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民間,姐妹的丈夫互稱”連襟“,又稱”連袂“,這個俗稱與杜甫有關。
杜甫晚年居于川東,結識了當地一位姓李的老頭,論起來兩家還是遠房親戚。兩人很合得來,交往甚密。後來杜甫要出峽東,寫了首《送李十五丈别》的詩,其中幾句是:“孤陋數末親,等級敢比肩?人生意氣合,相與襟袂連。”“襟袂連”形容了彼此關系密切,隻不過尚未達到後者那種關系。
把“連襟”一詞用姐妹丈夫間稱謂的人,是南宋的洪邁。當時,洪邁有個堂兄在泉州做幕賓,不很得意,其妻的姐夫在江淮一帶做節度使,得知此事後,便寫了一封推薦書,薦洪邁的堂兄去京城供職。事成之後,洪邁的堂兄甚為感激,托洪邁替寫了一份謝啟,寄予妻子的姐夫,裡面有這樣幾句:“襟袂相連,夙愧末親之孤陋;雲泥懸望,分無通貴之哀憐。”這裡的“襟袂相連”,就是用來形容姐妹丈夫之間的親密關系了。後來,人們又将襟袂相連簡化為“連襟”,成為姐妹丈夫間專用的稱謂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