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充電,去哪裡充排隊時間能短一些,我幾乎每天都在盤算充電問題。”在北京開出租車的老張臉上流露出幾分無奈。
在老張的出車日常中,“充電”就像是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收到長途訂單,就要先确定電量夠不夠,即使現在電量足夠還要再想想目的地附近有沒有充電場所,否則不敢接這一單。平時開着車也是時刻盯着電量,因為不能等到彈盡糧絕才想起來充電,要心裡想着有能充電的地方就先充上。”
在老張看來,其實北京可以充電的場所不少,但無奈的是要充電的車更多,每次去充電都能看到車隊排起的長龍。為此,他每次出車都要提前規劃充電時間,盡量避免趕上充電高峰的排隊。
“對我們跑車的來說,時間就是成本,充電浪費的時間,都要加班加點跑回來。現在北京的出租車大多都是電車了,路上的電車也越來越多了,就是不知道充電問題什麼時候能解決。”老張如此說道。
随着新能源車的大規模普及,“充電難”的相關新聞也在頻繁出現。尤其在節假日,車量激增的情況下,充電排隊時間動辄達到數小時的情況屢見不鮮。在此情況下,一些車主難免産生了“充電焦慮”。
能鍊智電副總裁于翔認為,車主選擇充電的時機主要取決于用戶習慣,不同的車主會在在不同電量的情況下去選擇充電。雖然目前的多數新能源汽車可以與多數的充電樁匹配,但不排除部分車與樁之間仍有問題,從而導緻了一些車主的焦慮,會在電量仍較為充裕的情況下選擇充電。未來,随着電池在低溫下SOC的衰減,包括充電的效率,充電的便利性的提高,大家會逐漸降低充電的焦慮症。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充換電分會副秘書長、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副秘書長仝宗旗表示,把充電的地圖充電的服務做好,才能減輕車主的充電焦慮症。一方面,在長途旅途中,車主可以提前規劃充電路線。另一方面,目前已有車企或者平台商能夠提供充電地圖,可以即使告知車主,未來路程中下一個充電樁的位置或者附近充電樁位置,以減輕車主的充電焦慮症,讓車主能走得更遠。
近九成用戶跨運營商充電
事實上,新能源汽車在2022年實現了爆發式增長,産銷分别完成705.8萬輛和688.7萬輛,同比分别增長96.9%和93.4%,新能源滲透率達到25.6%,我國新能源汽車連續8年位居全球第一。這意味着,在新能源汽車産業已經進入規模化快速發展新階段的情況下,如何解決充電問題迫在眉睫。
為此,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簡稱“中國充電聯盟”)聯合能鍊智電(NASDAQ:NAAS)在3月7日發布了《2022中國電動汽車用戶充電行為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充分挖掘用戶公共充電需求,洞察研判我國電動汽車用戶行為特征和變化趨勢,并提出前瞻性發展意見。
據了解,《白皮書》圍繞用戶充電體驗,開展滿意度調研,包含充電App信息展示清晰準确性、充電安全與穩定性、充電網絡建設完善性、充電場站管理情況、充電費用(及服務費)合理性等五個方面。
其中在用戶公用充電行為特征中,《白皮書》對于跨運營商充電特征進行了詳細闡述。有89%的用戶具有跨運營商充電的行為,平均使用6家運營商,最多跨運營商數量達52家。從跨運營商率來看,跨4家以上運營商用戶占比大79%,跨10家以上運營商用戶占比超19%。
對于不同類型用戶,《白皮書》指出運營類車輛用戶跨運營商充電行為較為明顯,網約車、出租車跨運營商用戶占比均超92%,平均需要6-8家運營商。已認證分類中,單個用戶跨運營商的數量最多的是商用車用戶,數量達48家,雖然私家車跨運營商用戶占比低于運營車輛,但仍至少使用5家運營商才能滿足其日常需求。
從用戶的跨運營商充電的行為中,我們不難發現,對于用戶而言,找樁難、排隊時間長、需要下載多個App等問題仍未解決。
據悉,目前充電行業的從業者大概有3000餘家公司,且各家公司都有自己的APP或者是小程序。
“找充電樁看似簡單,我們隻把它定位到這就好,但是如果不用心去做好,它是無法做到的,充電網絡是一個立體結構,它不是一個平面的,不是把一個坐标定在上面你就能找到的。”于翔倡議從業者通過用心産品,為車主、用戶提供真正符合需求的産品。
充電基礎設施仍需完善
事實上,充電服務市場廣闊,近年來大量新運營商加入市場,其中不乏央企、國企。但無奈的是,運營商數量的增加并不能解決目前市場供給端較為分散,單一運營商服務半徑無法完全滿足用戶充電需求等問題。
對此,在《白皮書》中指出,建議應加強電力企業、充電樁制造商、運營商、車企及相關支持企業的協同,提高與第三方服務商的互聯互通水平,進一步擴充充電網絡,提高用戶充電的便利性、安全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當下市場快速發展而困境日漸凸顯的情況下,已有公司率先出手,迎難而上,直擊市場痛點。
據了解,能鍊智電便是以行業“連接器”角色,整合了産業鍊各方,為充電樁制造商、運營商、主機廠、企業、車隊等提供一站式服務,提供選址規劃、電樁采購、電力采購、EPC工程、數字化運營、智慧運維等能力,幫助充電場站建設運營從0到1。
面對充電樁制造商,能鍊智電可以提供覆蓋全國範圍的銷售推廣渠道,尤其能提高對中小型運營商的覆蓋;面對運營商,可提供從選址到買樁、購電、EPC總包,再到後期運營、運維、非電服務等;面對主機廠,能鍊智電可補齊其優選快充網絡,提供車機預裝程序等,提高車主充電體驗;面對車主,能鍊智電聯合戰略合作夥伴快電等,為用戶提供一鍵找樁、一鍵啟動、一鍵支付等便捷充電服務,以及就餐、購物、休息等多元化服務。
面對市場痛點,能鍊智電已交出了自己的答卷,截至2022年9月30日,能鍊智電已服務1282家充電運營商,連接超4.5萬個充電站、超43.4萬把充電槍。
但中國新能源市場方興未艾,充電服務成長空間依然廣闊。當下正值兩會期間,有關于充電基礎建設的讨論也尤為熱烈。
全國人大代表、長安汽車黨委書記、董事長朱華榮在《關于保障新能源汽車健康協同發展的建議》中提出,加快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緩解用戶補能焦慮;推動動力電池标準化,加強下一代動力電池、芯片等技術攻關;政策聚焦中端市場持續發力,促進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結構不斷優化;内外同步,加快推動锂資源等礦産資源開發布局。
而面對公共充電運營商經營問題,全國人大代表,國網四川電力廣安供電公司共産黨員服務隊總隊長蒙媛提出了優化财政補貼政策。地方政府制定與服務質量挂鈎的運營補貼标準,依托政府監管平台實行充電設施差異化獎補。
編輯:程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