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寫意與寫實的交融

寫意與寫實的交融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7 00:39:52

寫意與寫實的交融?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文藝的民族特性體現了一個民族的文化辨識度”在多年的美術理論研究中,我對此體會尤深寫意,既是中國書畫美學鮮明的标識,也是中華美學精神與審美理想的深刻内涵在近幾年美術創作、研究與傳播中,“寫意”正在成為高頻詞,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寫意與寫實的交融?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寫意與寫實的交融(文明的審美互鑒)1

寫意與寫實的交融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文藝的民族特性體現了一個民族的文化辨識度。”在多年的美術理論研究中,我對此體會尤深。寫意,既是中國書畫美學鮮明的标識,也是中華美學精神與審美理想的深刻内涵。在近幾年美術創作、研究與傳播中,“寫意”正在成為高頻詞。

近年來,中國美術的實踐與成果,不隻體現在自覺回歸中國優秀藝術傳統上,還體現在将外來藝術本土化的深耕中。“寫意油畫”“寫意雕塑”是近年來美術界的熱詞。在吸納外來藝術優長的過程中,“寫意的油畫”“寫意的雕塑”成為藝術民族化的重要成果。的确,決定中國繪畫“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不隻是“以書入畫”的“寫意”表現方式,更在于中國文化的寫意精神,它們共同形塑了中國藝術的總體風貌。因而,不論什麼樣的外來藝術,都會在中國文化的土壤中、在民族審美的影響下發生轉化。

日前,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華語環球節目中心制作播出的文化節目《遇鑒文明》,使這種跨文化探索引人注目。節目展開一場中華文明與其他文明之間的對話,讓觀衆在不同文明特色的對比中,進一步增進對中華文明的理解,找準自己的精神坐标。其中,“寫意繪真:國畫與油畫”一集尤為直觀生動,引發人們關于審美文化的熱議。

講好文明互鑒故事的難點在于,如何把這一學術課題轉化成大衆話語,生動形象地展現給觀衆。《遇鑒文明》通過設置“國畫與油畫”“古琴與鋼琴”“瓷器與玻璃器”“京劇與歌劇”等話題,把不同文明之間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的宏觀命題,融入一個個具體可感的微觀案例,拉近了與觀衆之間的距離。以“寫意繪真:國畫與油畫”為例,節目播出未久,跨媒體點擊量便達3億,全網相關話題閱讀量達2.5億,視頻播放量破1000萬。獲得較好傳播效果的原因,正是節目通過“思想 藝術 技術”的創新融合,呈現中西繪畫不同的觀看方式與表現方法,使普通觀衆對“寫意”與“繪真”形成直覺認知,更深化了對不同視覺文化的認識。

繪畫是靜态的、無聲的視覺藝術,通過增強現實(AR)等數字技術,能夠将靜态的平面繪畫變成可以走進的立體空間,讓觀者沉浸在中西繪畫營造的不同時空與意境中,身臨其境地體驗中國畫與油畫所呈現的不同表現方法與觀看模式。這種不同的審美體驗,與理性的藝術解讀相呼應,觀衆更能體味到中西方文化訴諸視覺審美的鮮明特色。實際上,中西繪畫分屬兩個不同的文明源地與文化系統,曆史悠久,彼此的“相遇”看似短暫,卻為各自藝術創新提供了新方向。通過中國畫與油畫各自藝術史的縱向叙述,以及中西繪畫藝術特征的橫向比較,可以清楚地看到中西繪畫不同文明源流、不同文化質地所造就的不同藝術風貌。

在東方文化包括中國文化寫意精神的影響下,西方現代繪畫出現了從寫實再現向主觀表現的轉變。而中國畫也在20世紀初發生寫實性變革。這不僅是對油畫再現寫實方法的積極借鑒,更是傳統中國畫進入現代社會之後,在對現實的關切中,所進行的一種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的變革,促使中國畫完善并發展了描繪現實、觀照生活、塑造人民形象的表現方法。

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在“寫意繪真:國畫與油畫”結尾,法國作家雨果酷愛水墨寫景、西班牙現代主義畫家畢加索嘗試中國寫意用筆的故事,生動揭示了中華文明對世界的積極影響。中國不斷向前發展,中華文明向世界貢獻智慧的步伐不會停歇,世界渴望了解中國,需要洞察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碼。在這個意義上,古今中外的藝術家都在推動文明交流互鑒上做出了有益探索。

(作者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美術理論委員會主任)

版式設計:蔡華偉《 人民日報 》( 2022年09月04日 08 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