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疼和不疼哪個治療效果好?針灸是老中醫留給我們的一種寶貴醫學術,它可以保健也可以治病,但是人們看到針就害怕,怕針灸會疼,其實針灸手法得當的話疼痛感是很小的,另外,針灸也有很多注意事項要注意,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針灸疼和不疼哪個治療效果好?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針灸是老中醫留給我們的一種寶貴醫學術,它可以保健也可以治病,但是人們看到針就害怕,怕針灸會疼,其實針灸手法得當的話疼痛感是很小的,另外,針灸也有很多注意事項要注意。
針灸疼不疼
随着人們保健意識的增強,針灸、拔火罐等作為中醫預防保健的醫療手法,日漸受到人們的歡迎。
但很多人都怕針紮起來很疼,其實紮針有多疼,這和醫生的技術和手法有很大的關系。
中醫專家說,如果進針手法得當,疼痛就會非常微弱。因此選擇正規的中醫針灸診療機構對于患者而言非常重要,針灸調節機能更符合生理規律針灸具有扶正祛邪、疏通經絡和協調陰陽的功能,其最基本的作用是調節,通過調整人體失衡的功能而治療疾病。
盡管不用藥,但通過調動人體自身“天然藥庫”的潛力,刺灸穴位可在體内誘發類藥性的過程;
既可糾正異常的功能,又不會幹擾正常的人體機能,所以對于幹預亞健康,糾正身心失調,是針灸的優勢所在,它在調節機能這一環節上,發揮着比藥物更符合生理規律的作用。
顯而易見,針灸也能進補,并且,它不用藥的幹預,決不會引緻毒副作用,一年四季均可施行。它完全是一種綠色的中醫膏方,可稱之為“針灸膏方”。
針灸雖然好處多多,但是并非所有的人都适合用針灸治療疾病。
針灸的四類禁忌人群
1、糖尿病人群:由于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比較高,一旦形成傷口,即便是小小的針灸針眼,也不容易愈合,如果不注意處理針口或者控制飲食,還有可能引起傷口、針口的感染,所以糖尿病人去不宜實施針灸;
2、凝血功能障礙人群:例如血友病、血小闆減少性紫癜等疾病,由于這些人群的凝血時間比較長,或者是難以凝血,導緻針口容易流血不止,所以凝血功能障礙人群也是不适宜實施針灸的;
3、皮膚感染、潰瘍、瘢痕和腫瘤部位不适宜針刺;
4、白血病人群不适宜針刺等。
針灸時7大注意事項
1、過于疲勞、精神高度緊張、饑餓者不宜針刺;年老體弱者針刺應盡量采取卧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輕。
2、懷孕婦女針刺不宜過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宮收縮的穴位如合谷、三陰交、昆侖、至陰等禁止針灸。
3、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或常有自發性出血,損傷後不易止血者,不宜針刺。
4、小兒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針。嬰幼兒囟門部及風府、啞門穴等禁針。
5、皮膚感染、潰瘍、瘢痕和腫瘤部位不予針刺。
6、眼區、胸背、腎區、項部,胃潰瘍、腸粘連、腸梗阻患者的腹部,尿潴留患者的恥骨聯合區針刺時應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誤傷重要髒器。
7、針刺對某些病症确實有極好的療效,但并非萬能,特别是一些急重病的治療,應根據情況及時采用綜合治療,才能更有利于病人,也可充分發揮針灸的作用。
另外,中醫專家提醒,露天裡進行針灸、拔火罐等中醫療法,無法做到高壓消毒,牽扯到紮針、放血等,可能會感染一些傳染性疾病,患者應當選擇到正規的中醫醫療機構就醫。
針灸疼痛感很小,糖尿病、白血病等人群不适宜針灸,如果你想針灸,看看自己是否是适合針灸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