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歐陽修輕舟短棹賞析?導語:大家好歡迎來聽胡謅聊文化1071年,年過花甲的歐陽修回到颍州,在暮春時節到颍州西湖遊玩,有感而發,寫了他晚年一大力作——《采桑子十首》其中的第四首,描寫暮春西湖風光,一改落花、飛絮在宋詞中的傷感意境,雖是寫暮春景象,卻凸顯了歐陽修晚年曠達的胸襟和恬淡的心境,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采桑子歐陽修輕舟短棹賞析?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導語:大家好!歡迎來聽胡謅聊文化。1071年,年過花甲的歐陽修回到颍州,在暮春時節到颍州西湖遊玩,有感而發,寫了他晚年一大力作——《采桑子十首》。其中的第四首,描寫暮春西湖風光,一改落花、飛絮在宋詞中的傷感意境,雖是寫暮春景象,卻凸顯了歐陽修晚年曠達的胸襟和恬淡的心境。
采桑子·群芳過後西湖好
上片賞析《采桑子其四》
群芳過後西湖好,狼籍殘紅。飛絮濛濛,垂柳闌幹盡日風。
笙歌散盡遊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栊,雙燕歸來細雨中。
上片第一句“群芳過後西湖好”,一個“好”字總領全文,也奠定了全詞閑适、曠達的基調。暮春時節,群芳凋零,百花枯謝,這種景象本是讓人傷感的,歐陽修卻說西湖風光大好,“好”在哪裡呢?殘紅星星點點的輕盈飄落,柳絮紛飛一片迷蒙,那垂柳的枝條在風中搖曳多姿,都是“好”的一部分。
殘紅
殘春景象在詩詞中,多被賦予傷感之情,但是歐陽修卻将說這殘紅飛絮皆為“好”景,為何?因為他眼中的景色其實映襯的是他心中的景色,心态超脫時,看到這滿地殘紅,仍覺美豔至極,心情低落時,總然百花争放,也會覺得好景不長。
紅樓夢中林黛玉葬花一回中,面對滿地飄零的殘花,不禁吟出“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之句,同樣是群芳凋謝,林妹妹心中悲戚,詩中情意也是凄涼至極,就是這個道理。
黛玉葬花
下片賞析下片前兩句,才寫到春空之感,但仍無悲意。笙歌都結束了,遊人們也慢慢離去,這才頓覺一片空寂。“始覺”是一種頓悟,也就是說在這之前,并無春空之感,所以上片的殘紅也好,飛絮也罷,都是“好”的。
最後兩句,從室外景轉到室内景,但室内景寫的仍然是室外景,“垂下簾栊”之時,代表着已經身處室内,放下簾子,本應看不到外邊的景象了,但是結句卻描寫了微微細雨中,雙燕歸來的景色。
雙燕歸來細雨中
在很多賞析中,都認為此處是倒裝,但我不這樣認為,最後兩句在時間線上應該是同時發生,所以才有此句,就像上片最後兩句“飛絮濛濛”和“垂柳闌幹盡日風”是同時發生的一樣,詞人應該是在落下簾子的同時,正好看到了在細雨中歸來的燕子。
這首《采桑子》全詞均為寫景,而且是暮春之景,但是卻毫無悲戚之情,給人輕快恬淡、靜谧自然的感覺,在意境上别具一格,體現了對大自然和現實人生的無限熱愛和眷戀。
歐陽修
結語:孔子說“六十而耳順”,但是真正能看開放下的又有幾人呢?歐陽修這首詞,雖是詠景,卻處處透露出他恬淡的心境,正是“眼前景是心中景,詞中情是閑适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