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天幹地支為什麼是十二個

天幹地支為什麼是十二個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03 11:32:13

天幹地支為什麼是十二個(神秘裡的真實第二十四談)1

  世間的一切都需要秩序,有了秩序才有了條理,有了條理才能有系統。正是由于有了各種各樣數不清的内在或外在的系統,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才能夠延續和發展,而這一切的基礎就是排序。

  用什麼來排序呢?一般是用文字來表示數目。比如我們漢字裡就有從一到十以及百、千萬、億、兆、京、垓、秭、穰、溝、澗、正、載等表示數目的漢字(見于《孫子算經》記載:“凡大數之法,萬萬曰億,萬萬億曰兆,萬萬兆曰京,萬萬京曰垓,萬萬垓曰秭,萬萬秭曰穰,萬萬穰曰溝,萬萬溝曰澗,萬萬澗曰正,萬萬正曰載”);英語裡有從ONE到TEN,以及HUNDRED、THOUSAND、MILLION、BILLION等表示數目的單詞。至于數字使用的符号,今天的人類社會已經統一了,即使用阿拉伯數字。阿拉伯數字是由印度人發明,由阿拉伯人傳向歐洲,并由歐洲人将其現代化的一種科學記數法。

  那麼在阿拉伯數字一統世界之前,或在排定某些特殊順序的時候,除了文字還有沒有什麼特殊的表示順序的符号呢?西方各國采取的方法是以其拼音文字的字母符号順序來表序,比如說英語裡的從A到Z。我們中國的漢字是世界上最偉大而獨特的文字,它各個獨立,沒有順序。如果不使用數目字,難道我們就無法表序了嗎?這當然不可能!我們偉大的祖先在很早的上古時期就創制了一套完善的特定漢字符号表序組合法,并賦予了它極為深刻的人文内涵,一直沿用至今。這就是偉大的“天幹地支”符号系統。

  下面我們就來聊聊“天幹地支”。

  天幹的符号有十個,即“十天幹”。依次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的符号有十二個,即“十二地支”。依次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它們通常也被簡稱為“幹支”。根據《辭源》裡的解釋,“幹支”取義于樹木的“幹枝”。傳說它們是黃帝的大臣大撓氏創制的。隋朝蕭吉撰的《五行大義》一書中說大撓“采五行之情,占鬥機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幹,作子醜以名月,謂之枝。有事于天則用日,有事于地則用月。陰陽之别,故有枝幹名也。”還有,相傳為戰國時趙國史官所著的《世本》裡也說:“容成作曆,大桡作甲子”,“二人皆黃帝之臣,蓋自黃帝以來,始用甲子紀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這種說法是真是假我們姑且不論,反正幹支很早就在中國大地上出現了。據《史記·殷本紀》記載,殷商自商王上甲微之後,每一位商王均用天幹為谥号,比如說一代聖主商太祖商湯就谥“天乙”,最後一位暴君商纣王就谥為“帝辛”。另外,在實證方面,我們殷墟出土了甲骨蔔辭數萬片,幾乎每片上都刻有幹支。這些都說明起碼早在商代,幹支就已經被祖先們廣泛使用了。

  我們直觀地從表面上來看幹支系統,就能發現一個很顯著的特點。即天幹和地支不僅符号和内容不同,而且它們的基數也是不一樣的。就是說天幹是十進位的,而地支是十二進位的,它們不是一一對應的。

  而且,天幹和地支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相互組合使用。但組合不是任意的,須天幹在前,地支在後。幹支配合,天幹每循環六次,地支每循環五次,可完成一個周期。一個周期即從第一個地支“子”去配第一個天幹“甲”成為“甲子”始,兩兩遞進相配,至最後一個地支“亥”去配最後一個天幹“癸”成為“癸亥”終。具體如下:

  01 甲子11 甲戌 21 甲申31 甲午 41 甲辰 51 甲寅

    02 乙醜12 乙亥 22 乙酉 32 乙未 42 乙巳52 乙卯

    03 丙寅13 丙子 23 丙戌 33 丙申 43 丙午 53 丙辰

    04 丁卯 14 丁醜 24 丁亥 34 丁酉 44 丁未 54 丁巳

    05 戊辰 15 戊寅 25 戊子 35 戊戌 45 戊申 55 戊午

    06 己巳 16 己卯 26 己醜 36 己亥 46 己酉 56 己未

    07 庚午 17 庚辰 27 庚寅 37 庚子 47 庚戌 57 庚申

    08 辛未 18 辛巳 28 辛卯 38 辛醜 48 辛亥 58 辛酉

    09 壬申 19 壬午 29 壬辰 39 壬寅 49 壬子 59 壬戌

  10 癸酉 20 癸未 30 癸巳 40 癸卯 50 癸醜 60 癸亥

  上面就是一個周期,從“甲子”始到“癸亥”終,一共六十種。

  還有重要的一點,幹支是分陰陽的。就其本身而言,天幹為陽,地支為陰。就它們各自而言,它們按各自排列所在序數的奇偶來分陰陽,即奇數位為陽,偶數位為陰。這和八卦《周易》等蘊涵的陰陽理念完全是一緻的。具體而言就是:

  陽幹:甲、丙、戊、庚、壬

  陰幹:乙、丁、己、辛、癸

  陽支:子、寅、辰、午、申、戌

  陰支:醜、卯、巳、未、酉、亥

  在幹支組合的時候,要遵循陽幹和陽支相配,陰幹和陰支相配的原則。請看上文的六十甲子表,每一個組合都是符合這個原則的。如此看來,祖先真的是很牛啊。正因如此,所以不可能出現類似“甲醜”、“乙子”這樣的陽幹配陰支或陰幹配陽支的組合,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完全錯誤了。

  由于這天幹和地支的排列順序是恒定的,所以它們可以用來表序。喜歡旅遊的朋友都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一語,這裡的“甲”就取其為“第一”的意思。還有咱們中國的小說、劇本裡也經常把一些群衆角色按照出場順序稱呼為“甲、乙、丙、丁”,笑稱“路人甲”。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我們使用的有機物分子名稱。比如說我們把含有1~10個碳原子的醇類,分别叫做甲醇、乙醇……癸醇,其他如烷烴、醛、烯等都是如此命名的。還有很多例子,我們就不再列舉了。

  更重要的是,這套系統不僅可以來标明次序,祖先還用它來表示時間和空間。如果用上述的幹支組合來紀年,那六十種即為六十年,為一循環周期。所以我們有時也把六十年引申稱為“一甲子”。

  幹支用于紀年傳說始于黃帝。公元前二六九七年,黃帝命大桡以幹支紀年,定此年為黃帝元年,以“甲子”為始元。往後每六十年為一甲子周期,俗稱為“六十花甲”。元運由此開始計,第一個甲子年即公元前二六九七年。這種說法能否采信,筆者不敢妄下斷語,因為中國很多找不到源頭的事都會歸到這位中華始祖黃帝的身上。不過據筆者的長輩講,這種說法來源于早已亡佚的《歸藏》(中國上古“三易”之一,請參見第七談開篇)一書,應為可信之說。另外,今人天文家李式先先生的論文《論公元前3517年是中國幹支紀曆的第一個甲子年》,也從旁證明了公元前二六九七年确實為甲子年。

  有史可查的最早幹支紀年是公元前八四一年。這是源于《史記》。

  這一年,因不滿西周的周厲王的暴政,鎬京的平民集結起來發動了“國人暴動”,周厲王帶領親信逃離鎬京,一直跑到彘(今山西省霍州市)。此時宗周無主,周公和召公根據貴族們的推舉,暫時代理政事,重要政務由六卿合議。這種政體,稱為共和。史稱“周召共和”或“共和行政”。此事見于《史記·周本紀》。

  司馬遷大神在《史記·十二諸侯年表》說:“太史公曰:儒者斷其義,馳說者騁其辭,不務綜其終始;曆人取其年月,數家隆於神運,譜諜獨記世谥,其辭略,欲一觀諸要難。於是譜十二諸侯,自共和訖孔子,表見春秋、國語學者所譏盛衰大指著于篇,為成學治古文者要删焉。”大意就是說“共和”以前的紀年模糊混亂,所以都隻記譜系不記年代,而從“共和元年”開始,曆史事件才紀年。 司馬遷還說在編纂史書時查閱了大量的文獻資料,關于紀年的書籍很多,但是他們在“共和元年”之後的記載才是一緻的。也就是說,“共和元年”以後的曆史可為信史,其确切紀年是可以确定的。而且,在《十二諸侯年表》裡就給出了“共和元年”的幹支,這一年是“庚申”,推算後可知其為公元前八四一年。由于《十二諸侯年表》是我國流傳下來的最早的年表,所以我們取公元前八四一年庚申年,作為中國有确切紀年的曆史的開始。南宋學者呂祖謙在《大事記解題》也評價《十二諸侯年表》道:“首年标歲名,其後唯以六甲紀之,簡而易見”。到了東漢元和二年,即公元八五年乙酉年,漢章帝以命令的形式将幹支紀年法正式确定為官方紀年方法之一。

  幹支用于紀月的起源則是“鬥綱月建”。

  鬥綱月建,即根據北鬥七星在一年裡繞北極星旋轉,以其出現在不同的方位來劃分月份。也就是《史記·曆書集解》裡所說的“随鬥杓所指建十二月”。古人發現不同季節的黃昏時,北鬥鬥柄的指向是不同的。因此,把鬥柄的指向作為定季節的标準。先秦著作《鹖冠子》雲:“鬥柄東指,天下皆春;鬥柄南指,天下皆夏;鬥柄西指,天下皆秋;鬥柄北指,天下皆冬。”

  為了使鬥柄指示的方向與月份更密切配合,祖先将地面分成十二個方位,分别以十二地支表示。具體為:

  北方:正北為子;偏東為醜;偏西為亥

  南方:正南為午;偏東為巳;偏西為未

  東方:正東為卯;偏北為寅;偏南為辰

  西方:正西為酉;偏北為戌;偏南為申

  鬥柄從一個地支方位移動到下一個地支位時,就說明月已經變換了。這就是“鬥綱月建”,簡稱“月建”。祖先是将北鬥鬥柄在冬至日黃昏時所指的方向(農曆十一月)定位為子位的,那為什麼把冬至日黃昏時所指的方向(農曆十一月)定位子位呢?《爾雅·釋天》有雲:“十一月為辜”。清人郝懿行進行了解釋:“辜者,故也。十一月陽生,欲革故取新也。十月建亥,亥者根荄也。至建子之月,而孳孳然生矣。”

  用“鬥綱月建”來确定一年的第一個月從哪個位置開始,起初曆朝并不統一。曆史上,漢代以前的統治者在上台時,都要對每年的第一個月作改正,所以我們至今仍把第一個月叫做“正月”。如《史記·曆書》說:“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即:夏正建寅,殷正建醜,周正建子。就是說夏朝以鬥柄指向寅位為正月;商朝以鬥柄指向醜位為正月;周朝以鬥柄指向子位為正月。

  到了西漢初年,漢武帝下令修改曆法,改用了天文學家落下闳、鄧平等人制訂的《太初曆》,重新啟用了夏朝以正月建寅為标準的作法。自此,後世無論如何修改曆法,也均以正月建寅為标準。所以我們現在的農曆(或叫陰曆)也常常被稱作“夏曆”。具體一點,就是:正月寅月,二月卯月、三月辰月、四月巳月、五月午月、六月未月、七月申月、八月酉月、九月戍月、十月亥月、十一月為子月,十二月為醜月。這裡需要強調一點,幹支紀月時,每個地支對應二十四節氣自某節氣(非中氣)至下一個節氣,以交節時間決定起始的一個月期間,不是農曆某月初一至月底。許多曆書注明某農曆月對應某幹支,隻是近似而非全等對應。舉個例子來說,正月寅月就是從立春到驚蟄(雨水節氣為中氣),二月卯月就是從驚蟄到清明(春分節氣為中氣),以此類推。

  至于紀月的天幹就需要從當年的天幹中推算得出,傳統裡有一個“五虎遁法”,其口訣為:“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年戊為頭。丙辛之年庚上立,丁壬之年壬來遊。戊癸之年在何方,甲寅之上好追求。”很簡單,就是說年的天幹裡有甲或己的,正月天幹就用丙,即正月為丙寅月,其餘類推,如二月就為丁卯月……;年的天幹裡有乙或庚的,正月天幹就用戊,即正月為戊寅月,其餘類推,如二月就為己卯月……;其餘如是,年的天幹裡有丙或辛的,正月天幹就用庚;年的天幹裡有丁或壬的,正月天幹就用壬;年的天幹裡有戊或癸的,正月天幹就用甲。

  幹支紀日出現的比較早,夏朝就開始使用了。商代的幹支就是用來紀日的,這個有實物佐證,在甲骨蔔辭上我們可以看到大量的天象記錄,世界上最早的日蝕、月蝕等記錄都是祖先用幹支把時間記錄在甲骨上的。其大多都類似于“三日乙酉,夕,月有食”這樣的記錄方式。

  春秋戰國時期,幹支紀日已經成為史家的正式紀日方法。如《左傳》裡就有很多類似“冬十二月丙子朔,晉滅虢,虢公醜奔京師”、“夏四月己醜,孔丘卒,公诔之”這樣的幹支紀日記錄。根據專家學者對中國古代根據專家學者對中國古代曆史典籍《春秋》中記載的日食的研究,魯隐公三年二月己巳日可推定為公元前七二零年二月十日。我國的幹支紀日開始從那時到現在,已經連續不間斷的進行了兩千七百多年的紀錄。有了第一個确定的幹支紀日,我們就可以通過數學方法推算所有日子的幹支了。這個相對複雜,這裡就不再介紹推算方法了,大家買本《萬年曆》一看就能查出來。

  幹支還可以紀時。這個現在比較常用,比如我們時常會使用“子夜”、“子午覺”等類似的詞彙,這就是應用了幹支紀時。我們祖先把一天分為了十二個時辰,分别對應一個地支,這樣一個時辰就是現在的兩個小時。具體如下:

  子時 23時—1時;醜時 1時—3時;寅時 3時—5時;卯時 5時—7時;  辰時 7時—9時;巳時 9時—11時;午時 11時—13時;未時 13時—15 時;申時 15時—17時;酉時 17時—19時;戌時 19時—21時;亥時 21 時—23時

  那每個時辰的天幹是什麼呢?這個需要推算一下,最常見的傳統方法就是“五鼠遁法”,此法可以通過日幹求得時幹。此方法在第二十一談裡已有介紹,此節就不在贅述了。

  這年、月、日、時都可以用幹支來記錄表達,都用全的話,就是“年幹,年支”、“月幹,月支”、“日幹,日支”、“時幹,時支”,四套幹支組合,一共八個幹支。它們在中國傳統術數裡是經常要用到的,第二十一談曾經介紹過的奇門遁甲就是一個典型代表。

  另外,如果把一個人出生的年、月、日、時像上述那樣記錄表達,那麼這四個幹支組合就叫做“四柱”,即“年柱”、“月柱”、“日柱”、“時柱”,這八個幹支就叫做“八字”。“四柱八字”可是中國傳統命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不知道“四柱八字”,再高明的命理師也是無法給人算命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