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佛教有名的禅語及偈子

佛教有名的禅語及偈子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20 10:32:37

佛教有名的禅語及偈子(不僅弘揚了淨土)1

廬山慧遠大師是中國淨宗初祖,他曾于廬山東林寺蓮池結社,發願往生西方極樂淨土,故而被追認為中國淨土的第一代祖師。

廬山慧遠大師精通三家學說,他的一生緻力于調和三家的矛盾,為傳入中國不久的佛教保駕護航。

把慧遠大師稱為一個“調和派”并沒有貶低他的意思,相反,他那種審時度勢顧全大局的行為值得每一位學佛後輩敬仰。

廬山慧遠大師除了在調和三家,提倡西方極樂淨土,提倡般若空觀的般舟三昧之外,還在中國的譯經史上有着特殊的貢獻。

佛教有名的禅語及偈子(不僅弘揚了淨土)2

佛教自漢哀帝時期傳入中國,初期的佛經并非有印度而來。

而是先傳入了大月氏、安息、康居等西域國家,由這些國家的僧侶口傳心授才來到中土。

早期的佛經翻譯全部是口譯的形式,其中的代表人物是安世高。

安世高的譯經方法是“直譯”,他主要翻譯的是一切有部的阿毗昙學和小乘禅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安般守意經》。

這部經典可以說體現了安世高譯經的特點:保持原文意思,體現原文主旨。但是,這種譯法也有很大的弊端,就是啰嗦難懂,過于冗長。

佛教有名的禅語及偈子(不僅弘揚了淨土)3

這樣的缺點使得閱讀起來歧義非常大,使人無法準确明了佛意,這樣就失去了直譯的意義。這種直譯法在當時就遭到了一定的批評。

到了三國時期,佛教逐漸本土化,佛經的翻譯工作也必須随之本土化。

以往譯經的晦澀風格不能很好地為信衆理解,因此佛經的翻譯工作又走到了另一個極端,那就是“意譯”。

月氏人支謙是這種風格的代表人物,他重譯了支婁迦谶翻譯的《道行般若經》,改名為《大明度無極經》,并且以自己的風格重新翻譯了《首楞嚴三昧》。

但是他走向了過分追求簡潔和華麗的極端,甚至不惜犧牲原文原意,同樣存在很大弊端。

佛教有名的禅語及偈子(不僅弘揚了淨土)4

廬山慧遠橫空出世之後,根據道安法師提出的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原則,對直譯和意譯兩種方法進行了調和,也就是“厥中之論”。

雖然他的這一調和沒有從根本上解決佛經的翻譯問題。但是作為當時著名的譯經家,他的這一倡議直接體現在了廬山東林寺譯場翻譯的經典上。

他的這一理念不僅充分滿足了當時讀者的需求,還深刻地影響了當時乃至後世的翻譯事業。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是他引用老子的話對“厥中之法”進行的闡述,并且推行“文質并重”的說法

佛教有名的禅語及偈子(不僅弘揚了淨土)5

慧遠大師于廬山東林寺居住三十多年不曾出山,和他同時代的佛教巨子鸠摩羅什在長安譯場譯經。

可以說,慧遠大師的這一調和方法也影響到了鸠摩羅什三藏,鸠摩羅什三藏的譯經成就登峰造極,達到了“信達雅”的境界,這與當時對譯經工作的大讨論是分不開的。

廬山慧遠大師作為當時南方的佛門巨子,既出世又入世。他一方面隐居東林寺修習禅法,發願往生西方淨土;另一方面又積極調和當時社會的矛盾,為佛教在東土的弘揚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其師道安法師曾經有名言,“不依國主則法不立”,這一點深刻地影響到了廬山慧遠大師。

佛教有名的禅語及偈子(不僅弘揚了淨土)6

廬山慧遠大師的緻力調和,也深刻影響了中國佛教的走向。

慧遠之後,佛教逐漸在東土生根,并且積極參與到三家合流中去,這幾乎成了中國佛教的一大特色。

淨土初祖廬山慧遠大師,在廬山東林寺坐化,至今仍有金身,為後人瞻仰。願大師不舍婆娑,乘願再來,南無阿彌陀佛。

佛教有名的禅語及偈子(不僅弘揚了淨土)7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