾簡約誇張,線條生動流暢。
陳豪菊石扇
期因皇室動亂,制瓷業在這一時期較為沒落,菊紋以甯靜淡雅為主要特色,特别是鬥彩菊紋,典雅精緻。
明代後期揭開了彩瓷發展的新篇章,但由于政治沒落,這一時期的菊花紋瓷器,構圖雖較為疏朗,但繪制粗糙,不精細。
青花纏枝菊紋杯 攝影 | 倉巴鹿人
到了清代,各種前人成果的不斷累積,以及外來番邦的不斷進貢,珍貴材料數不勝數,這也成為了瓷器裝飾風格的重要體現。
清代菊花紋形态豐富且寫實,色澤豔麗,形式多樣,以國畫表現形式為主,菊花紋飾線條更為流暢、細膩,色料凝厚,瓷器更為晶瑩,有質感,更加瑩潤。
乾隆款黃地軋道粉彩菊花紋碗
其中,釉上彩工藝的精進,讓菊花紋有了多種表現形式。琺琅彩色料凝厚,色彩晶瑩潤澤,繪制在瓷器上微微凸起,使菊花紋頗具立體感。
而粉彩菊紋器釉色豐富,且菊花紋飾效果明淨透徹,花瓣枝葉線條感強,俊美秀麗,真實生動。
嘉靖款青花纏枝菊紋碟
菊花紋的寓意
屈原的《離騷》中有“夕餐秋菊之落英”之表達,用來形容自己人格品質的高雅、脫俗,菊花象征寓意的運用也正是由此開始,菊花也有了人格層面的象征含義。
東晉時期的陶淵明是著名的田園詩人,很多人認識他、了解他便是從“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開始的。
青花纏枝蓮枇杷紋菊瓣碗
他的詩中對于菊花的描述不計其數:“三徑就荒,松菊猶存”、“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等等,周敦頤後來在《愛蓮說》中有“晉陶淵明獨愛菊”的句子,可見文人的推崇,使菊花在精神上、情感上與人有深刻共鳴,其高雅形象逐漸深入人心。
不僅如此,菊花還有思想情懷的寓意,詩人杜甫的“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就深刻表達了對家鄉的思懷之情。
清·老天利款掐絲琺琅菊石紋梅瓶
無論是陶瓷器、書畫,還是雕塑、器型,菊花的象征意義與在詩詞歌賦中有異曲同工之妙,均以堅韌、傲霜淩秋的品質為核心,充滿孤傲脫俗的情懷。
菊花盛開在九月,“九”與“久”是同音字,因此,菊花是長長久久和生命的象征,寓意長久和長壽。松樹和菊花搭配繪制,有松菊延年的美意。蝙蝠與菊花組合寓意福壽。
仿湖田窯十二瓣菊花盤 攝影 | 李冉@倉巴鹿人
菊花和牡丹、蓮花組合寓意富貴連壽,秋葵、芙蓉、菊花、雞冠花、石竹、桂花海棠、南天竹、蘭草九種秋草的紋樣圖寓意九秋同慶。人們利用菊花的生命象征表達願望,是對生命的敬畏和重視。
而“菊”和“居”是諧音字,把九隻鹌鹑和菊花組合一起的寓意是“九世同居”;蝈蝈與菊花搭配寓意“官居一品”;黃雀和菊花組合寓意“舉家歡樂”。而這些素材與菊花的組合,則是安居樂業、吉慶平安的象征。
青花纏枝菊紋小碗
盛開與凋落,心中總有一朵菊
中國人向來感性至上,崇尚自然,追求天人合一。
菊花紋的情感象征和美好寓意都是對我國傳統文化習俗的體現。陶瓷器匠人把人們的願景融進創作中,利用自然界裡的事物做出表達,體現了人與自然的相通性,也是托物言志的具體手法展現。
菊瓣紫砂壺 攝影 | 李冉@倉巴鹿人
秋季,原本是萬物凋敝的季節,可菊花的出現,為我們帶來了一抹亮色。在動亂不安的烽火之中,人們小心翼翼地守護着一朵菊花,使其在長久的時間之河中熠熠生輝。
向前走是不可預見的遠,低下頭是難以釋懷的近。但春去秋來,我們心中還是會繼續修建籬笆,種好一叢菊花。
主編/倉巴鹿人
撰文/阿森
圖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