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教師招聘考試中,教育心理學一直以來都是令廣大考生頭疼的科目,而此科目中的知識點“強化”更是難點同時也是重點。今天讓我們一起梳理一下關于“強化”的分類,希望能對廣大考生有所幫助。
對于強化理論,斯金納通過“迷箱實驗”得出學習實質上是一種反應概率上的變化,而強化是增強反應概率的手段;而班杜拉在社會學習理論中也對強化做了很明确的分類。
一、正強化與負強化
1.正強化:給予一個愉快刺激,從而增強其行為出現的概率。
2.負強化:擺脫一個厭惡刺激,從而增強其行為出現的概率。
在強化時,可以使用這樣一個原則——普雷馬克原理,即用高頻的活動作為低頻活動的強化物,或者說用學生喜愛的活動去強化學生參與不喜愛的活動。實際上普雷馬克原理就是一種正強化的手段。如“你吃完這些青菜,就可以去玩”,如果一個兒童喜愛做航空模型而不喜歡閱讀,可以讓學生完成一定的閱讀之後去做模型,等等。
二、連續強化與部分強化
1.連續強化:給予每一個反應強化
2.部分強化
部分強化亦稱間歇強化。在對刺激發生反應時,不一定每次都給以強化(或補強)的強化法。即使在部分強化條件下,學習也能成立。但學習成立所需要的時間比連續強化多,一旦學習成立,消退所需要的試行次數也多,即消退阻抗大。間歇強化有四種不同的方式,其産生的效果也不一樣。
(1)定時強化,即行為者每經過固定時段後所産生的行為,可得到一次強化。如:期末考試。
(2)變時強化,即每一次強化物的分配不按固定時段,而是有時出現得快,有時出現得慢,快慢之間沒有規律可循。如:随堂測驗。
(3)定數強化,即個體的行為達到一定的次數方可獲得強化物的方式,這種強化可以使行為者在一定的标準之上保持相當高的行為發生率,提高了行為效果。如:計件工作。
(4)變數強化,即個體的行為達到一定的次數,或多于此數,或少于此數,均有可能獲得強化物的方式。如:買。
此外,定時強化由于有一個時間差,強化後随之有較低的反應率,但在時間間隔的末了反應率上升,出現一種扇貝效應。學生在其中考試時臨時抱佛腳就證明了這一點。
三、直接強化、替代性強化、自我強化
1.直接強化(外部強化):觀察者因表現出觀察行為而受到強化。
2.替代性強化(内部強化):觀察者因看到榜樣的行為被強化而受到強化。
3.自我強化(内部強化):人能觀察自己的行為,并根據自己的标準進行判斷,由此強化或處罰自己。
相信大家看完這部分的知識點梳理,對考題定能迎刃而解,那就讓我們看幾道題來小試牛刀一下吧!
1.有些學生認為如果少唠叨一點,或者學校少一點讨厭的考試,他們會更樂意學習,這屬于( )。
A.正強化 B.負強化 C.間歇強化 D.消退
1.【答案】B。解析:負強化指的是擺脫一個厭惡刺激,從而增強其行為出現的概率。題幹中“少一點讨厭的考試、少唠叨一點”正是學生想擺脫厭惡的刺激,從而提高學習的行為,故此題選擇B。
2.如果學生認真完成作業,就免除他們抄寫課文,這屬于( )。
A.正強化 B.自我強化 C.負強化 D.懲罰
2.【答案】C。解析:學生進步明顯,教師撤銷處分(抄寫課文),屬于通過讓學生擺脫厭惡刺激(抄寫課文),來增加其行為(認真完成作業)發生的概率,是負強化的表現。故此題選擇C。A項正強化是給予一個愉快刺激,從而增強其行為出現的概率;D項懲罰指的是當有機體做出某種反應以後,呈現一個厭惡刺激(如體罰、譴責等),以消除或抑制此類反應的過程;B項自我強化是班杜拉提出來的,指的是人能觀察自己的行為,并根據自己的标準進行判斷,由此強化或處罰自己.
3.孩子喜歡吃肉,媽媽要求孩子先吃菜再吃肉,媽媽的做法屬于( )。
A.消退 B.強化 C.懲罰 D.替代
3.【答案】B。解析:正強化是給予一個愉快的刺激,從而增加行為出現的頻率。為了增加孩子吃菜的行為,拿吃肉作為吃菜的強化物,此為普雷馬克原理,其實是一種正強化,因此本題選擇B。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