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質性研究手冊》
叢書名:萬卷方法
作者:諾曼 K.鄧津(Norman K. Denzin)伊馮娜 S.林肯(Yvonna S.Lincon)
譯者: 朱志勇 等
出版社:重慶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4月
質性研究是社會科學研究的一種重要範式,在國際學術界越來越多地被應用。本書立足質性研究的本質和最新發展,圍繞40餘個專題分門别類地就其理論問題、實踐問題,及發展前景做深度的論述。
本書直面當代社會科學中質性研究的發展态勢,全書體系完整,觀點前沿,邏輯嚴密,自首版以來,曆經二十餘年,得到了國際學術界的普遍認可。許多使用和教學質性研究方法的老師、學生,實踐研究者、政策制定者,都從本書中獲得了許多有益的啟發。有些學校甚至将本書當成質性研究方法的教材使用。
内容簡介(關鍵)
《質性研究手冊》(原書第4版)全書一共有43章,包括了質性研究的政治與倫理、批判社會學、跨國女權主義實踐、批判教育學、亞洲認識論、殘疾人社區研究、口述史、土著研究、科學與政府、效度類型、酷兒理論、叙事研究、在線民族志、分析方法論、寫作策略、質性研究的未來、談話與文本、焦點小組、混合研究方法中的模型和争論等豐富的主題。這些主題涵蓋了當代質性研究發展的方方面面。
根據所選主題的不同,本書分為四卷,分别為《質性研究手冊:方法論基礎》《質性研究手冊:研究策略與藝術》《質性研究手冊:資料收集與分析方法》《質性研究手冊:解釋、評估與呈現及質性研究的未來》。本書将為社會科學研究人員提供了權威的、系統的質性研究理論和方法視角。
作者簡介
諾曼 K.鄧津(Norman K. Denzin)
伊利諾斯大學傑出的名譽研究教授。獨著或參與合作50多本書和200篇專業文章。美國中西部社會學會和符号互動研究學會的前任會長。國際質性調查協會的創始主席(2005年至今)和國際質性調查中心主任(2005年至今)。
伊馮娜 S.林肯(Yvonna S.Lincon)
美國德州A & M大學的高等教育和人力資源開發領域傑出教授。她與埃貢·古巴合著了建構主義社會科學的基礎著作,如有效評價、自然主義探究、第四代評價等。她與諾曼 K.鄧津共同主編了四版《質性研究手冊》,并合作了“質性調查”許多期刊和書籍。
目錄(關鍵)
《質性研究手冊:方法論基礎》
第Ⅰ部分 定位領域
1 導論:質性研究的學科與實踐 / 諾曼 K.鄧津 伊馮娜 S.林肯 ·1·
第Ⅰ部分 探尋領域
2 重塑社會科學,振興大學:修身和行動研究 / 莫滕·勒溫 戴維·格林伍德 ·44·
3 質性研究在社會與教育研究中的應用史 / 弗裡德裡克·埃裡克森 ·69·
4 質性研究中的倫理與政治 / 克利福德·G. 克利斯蒂安 ·97·
5 研究倫理、規則與批判社會科學 / 蓋裡·S.坎内拉 伊馮娜·S. 林肯 ·130·
第Ⅱ部分 鬥争中的範式與視角
6 再論範式的論争、矛盾與新興的融合 / 伊馮娜 S. 林肯 蘇珊 A. 林漢姆
埃貢 G. 古巴 ·153·
7 新世紀頭十年女性主義質性研究:發展、挑戰與展望 / 弗吉尼亞·奧勒森 ·194·
8 質性研究中反啟蒙主義跨國女性主義實踐的神聖性和精神性 / 辛希亞 B.迪拉德
泌威·歐卡帕勞卡 ·223·
9 批判教育學與質性研究:走向“修補術” / 喬 L. 基切洛依 彼得·麥克拉倫
沙利 R. 斯坦伯格 ·248·
10 文化研究:行動性規則與身體化鍊接 / 米切爾 D. 賈迪納 喬舒亞 L.紐曼 ·271·
11 批判人文主義和酷兒理論:與張力共生存 / 肯·普盧默 ·296·
12 亞洲的認識論和當代社會心理學研究 / 詹姆斯·H.劉 ·321·
13 殘疾人社區:促進社會公平的變革研究 / 多納·默騰斯 馬丁·蘇力萬 ·341·
《質性研究手冊:研究策略與藝術》
第Ⅲ部分 研究的策略
14 資助質性研究的政治與實踐 / 朱莉安娜·奇克 ·376·
15 混合方法設計的争議 / 約翰·W.克雷斯韋爾 ·402·
16 混合方法研究:當代研究領域的新議題 / 查理斯·特德列 阿巴斯·塔沙考裡 ·426·
17 案例研究 / 本特·弗萊傑格 ·450·
18 表演民族志 / 朱迪思·哈默拉 ·474·
19 用回憶錄和非虛構文學編織叙事民族志 / 巴巴拉·泰德洛克 ·494·
20 诠釋實踐之建構主義分析 / 詹姆士 A.霍爾斯坦 亞伯 F.古布裡厄姆 ·509·
21 社會正義研究中的紮根理論方法 / 凱西·卡麥茲 ·535·
22 以人權的名義:我聽之前你應該怎麼說 / 安傑·克勞格 ·568·
23 爵士樂和無花果樹參與式行動研究的“根和即興創作” / 瑪麗·布裡登·米勒 邁克爾·克勞爾 帕特裡原·麥奎裡 蘇珊·諾夫克 阿努·薩波洛克 ·575·
24 什麼是質性健康研究 / 簡尼希·M.莫爾斯 ·596·
《質性研究手冊:資料收集與分析方法》
第Ⅳ部分 收集與分析經驗資料的方法
25 叙事探究:一個仍在發展中的領域 / 蘇珊 E.凱希 ·626·
26 基于藝術的批判性研究:激進倫理美學的教學與表演 / 蘇珊·芬利 ·647·
27 口述史 / 林達·肖皮斯 ·671·
28 對觀察的觀察:延續性及其挑戰 / 米歇爾·安格羅西諾 朱迪斯·羅森伯格 ·694·
29 視覺方法論:朝向一種更多“看見”的研究 / 喬·普羅瑟 ·711·
30 表演性自我民族志:重要表征及可能性 / 塔米·斯普裡 ·735·
31 在線民族志的表現方法、政治與倫理 / 沙拉·加特森 ·758·
32 談話分析與文本分析 / 安希·佩拉吉拉 約翰納·魯蘇烏爾裡 ·781·
33 焦點組訪談:教學、政治和探究的意外結合 / 喬治·凱姆伯裡斯 ·802·
《質性研究手冊:解釋、評估與呈現及質性研究的未來》
第Ⅴ部分 收集與分析經驗資料的方法
34 質性研究、科學與管理:證據、标準、政策和政治 / 哈裡·托蘭希 ·837·
35 反思質性研究闡釋的合理性 / 戴維·L.奧希德 約翰·M.約翰遜 ·854·
36 分析及再現:連續統的兩端 / 勞拉L. 埃林遜 ·875·
37 後質性研究:批判及展望 / 伊麗莎白·亞當斯·聖皮埃爾 ·899·
38 變革中的質性研究和技術 / 朱迪斯·戴維森 希爾瓦納·迪·格雷喬裡奧 ·925·
39 證據的政治性 / 諾曼K. 鄧津 ·951·
40 寫入立場:創作及評價的策略 / 羅納爾德 J.佩裡亞斯 ·975·
41 評估作為一種關系性責任實踐 / 提尼克·A. 亞伯麻 加伊·A. M. 韋德肖溫 ·992·
第Ⅵ部分 質性研究的未來
42 質性研究的未來:我們應該從我們曾經待過的地方出發 / 朱迪斯·普雷斯勒 ·1018·
43 質性研究教學 / 瑪格裡特·埃森哈特 A.蘇珊·朱羅 ·1039·
後記 走向一種“重建的民族志” / 伊馮娜S.林肯 諾曼·K.鄧津 ·1063
你可以識别以下二維碼購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