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家庭自做東北大醬

家庭自做東北大醬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7 11:13:28

文/孫喜臣

家庭自做東北大醬(我家制作東北大醬流程)1

在春夏季節,農村庭院裡的一些小青菜,陸續長大上了餐桌。如果沒有大醬,什麼小白菜、香菜、生菜、臭菜、青辣椒,大蔥等等,就根本沒法嚼咽。小青菜是大醬的夥伴,大醬是小菜的依托。如果用大醬爆鍋炒菜,更是一種别樣地滋味

農村人都習慣性的,把制作大醬叫下醬。下醬首先是要有醬引子,沒有醬引子的大醬,不論你添加什麼酌料,也無法超越有醬引子的大醬有味道,即便你用的都是黃豆,也隻能吃出的那叫一個鹹。

制 醬引子的原料也不昂貴,又不難找,就是普普通通的玉米。首先要進行的是炒玉米,炒玉米時最好與堿土混炒。先把過篩之後的減土面,放到鍋裡炒幹炒熱,之後再加入玉米,進行翻炒。直至把玉米炒成表面有些變色,輕微燋煳為止。出鍋後,再用篩子把玉米和減土分離。用堿土炒出來的玉米,它含有了一種特殊的味道。如果你扔到嘴裡品嘗幾粒,會感覺又香又酥。

在過去沒有電的年代,炒熟的玉米,是用石碾子碾壓,過篩之後成細面。現在是用磨面機加工而成。過去稱之為壓醬引子,如今叫磨醬引子。

家庭自做東北大醬(我家制作東北大醬流程)2

做醬引子,也是要分節氣的,一般都選在農曆二月進行。把加工好的熟玉米面子,用熱水和均勻之後,團成相似立柱形。人們通常把團好的醬引子,稱之為醬塊子。把醬塊子,放在鋪有玉米葉的木闆上,在過去人們都愛把木闆吊在房檩上,老人們說這樣的醬塊子願意隔(隔就是發酵的意思)。另外,醬快子上面不能有遮蓋物,這樣容易發黴生蛆。作醬塊子數量也有講究,平年份做雙塊兒,閏月年做單塊兒。至于為什麼要做雙與單,在民間也是說法不一,各有其詞,很難說清真正的來龍去脈……

家庭自做東北大醬(我家制作東北大醬流程)3

下醬的時間,應該選在農曆四月進行,首先把放置的醬塊子取下來,進行除塵處理,用水刷洗。之後再用菜刀将醬塊,砍成小碎塊進行晾曬。最後用水将其物泡軟,以方便再次加磨。

接下來就是烀黃豆,人們也常稱烀醬,關于黃豆用量的多少,是根據你家庭成員所定,醬引子和黃豆的數量比例是:黃豆應是醬引子的六到八倍方可,大多以自家夠吃一年為準。在烀黃豆之前,要進行挑選一下,之後再将黃豆用鐵鍋炒熟,炒豆的火候,使黃豆變色為佳——略燋煳。烀豆子時要放足水,一般的情況下,要烀上三五個小時。出鍋時可用笊籬撈出裝入水桶,和醬引子一同加工。另外,烀豆子的剩湯不可扔掉!下醬時可一同倒入醬缸。

家庭自做東北大醬(我家制作東北大醬流程)4

醬缸選擇放在戶外背風向陽,光照充足之處。

下醬時最好是兩個人互動。先把加工好的幹醬料和烀黃豆子的湯倒入缸内,再适當加水加鹽,撸起袖子,用雙手攪捏,把醬裡的塊狀捏碎。放鹽量要憑自己的口感來确定,鹽少會導緻大醬變酸,放多又太鹹。水不可填充太多,因為醬裡的鹽,還沒有完全融化好,要通過觀察适當添加。

當醬裡沒有疙塊時,就可以用醬耙上下打醬(翻動),直到感覺鹽和醬均勻為止。

家庭自做東北大醬(我家制作東北大醬流程)5

大醬下完之後,缸口要用方形白色防塵密布蒙好,醬蒙子布四角要拴有墜物,不但把蒙面扯平,又能防風刮掀和塵土雜物入缸。還要蓋上蓋簾兒(小鍋蓋),最後蓋上防雨水之物。

在過去的年月,扣醬缸的玩意,是用術稭編制的尖形物體,叫醬帽子。如今大多用的都是被淘汰下來的鐵鍋,它即可以防雨水又能防風。

關于醬耙的形狀與制作不必細說,其形狀,就是平日用的掏灰耙的縮小。

下到缸裡的大醬,還不能算完事大吉。好天要把蓋醬缸的鍋,取下來增加光照,以促缸内升溫,使大醬發酵。并且要每天打開醬缸,用醬耙上下打醬幾分鐘,以防醬表面生幹長白毛。

家庭自做東北大醬(我家制作東北大醬流程)6

下好的大醬不能急于忙吃,起碼要隔上一段時日,才能食用。 大醬多以紅色為佳,如果玉米和黃豆,炒的、烀的都不到火侯,醬色自然就是淺黃,不但看着不順眼,讓人對它更沒有食欲感。也有人怕醬色不好,磨醬時加入辣椒來增加紅度。

家庭自做東北大醬(我家制作東北大醬流程)7

有人說: “這個年代誰還下醬,不如買點兒算了!” 我說: “錯,自己家下的大醬,心裡有底,吃着心裡也踏實,又方便、又長遠、本錢又低。”你說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