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絕密使命》的熱播,讓廣東梅州大埔縣的知名度一下子高漲了許多,也讓許多人第一次知道“埔”字還有另一個讀音“bù”。大埔為客家聚集地,圍屋是當地民居的主要形式。在大埔已有的六個“國保”單位中,圍屋就占到了四個。
1、父子進士牌坊(第七批國保)
父子進士牌坊
父子進士牌坊,位于梅州市大埔縣茶陽鎮,始建于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為父子進士饒相、饒輿齡而立。饒相為嘉靖十四年(1535年)進士,官至江西按察副使;饒輿齡為萬曆十七年(1589年)進士,官至中書舍人。牌坊為石構,四柱三門五樓。
交通:從大埔縣城到茶陽鎮有長途大巴;免票;建議遊覽30分鐘。
2、花萼樓(第八批國保)
花萼樓
花萼樓,因圓形樓體形似花萼而得名,位于梅州市大埔縣大東鎮聯豐村,始建于明三十六年(1608年),因采用内環單層、二環兩層、三環三層的階梯式設計,占地面積與建築面積幾乎相等,房間達到210個,土地得到充分利用。
交通:建議自駕或包車前往;門票:10元;建議遊覽1小時。
3、泰安樓(第八批國保)
泰安樓
泰安樓,又稱泰安圍,位于梅州市大埔縣湖寮鎮龍崗村,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4年),總體呈“囬”字形,四邊為三層樓房,内中是兩排平房夾着一個四合院;占地66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超過5000平方米,計有房間200多個。
交通:地處大埔縣城中心,可徒步、騎共享單車前往;門票;40元;建議遊覽1.5小時。
4、肇慶堂(第八批國保)
肇慶堂
肇慶堂,位于梅州市大埔縣百侯鎮侯南村,始建于1917年,占地約3200平方米,建築面積近2000平方米,為四合形圍屋,中路為中堂、下堂和禾坪,左右各有一排橫屋,計有房間18個。整座圍屋既保留了傳統特點,又融入了西式建築的一些元素。
交通:建議自駕或包車前往;免票;建議遊覽1小時。
5、光祿第(張弼士故居)(第八批國保)
光祿第(張弼士故居)
光祿第,即張弼士故居,位于梅州市大埔縣西河鎮車龍村,始建于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占地面積43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近4700平方米,房間超過100個,總體布局與泰安樓相似。張弼士為中國近代著名實業家、華僑領袖、張裕葡萄酒創始人。
交通:建議自駕或包車前往;門票:20元;建議遊覽1.5小時。
6、三河中山紀念堂(第八批國保)
三河中山紀念堂
三河中山紀念堂,位于梅州市大埔縣三河鎮彙城村,始建于1928年,由老同盟會會員徐統雄等人籌資建造,是國内最早的中山紀念堂。堂前牌坊上的“中山公園”題額和紀念堂檐下的“中山紀念塔”五字均為國民黨元老胡漢民題寫。
交通:大埔到三河鎮有長途大巴;免票;建議遊覽1小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