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題目《日月潭》(二年級)
2.内容
日月潭
日月潭是我國台灣省最大的一個湖。它在台灣省中部的山區。那裡群山環繞,樹木茂盛,周圍有許多名勝古迹。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綠。湖中央有個美麗的小島,叫光華島。小島把湖水分成兩半,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
清晨,湖面上飄着薄薄的霧。天邊的晨星和山上的點點燈光,隐隐約約地倒映在湖水中。
中午,太陽高照,整個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圍的建築,都清晰地展現在眼前。要是下起蒙蒙細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輕紗,周圍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話中的仙境。
日月潭風光秀麗,吸引了許許多多的中外遊客。
日月潭是我國台灣省最大的一個湖。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那裡群山環繞,樹木茂盛,周圍有許多名勝古迹。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綠。湖中央有個美麗的小島,叫光華島。小島把湖水分成兩半,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
清晨,湖面上飄着薄薄的霧。天邊的晨星和山上的點點燈光,隐隐約約地倒映在湖水中。
中午,太陽高照,整個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圍的建築,都清晰地展現在眼前。要是下起蒙蒙細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輕紗,周圍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話中的仙境。
日月潭風光秀麗,吸引了許許多多的中外遊客。
3.要求:
(1)試講時間約10分鐘。
(2)趣味識字,随文進行字詞講解。
(3)朗讀課文,品味文中的佳句,感受日月潭不同的的秀麗風光。
(4)結合闆書進行講解。
【二】
1.題目:《荷花》(三年級)
2.内容:
荷花
清早,我到公園去玩,一進門就聞到一陣清香。我趕緊往荷花池邊跑去。
荷花已經開了不少了。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都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這麼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覺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裡。一陣微風吹來,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風飄動。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風過了,我停止了舞蹈,靜靜地站在那兒。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腳下遊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
過了一會兒,我才記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3.要求:
(1)示範性朗讀,并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
(2)設置小組合作學習的活動。
(3)根據教學内容适當闆書。
【三】
1.題目:《玩出了名堂》(三年級)
2.内容:
玩出了名堂
玩耍常常被認為是浪費時間的行為,但在科學史上,有許多偉大的發現是在玩耍中産生的。
荷蘭的列文虎克喜歡玩鏡片。
列文虎克的工作是看守大門,并定時到鐘樓去敲鐘。這份工作相當清閑,他待着沒事,就一邊看門,一邊磨起了鏡片。他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做成放大鏡,用來看細微的東西,或者閱讀字很小的書籍。
有一次,列文虎克又在玩放大鏡。他突然想到:把兩片放大鏡放在一起,會怎麼樣呢?他一試,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他越玩越來勁,就把一片放大鏡固定,讓另一片放大鏡可以随意調節,這樣就做成了一架簡單的顯微鏡。他用顯微鏡觀察水,看見水裡有許多小生命擠來擠去;觀察牙齒,看見裡面有一種從來沒有見過的小東西。他發現,除了我們平時看到的世界,還有另一個平時看不到的世界。那是一個“小人國”。“小人國”裡的“居民”,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
列文虎克玩放大鏡,玩出了大名堂。他最早發現了微生物,發現了一個全新的世界。英國皇家學會知道了他的發現,聘請他為皇家學會會員。連英國女王和俄國沙皇也千裡迢迢前去拜訪他,欣賞他的“玩具”,并從“玩具”裡觀看新世界裡的“居民”。
3.要求:
(1)指導學生會認6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指導學生初讀課文,會書寫“名堂”“顯微鏡”“微生物”等幾個詞語。
(3)适當闆書。
【四】
1.題目:《小攝影師》(三年級)
2.内容:
小攝影師
1928年夏天,高爾基住在列甯格勒。他經常坐在窗子旁邊工作。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高爾基正在讀書,突然,一個小紙團從窗外飛到了桌子上。高爾其打開紙團,上面寫着:“親愛的高爾基同志,我是一名少先隊員。我想給您照張相,貼在我們的牆報上。請您讓他們放我進去。我照完相,立刻就走。”
高爾基從窗口向外望去,看見人行道邊上坐着個十歲左右的小男孩兒,手裡拿着一架照相機。
“是你扔的紙團嗎?”高爾基問。
“是的。”小男孩兒站起來,鞠了個躬,“請讓我進去吧!”
“來吧,我讓他們放你進來。”高爾基說。
過了一會兒,小男孩兒站在高爾基面前了。他仔細打量着高爾基,咧開嘴笑了,然後用手指了指沙發,說:“請您坐在這兒看報紙。”
高爾基拿了張報紙,按小男孩兒的吩咐坐下。小男孩兒擺弄了很久很久,說:“一切準備停當。”高爾基側過臉,對着他微笑。突然,小男孩兒往地上一坐,哭了起來。
“你怎麼了?”高爾基不知出了什麼事。
小男孩兒哭着說:“我把膠卷忘在家裡了。”
高爾基趕緊站起來,小男孩兒已經提着照相機跑出去了。高爾基走到窗口,大聲喊道:“孩子,回來!我給你膠卷,我這兒有很多膠卷。”
小男孩兒哭着,跳上一輛電車。電車馬上開走了。
晚上,秘書告訴高爾基:“外面來了一位攝影師。”
“是個小男孩兒嗎?”高爾基問。
“不是。是一家雜志社的記者。”
“請轉告他,我很忙。不過,來的如果是個小男孩兒就一定讓他進來。”
要求:
(1)說出高爾基接受拍照的幾個過程。
(2)結合對話和細節分析人物心理活動。
(3)适當闆書。
【五】
1.題目: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六年級)
2.内容: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伯父魯迅先生在世的時候,我年紀還小,根本不知道魯迅是誰,以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樣。伯父去世了,他的遺體躺在萬國殡儀館的禮堂裡,許多人都來追悼他,向他緻敬,有的甚至失聲痛哭。數不清的挽聯挂滿了牆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滿了整間屋子。送挽聯送花圈的有工人,有學生,各色各樣的人都有。那時候我有點驚異了,為什麼伯父得到這麼多人的愛戴?我呆呆地望着來來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遠見不到伯父的面了,聽不到他的聲音了,也得不到他的愛撫了,淚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來。
就在伯父去世那一年的正月裡,有一天,是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媽媽帶我到伯父家裡去。那時候每到周末,我們姐妹三個輪流跟着爸爸媽媽到伯父家去團聚。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談起《水浒傳》裡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麼會知道我讀了《水浒傳》,大概是爸爸告訴他的吧。老實說,我讀《水浒傳》不過囫囵吞棗地看一遍,隻注意緊張動人的情節;那些好漢的個性,那些複雜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時候還把這個人做的事情安在那個人身上。伯父問我的時候,我就張冠李戴地亂說一氣。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說:“哈哈!還是我的記性好。”聽了伯父這句話,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罵還難愛。從此,我讀什麼書都不再馬馬虎虎了。
那天臨走的時候,伯父送我兩本書,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約翰》。伯父已經去世多年了,這兩本書我還保存着。
有一次,在伯父家裡,大夥兒圍着一張桌子吃晚飯。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對他說:“大伯,您跟爸爸哪兒都像,就是有一點不像”。
“哪一點不像呢?”伯父轉過頭來,微笑着問我。他嚼着東西,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動一動的。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我望了他們半天才說。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說,“我小的時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樣,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麼—”
“可是到了後來,碰了幾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說,“您怎麼會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圍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
“哦!”我恍然大悟,“牆壁當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
有一天黃昏時候,呼呼的北風怒号着,天色十分陰暗。街上的人都匆匆忙忙趕着回家。爸爸媽媽拉着我手,到伯父家去。走到離伯父家門口不遠的地方,看見一個拉黃包車的坐在地上呻吟,車子扔在一邊。
我們走過去,看見他兩隻手捧着腳,腳上沒穿鞋,地上淌了一攤血。他聽見腳步聲,擡起頭來,飽經風霜的臉上現出難以忍受的痛苦。
“怎麼了?”爸爸問他。
“先生,”他那灰白的抽動着的嘴唇裡發出低微的聲音,“沒留心,踩在碎玻璃上,玻璃片插進腳底了。疼得厲害,回不了家啦!”
爸爸跑到伯父家裡,不一會兒,就跟伯父拿了藥和紗布出來。他們把那個拉車的扶上車子,一個蹲着,一個半跪着,爸爸拿鑷子夾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給他洗幹淨。他們又給他敷上藥,紮好繃帶。
拉車的感激地說:“我家離這兒不遠,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兩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麼謝你們!”
伯父又掏出一些錢來給他,叫他在家裡休養幾天,把剩下的藥和繃帶也給了他。
天黑了,路燈發出微弱的光。我站在伯父家門口看着他們,突然感到深深的寒意,摸摸自己的鼻尖,冷得像冰,腳和手也有些麻木了。我想,這麼冷的天,那個拉車的怎麼能光着腳拉着車在路上跑呢?
伯父和爸爸回來的時候,我就問他們。伯父的回答我現在記不清了,隻記得他的話很深奧,不容易懂。我擡起頭來,要求他給我詳細地解說。這時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見,而且現在也清清楚楚地記得,他的臉上不再有那種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變得那麼嚴肅。他沒有回答我,隻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頭上,半天沒動,最後深深地歎了一口氣。
伯父逝世以後,我見到他家的女擁阿三。阿三是個工人的妻子,她丈夫失了業,她愁得兩隻眼睛起了蒙,看東西不清楚,模模糊糊的像隔着霧。她跟我談起伯父生前的事情。她說:“周先生自己病得那麼厲害,還三更半夜地寫文章。有時候我聽着他一陣陣接連不斷地咳嗽,真替他難受。他對自己的病一點兒也不在乎,倒常常勸我多休息,不叫我幹重活兒。”
的确,伯父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為自己想得少,為别人想得多。
3.要求:
(1)用123點總結全文。
(2)理解周圍黑洞洞的,鼻子能不碰壁嗎?
(3)總結魯迅先生神态和性格特點。
(4)适當闆書。
【六】
1.題目:索溪峪的野 (六年級)
2.内容:
索溪峪的野
走進張家界的索溪峪,腦子裡隻剩下了一個字:野。
山是野的。索溪峪的山,是天然的美,是野性的美。這種美,是一種驚險的美:幾十丈高的斷壁懸崖拔地而起,半邊懸空的巨石在山風中搖搖晃晃,使人望而生畏。什麼“一線天”,什麼“百丈峽”,聽着名字就讓人膽顫。這種美,是一種磅礴的美:不是一峰獨秀,也不是三五峰呼應,而是千峰萬仞綿亘蜿蜒,“十裡畫廊”,“西海峰林”,令人浩氣長舒。這種美,是一種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或直插雲天,或橫攔綠水。旁逸斜出,崛起巍巍“斜山”;相對相依,宛如“熱戀情人”;婷婷玉立,則好似“窈窕淑女”。
水是野的。索溪像是一個從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會兒繞着山奔跑,一會兒撅着屁股,賭着氣又自個兒鬧去了。它尤其愛跟山路哥哥鬧着玩:一會兒手牽手,并肩而行;一會兒橫鏟一腳,将山路攔腰截斷。山路哥哥倒不覺得這有什麼了不起,它請樹木大叔幫忙,幾棵大樹往索溪身上一搭,反從它身上跨過去了。山路哥哥還找石頭弟弟幫忙,幾塊巨石一墊,山路便化成一條虛線,一跳一跳地從水中過去了。山路還有更巧妙的辦法,它在河床上墊一排大卵石,從水底下一個猛子紮過去。這樣的“路”,還可以過汽車——汽車吼叫着,車身搖晃着,卵石擠碰着,水花四濺,我們的心也怦怦直跳……平生沒走過這麼“野”的路!
山上的野物當然更是“野”性十足了。那些大大小小的猴子,在我們頭上的樹枝間跳來跳去,親熱的勁頭難以言狀。但當我們一行中的一位年輕女同志從樹下經過時,一隻小猴子竟惡作劇地撒起尿來,吓得這位女同胞驚叫一聲,慌忙逃走了。而那個調皮的小家夥,卻快活地叫着,跳到另一棵樹上去了。
在這樣的山水間行走,我們也漸漸變得“野”了起來。城裡戴眼鏡的姑娘,一邊攀緣,一邊大嚼着煮熟的玉米棒;年過花甲的老人,在石塊間蹦來跳去,溫習着兒時的功課。遇上突然橫在面前的山溪,一隊人手提皮鞋、絲襪,踩着亂石,從平膝的水中蹚過去……滿山的嘻嘻哈哈,滿溪的親親熱熱。人們,在這山水中返璞歸真了。
3.要求:
(1)結合課文和生活實際理解随心所欲,婷婷玉立,綿亘蜿蜒。
(2)感悟索溪峪野的美。
(3)适當闆書。
【七】
1.《窮人》第一、二自然段(六年級)
2.内容:
窮人
漁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爐旁補一張破帆。屋外寒風呼嘯,洶湧澎湃的海浪拍擊着海岸,濺氣一陣陣浪花。海上正起着風暴,外面又黑又冷,這間漁家的小屋裡卻溫暖而舒适。地掃得幹幹淨淨,爐子裡的火還沒有熄,食具在擱闆上閃閃發亮。挂着白色帳子的床上,五個孩子正在海風呼嘯聲中安靜地睡着。丈夫清早駕着小船出海,這時候還沒有回來。桑娜聽着波濤的轟鳴和狂風的怒吼,感到心驚肉跳。
古老的鐘發啞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終不見丈夫回來。桑娜沉思∶丈夫不顧惜身體,冒着寒冷和風暴出去打魚,她自己也從早到晚地幹活,還隻能勉強填飽肚子。孩子們沒有鞋穿,不論冬夏都光着腳跑來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隻有魚。不過,感謝上帝,孩子們都還健康。沒什麼可抱怨的。桑娜傾聽着風暴的聲音,“他現在在哪兒?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開開恩吧!”她一面自言自語,一面在胸前劃着十字。
要求:
(1)試講十分鐘。
(2)體會人物情感。
(3)體會環境描寫和心理描寫的作用。
(4)适當闆書。
最後!
小學語文的面試知識點難度對我們來說不大而且沒有幾篇文言文,基本上不會有常識性知識點錯誤,所以小學語文教資面試對我們來說主要是教資教态,小學三年級以下偏活潑還沒有接觸工具書(詞典,字典),四年級以後可以要求預習,查找生字詞,分角色朗讀做遊戲。
總之,小學語文教資面試沒有知識性難度,重點是我們的教資教态,一定要多練多看多講,一定要開口講不要滞留在想得層面上,因為當考試時由于緊張或者其他情況下,有可能和我們想得是不一樣的,所以平常一定要多練,是唯一我們能保留的東西隻有教資教态!
歡迎關注轉發評論,有不明白的的地方可以在評論區一起讨論或者私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