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農民日報】
9月23日,2022年度“全國十佳農民”在中國農民豐收節四川成都主會場揭曉。祖茂堂、肖建波、蓋永峰、丁旦、魏德東、趙常洪、石濡菲、許方瑜、楊曉淩、馬志祥等10位優秀農民獲得2022年度“全國十佳農民”項目資助。讓我們來一睹他們的風采吧!
祖茂堂:
育種矢志不渝 惠農澤被四方
9月12日早上5點,河北省高碑店市北城街道辦事處南辛莊村農民、高碑店市農民技術協會會長祖茂堂就忙着趕往河北省辛集市馬蘭農場,運送用于小麥試驗的159公斤種子。祖茂堂告訴記者:“送的是我選育的小麥新品種,是要參加河北省今年小麥區域性試驗、生産性試驗的種子。”一大早就心急火燎地上路,是因為家裡正在采收春玉米試驗田,不能出差池,祖茂堂惦記着早去早回。
這樣滿滿當當的日程,其實僅僅隻是祖茂堂多年來習以為常的一天。這位從事育種、農技推廣工作40年的農民專家,是高碑店市小麥首席專家、專家組組長,榮獲過全國農業技術推廣先進工作者、全國糧食生産先進個人标兵、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突出貢獻農民等多項殊榮。
生于1952年的祖茂堂,個頭不高,卻元氣滿滿、中氣十足,笑起來一臉爽朗。聊起他心愛的種子,眼裡更是光芒閃動。
一粒種子半生夢。1973年,祖茂堂被推薦到華北農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前身)農學系學習,眼界頓開。祖茂堂的“種子夢”啟航于1982年。這一年,他主動與中國農業科學院小麥育種專家對接,在自家責任田裡建立實驗基地,合作從事小麥品種的提純複壯,并受當時的高碑店縣農業局委派前往那時條件艱苦的海南三亞繁育玉米自交系。
自此,祖茂堂踏上與專家的合作育種之路。2005年,祖茂堂成立高碑店科茂種業有限公司。2006年,在當地政府幫助下成立北城農民技術協會,開展農作物新品種、新技術推廣。一步一痕,祖茂堂走得步履铿锵。
如今,高碑店科茂種業有限公司早已與中國農業科學院和河北農業大學建立長期合作關系,自有育種基地13000畝,祖茂堂自己選育、研發通過審定的冬小麥品種有科茂53、科茂60、科茂63、中麥122,玉米品種有D722、科茂3918、科茂817。
深耕合作育種一線與良種推廣一線40年,令祖茂堂引以為傲之處十根手指頭不能盡數。
他緻力推廣小麥優良品種,累計推廣逾8000萬畝。為高碑店市及周邊縣市北部冬麥區先後引進中麥9号、北農9549、輪選987等10餘個小麥品種,并推廣到青海、甘肅、河南、山西等同一生态區,累計推廣面積逾1000萬畝。良種基地逐步增至10萬畝,小麥良種繁育産量達到1億斤。基地農民不增投入,每年直接增收2000萬元。
正是在高碑店實驗基地,祖茂堂作為助手,協助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郭三堆,先後培育出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産權的轉基因單價、雙價抗蟲棉國審品種銀棉2号、銀棉8号。同時,祖茂堂作為第一育成人的省審品種銀棉1号,成為适宜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及新疆地區推廣的新型棉種,累計推廣逾600萬畝。祖茂堂更是因此走出國門,到巴基斯坦指導抗蟲棉繁育推廣,到菲律賓、比利時、法國等展開國際學術交流……
育種工作枯燥又艱辛,祖茂堂卻癡心不改、矢志不渝。他說:“喜歡就不會覺得苦。能夠一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很知足,很幸福。”老骥伏枥,志在千裡。祖茂堂期待用自己選育、研發的更多新種子,讓農民得到更多實惠。
肖建波:
黑土地上追逐“禾下乘涼夢”
9月16日清晨,走進吉林省吉林市永吉縣一拉溪鎮新興村,一台台收割機迎着熹微晨光從村道緩緩開進稻田。田間,一塊大米形狀的石碑伫立中央,镌刻着“九月豐農場”幾個大字。這4000餘畝稻田,是永吉縣九月豐家庭農場負責人、新興村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肖建波用30年繪就的“金色版塊”。
今年50歲的肖建波是土生土長的新興村人。“打小起,凡是和種水稻有關的我都感興趣。當時好些人不理解,叫我‘肖魔怔’。”肖建波告訴記者。1992年高中畢業後,肖建波選擇留在村中,潛心鑽研水稻種植。在田間地頭,他挨個拜訪種糧大戶和農技專家讨教經驗;農閑時,就自己讀書“補課”。一天天的勤懇鑽研,讓肖建波種植的水稻産量逐漸有了起色。然而,看着鄉親們的稻田,肖建波卻仍然犯愁:村民們種植的水稻大多是品種單一、附加值低的“大路貨”,産量上不去,上哪兒去引進新品種優質水稻呢?一籌莫展之際,一次難忘的會面讓肖建波找到了答案——2011年9月,肖建波在湖南見到了袁隆平院士。
向袁隆平院士道出自己開發水稻品種的想法後,袁老當即決定把多個水稻新品種交給肖建波試種。“袁老說不下田不可能出科研成果,他很願意和我們這些一線農民聊聊。”回憶起當時的場景,肖建波仍興奮不已。“袁老囑咐我,希望能在我們吉林的黑土地上把水稻新品種給種出來、推廣好。”此後,肖建波受袁隆平院士團隊委托,在自家的試驗田中進行了多個水稻品種的試驗示範,其中,“隆優619”等優質粳稻品種得以在一拉溪鎮成功推廣種植,每畝地可為農民增收200元。
新型優質水稻品種在新興村紮下了根,肖建波種水稻的底氣也越來越足。2012年前後,他把目光轉向了農業機械化。“到了秋收季,光靠純人力根本忙不過來,要想提高生産效率,機械化是必然的發展方向。”肖建波說。然而,村民們的地塊大多小且分散,如何提升機械作業率?偶然間,一次電視上關于國外家庭農場的新聞讓肖建波受到啟發。經過試驗機械化耕種、摸索家庭農場模式可行性後,2013年,肖建波流轉村民土地800餘畝,注冊成立九月豐家庭農場。如今,農場流轉土地面積達4000餘畝,村民通過流轉土地每年可增收約2.5萬元。農場有各類農業機械60餘台,可為周邊2000餘畝土地提供農機作業服務。肖建波用家庭農場“攏”起了村民的地,也帶動了更多村民增收緻富。“現在秋收,農場用工量大,我請了300多個村民來幫忙。”肖建波指着遠處稻田間作業的收割機告訴記者,“除了流轉土地的收入,到農場打季節工,每個人每年還能再拿到1.5萬元。”
農場面積廣了,農民富起來了,水稻種植技術、模式也要因勢而變。2016年,在袁隆平院士團隊的幫助下,國家粳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吉林試驗站在農場正式挂牌成立,如今,農場依托試驗站大力推廣新品種,開展水稻種植技術、人才培訓等,成功推出三系稻花香等多種高鈣、多胚、少糖的水稻新品種。“今年,我們引進試種巨型稻,未來準備進一步開發探索稻魚、稻蟹種養模式,在黑土地上實現袁老的‘禾下乘涼夢’。”肖建波告訴記者。
蓋永峰:
萬畝田園種出更多“金豆豆”
仲秋時節,黑龍江省黑河市愛輝區嘉興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流轉的萬畝黑土地上,大豆和玉米長勢良好,籽粒飽滿。雖已過了田間管理的高峰期,該合作社理事長蓋永峰卻仍然忙得像個“陀螺”,檢查農機、籌備秋糧收購資金、田間觀摩、訂購農資……合作社在他的帶領下,有條不紊地運行着。
“今年我們合作社托管面積達到3.5萬畝,其中大豆2.5萬畝,玉米1萬畝。”蓋永峰告訴記者,近年來,随着合作社托管土地面積的增加,蓋永峰感到身上的責任越來越大,“合作社發展到現在這個規模,已經不是單純的種植糧食、規模經營了,必須創新經營思路、吃透市場變化、适時調整種植結構、延長産業鍊條,才能進一步提升合作社效益。”
蓋永峰1977年出生于愛輝區四嘉子滿族鄉大烏斯力村,由于父親是生産隊的農機手,蓋永峰從小就接觸農業生産。1996年,受機械化水平不高、土地較為分散、農業效益較低等因素影響,家鄉許多村民失去了種糧信心,開始外出打工。在這樣的環境下,蓋永峰中專畢業後卻毅然選擇了種糧的道路。
2010年,33歲的蓋永峰敏銳地捕捉到種植糧食和發展現代農業的新機遇即将到來,敢想敢幹的他先後到上海、哈爾濱等地,學習現代農業發展模式,研究怎樣去改變低效的生産方式。與此同時,蓋永峰帶着身邊的親戚朋友分析市場行情、進行效益對比,最終說服4家農戶一起籌集200萬元,成立嘉興合作社,當年入社耕地2000畝,實現純收入55萬元。由于合作社的效益遠遠高于普通農戶種植,村民們紛紛主動要求帶地入社。
在合作社不斷壯大的同時,蓋永峰帶領合作社确立“統一購買農資、統一整地、統一播種、統一進行化學除草、統一中耕管理、統一收獲、統一銷售、統一分紅”的管理方式,樹立了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合作理念,遇重大事項均召開社員大會集體讨論決定;主動與高校、科研院所對接,通過多種渠道與種子企業合作,每年提供2000畝耕地用于新品種示範,篩選适合本區域種植的新品種并進行推廣;開展稭稈全量還田,實施耕地輪作,通過土壤成分、施肥、産量等因素對比,分析稭稈還田的優勢和不足,探索黑土地保護的可行性措施。
經過12年的發展,嘉興合作社已經從一個小型傳統種植合作社,發展成為規模經營面積3萬多畝的國家級示範社,合作社社員達到115戶、固定資産2300萬元,擁有50餘台(套)各種農業機械,配套了庫棚、晾曬場、烘幹塔、儲存庫等設施。
近幾年,嘉興合作社響應國家号召,從一開始的隻種玉米,到現在以種植大豆為主。現在,合作社2.5萬畝大豆全部采用大豆大壟密植栽培技術,每公頃大豆平均産量高出普通農戶450斤左右,27項指标全部達到綠色種植标準,受到珠三角、長三角等豆制品加工企業的青睐。
“今後要借助黑河大豆品牌效應,在我們的黑土地上種出更多更優質更綠色的大豆!我們也要把這片黑土地保護好,實現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為大豆增産增收作貢獻,帶領家鄉的父老鄉親共同走上富裕道路!”蓋永峰說。
丁旦:
“海歸”種糧思路新
他是“90後”,還是“海歸”。和許多有留學經曆的小夥伴不同的是,他選擇回到家鄉種地。他就是丁旦,江西省高安市石腦鎮的一名“新農人”、高安市荷悅優質稻專業合作社負責人。
研究生畢業于英國利物浦大學的丁旦,在校學習并不是農業,畢業後還當了兩年“滬漂”,為什麼會選擇農業這條路?“父母就是務農的,在大部分人印象裡農業不僅辛苦,還不怎麼賺錢,我想改變這種局面。”丁旦的目标很簡單也很直接。
回鄉後,丁旦又當起了“學生”,隻不過這次他的老師是再普通不過的農民,“課本”就是田裡的水稻。丁旦人高馬大,但曬得黝黑的皮膚和時常哈腰的姿勢,讓他跟村民交流起來很随和,這是丁旦摸索出的經驗:“跟農民打交道,有時就要‘臉皮厚’,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态度好一點,問題就會很容易解決。”
漸漸地,村民認可了這個“高配版”的新夥計。丁旦也明确了方向,“我要把精細化管理、标準化經營等理念帶入農業生産。”
丁旦的思路來源于他遇到的兩個問題。“頭兩年種糧時,流轉了2000多畝地,合作社直接種,累死累活也管不過來。”丁旦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既擴大規模,又保證規模适度。
為此,“田管家”模式應運而生。丁旦按照流轉土地所屬的村,把合作社的基地劃分成13個區域,每個區域聘請一名農民擔任“田管家”,負責水稻從種到收全程的各項事宜。他還定下标準,種糧收益的60%歸“田管家”,合作社隻留40%。“這樣一來,‘田管家’的積極性更高了,他們能夠把責任田當成‘自己的地’來種,相互之間也可以形成良性競争。”丁旦說。
“田管家”也并非單打獨鬥,丁旦還為他們配備了兩名“總管家”。“總管家”負責協調、管理,“田管家”專心種田,流程明确,各司其職。此外,合作社還成立了一支由20多人和30多台(套)各種農機組成的農事社會化服務隊,周邊農戶都可以享受到便利。今年,合作社的土地流轉規模已達9400畝,丁旦管理起來也是遊刃有餘。
丁旦面臨的另一個問題則更顯隐蔽。“有個一直賺錢的基地虧本了,一開始我還不相信,後來一查賬發現肥料成本是正常的兩倍。”丁旦告訴記者,當地農民往往喜歡用“一口價”粗略算個總賬,但每個環節到底用了多少,還有沒有降本增效的餘地,如果不精打細算,很難找到增收的突破口。
于是,丁旦開始帶着他的這些“農民老師”算賬。“有時候可能算出來的結果是一樣的,但是過程都擺了出來,清晰明了,也能讓人信服。”丁旦說,他希望農民也能有都市白領一樣的工作體驗,讓農業合作社的運行機制更加科學高效。
丁旦種糧的這幾年,遇到過不少困難,有家人、村民一開始的不理解,也有洪澇、幹旱等天災,但他依然堅定要一輩子做農業。未來,他想把重點放在标準化上。“農機參數怎麼調、倒伏水稻怎麼收,農民摸索出來不少好經驗。如果能把個人技術上升為标準生産流程,就能更好地幫助農民賺取産品溢價,提高種糧的整體收益。”丁旦說。
魏德東:
讓種地更賺錢 讓農民更體面
腼腆的笑容、厚重的聲線、略顯黝黑的皮膚,這是魏德東給記者的第一印象。魏德東是山東省德州市臨邑縣德平鎮大劉新村的村民,也是臨邑縣富民小麥種植專業合作社黨支部書記、理事長。自2008年開始流轉土地、創辦合作社以來,魏德東不僅獲得過“全國種糧售糧大戶”“全國糧食生産大戶”“全國勞動模範”“山東糧王”等多項榮譽,還在2018年當選為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然而就是這樣一位“糧王”,卻曾說過“以後就是要飯也不種地了”。
魏德東1968年出生在農村,從小跟着父母過着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雖然辛苦,但魏德東一直任勞任怨。直到有一年,魏德東收完麥子後,碰上了連陰天。眼看着忙碌了一年種出的麥子在屋裡發黴,魏德東卻束手無策,于是他發誓再也不種地。
2001年,魏德東在鎮上開了一家農資經銷店。開店期間,他經常與農資打交道,和農民交流,積累了許多農業知識和實操經驗。随着時間的推移,魏德東發現外出務工或經商的青壯年越來越多。眼瞅着村裡的農田減産的減産、撂荒的撂荒,他覺得很心疼。2008年,通過長時間的學習觀察,魏德東悟出一個道理:土地流轉是未來方向,農資經營将越來越難。于是,魏德東萌生了承包土地的想法。他做通了家人的工作,在當地鎮政府的支持下,成功流轉了300畝土地進行規模化種植,當年就取得了不錯的收益。
10餘年來,在魏德東的帶領下,富民合作社采取一系列措施,實現高質量發展。邀請省、市農業專家現場指導,采用一系列新技術,最大程度地降低投入成本,提高種植效益;加強與科研院校的合作,成立科技示範基地、教學科研就業實踐基地、博士工作站等;積極與涉農企業合作,從事訂單種植,小麥、玉米每斤的回收價均高于市場價0.15元;成立德州富益民農業服務有限公司,為廣大農戶提供耕、種、防、收全程服務,通過利用農資經營優勢、農機規模化作業,每畝地節本增效300元以上。
目前,富民合作社流轉土地2000多畝,托管土地2萬餘畝,擁有大型農機設備30台套,小型設備80多台,還有種子公司、測土配肥站、日烘幹能力400噸的糧食烘幹設備。目前,他的配肥站已輻射周邊20多個種糧大戶,服務面積達3萬餘畝。附近一位種糧大戶李俊告訴記者:“以前種莊稼就是埋頭苦幹沒有經驗,自從認識魏總以後,他把一些種植模式、經驗分享給我們,我們少走了很多彎路。”
“今後我将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和輻射帶動作用,搭建更大的平台,組建專家團隊,在産前提供技術培訓、測土配肥、種植方案制定等服務;産中整合當地農機資源,提供耕、種、防、收等服務;産後加強與中化集團、農發集團山東糧業的合作,聚集資源,共建糧食生産全産業鍊綜合服務中心,提供糧食烘幹、倉儲、訂單銷售等服務。”魏德東說,“以德州市‘噸半糧’創建為契機,把全程托管、訂單種植打造成可複制、可推廣的服務模式,逐步實現按流程種地、按标準種地、拿清單種地,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逐漸解決未來‘誰來種地’和‘怎樣種好地’的問題,讓種地真正變成一份非常體面的職業。”
趙常洪:
蝦稻共作闖出新天地
“回”字形、40畝見方的蝦池中央,近1米高的水稻茁壯成長,4米寬的蝦溝裡不時湧上氣泡,暴露出小龍蝦的行蹤……9月中旬,在湖北省潛江市熊口鎮趙腦村,記者見到了這樣一幅妙趣橫生的景象。從田間登上瞭望台,260個這樣的蝦池形成1.2萬畝蝦稻共作基地,一眼望不到邊。
“以前我們隻種水稻的時候,每畝有1500元的收入,現在我們通過蝦稻共作,每畝綜合收入能達到6000元左右,翻了4倍。”趙腦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趙常洪在一旁介紹道。今年61歲的他每每回想起村裡這些年翻天覆地變化時,總是感歎“想不到”。
趙腦村位于熊口鎮最南端,交通不便,地勢低窪,10年前有“蟲窪子”“水袋子”之稱。趙常洪上任伊始,村民普遍耕種傳統作物,收入不高,以緻農戶私下低價轉讓耕地較為普遍,甚至抛荒撂荒也不同程度存在。
面對這種情況,趙常洪經常開着車到周邊縣市“偷師學藝”。經過反複對比測算,和村“兩委”班子、種養能手反複溝通協商,趙常洪最終将蝦稻共作這一模式作為村裡未來的發展方向。但是蝦稻共作前期投入比較大,群衆難以負擔,這又成了他需要面對的新問題。
2013年,在得知熊口鎮龍頭企業華山公司有意向建設穩定、标準化、規模化小龍蝦生産基地後,趙常洪立刻上門與華山公司協商溝通,雙方一拍即合。經過反複協商,在兼顧企業标準和保障農民土地收益的前提下,雙方設計了以“反租倒包”和“三權分離”為核心的“華山模式”,即将全村1.2萬畝土地整體流轉并将其規劃整治成260個蝦稻共作養殖單元,然後再把40畝左右的養殖單元等價倒包給趙腦村種養能手,稻田種養和土地流轉收入全部歸農民所有。
通過村“兩委”不斷地上門做工作,群衆對這一模式也逐漸有了信心。經過規模化、标準化整治後,趙腦村淨增耕地面積2605畝,昔日散亂的村莊變身萬畝基地,呈現出了“田成方、樹成行、路相通、渠相連、旱能灌、澇能排”的現代田園風光。
随着趙腦村蝦稻産業不斷發展壯大,前來學習取經的外省市人員也逐步多了起來,對此趙常洪迅速組織本村養殖能手、種養大戶10多人到湖北襄陽、四川成都等地開展養殖技術指導,當起了“土專家”。此外,他還帶領20餘名骨幹到湖北天門市等地“拓展市場”,運用自己手裡的技術和資金流轉了5000餘畝田地發展蝦稻産業。為讓農戶更加安心地養蝦,在趙常洪帶領下,村裡建立了“服農”“綠途”兩個合作社,為所有入社的養殖戶提供全程機械化耕種服務和農資供給、技術培訓,大大降低了農民的種養風險,保證了基地的标準化生産和農産品質量安全。
“蝦稻共作不僅大幅提升種糧收益和糧食産品品質,還保證了生态安全、食品安全,釋放出良好的生态效益。”潛江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傳銀告訴記者,“近年來,趙腦村在趙常洪的帶領下,通過土地流轉,建成了全市首個萬畝蝦稻共作示範基地,并不斷探索優化蝦稻共作模式,為潛江市龍蝦産業的發展起到了示範帶頭作用。”
石濡菲:
出山傳茶香 上山富茶農
秋分将至,記者來到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六堡鎮塘平村的黑石山茶廠,還未進門,便聞到陣陣茶香。“六堡茶不僅是我童年的記憶,更是我們六堡鎮最響亮的名片。”在茶廠的炒茶車間内,六堡茶制作技藝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六堡鎮黑石山茶廠黨支部書記石濡菲告訴記者。六堡茶發源于六堡鎮,産制曆史可追溯到1500年前。曆經幾度興衰,如今古茶飄新香,離不開一代代制茶人在指尖上的傳承與創新。
“我是個不折不扣的‘茶三代’。”炒茶鍋前,石濡菲一邊赤手在高溫炒鍋中翻攪茶葉,一邊笑着說。“80後”的石濡菲是家中第三代制茶人,如今投身六堡茶産業已有15年。2007年,經營茶廠的父親意外病逝,高中畢業的石濡菲決定回家幫助母親經營茶廠。為了學習種茶、制茶技藝,石濡菲走遍六堡鎮的各座茶山與村寨,了解土質特點,向茶農們請教制茶工藝。雖然制茶技術一天天熟練起來,但對于六堡茶的發展前景,石濡菲心裡卻少了幾分底氣:“當時去外地提起六堡茶,幾乎沒人聽說過,村裡的茶園好多都撂荒了,心裡特别不是滋味。”石濡菲回憶道,“六堡茶是我們祖祖輩輩傳下來的,不能丢了老味道,要把好東西傳出去。”2009年,石濡菲下定決心,要帶着六堡茶走出深山,重振名聲,打開銷路。
“那段時間我除了做茶,就是天南地北開車跑展會,為了讓更多人知道我們的六堡茶,車座位上、後備箱裡,滿滿當當放的都是茶葉。”石濡菲說。漸漸地,一次次出山傳茶香的長途跋涉,引來了各地茶友們對六堡茶的關注與喜愛,石濡菲的茶葉采購訂單也慢慢從幾千元發展到幾萬元、幾十萬元。如今,在石濡菲的帶領下,黑石山茶廠從昔日瀕臨倒閉的小茶廠發展為産值4000多萬元的現代農業企業,茶廠旗下的茶園種植規模也從100畝擴大到1.4萬多畝。
古茶新香,如今廣播山外。2015年,石濡菲獲得“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産六堡茶制作技藝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稱号,成為了最年輕的自治區級六堡茶非遺傳承人。“當時我和媽媽都很高興,作為非遺傳承人,我不僅要把六堡茶分享出去,還要把老手藝傳承下來。”同年,石濡菲在塘平村成立勞模創新工作室,與母親一起傳授種茶、制茶技藝,累計培訓茶農6000餘人次。“在培訓課上,我們把手工六堡茶的行業評定标準推廣、教授給大家,村民們原本賣80元一公斤的茶葉,現在可以賣到200元一公斤。”近年來,許多鄰近村鎮的茶農、職業學校的師生也慕名來到工作室學習制茶技藝,探讨茶葉品種、種植模式創新等。如今,越來越多村民拾起了六堡茶的老手藝,一片片撂荒的茶園也重新泛起新綠。通過“公司+農戶”模式,石濡菲以黑石山茶廠為平台,帶動塘平村180多名村民發展六堡茶園4000餘畝,2021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47.27萬元。
大山深處,六堡茶的故事仍在續寫。下一步,石濡菲打算在塘平村興辦茶文旅、茶康養基地,同步帶動本地茶農在基地就業增收。“越來越多外地朋友都是循着六堡茶的根來到塘平村,不能讓大家隻喝杯茶就走,要把我們六堡茶的故事、文化傳播出去,讓六堡茶農的日子越過越舒心。”石濡菲告訴記者。
許方瑜:
用心巧種果菜 用情樂助鄉鄰
站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縣文羅鎮新華村父母宅院門前,身材高挑的許方瑜憶起幼時幫家裡幹農活的經曆,依然語帶農家女的驕傲。
2004年,這位黎族姑娘從海南大學經濟管理專業畢業後,留在海口市就業發展。2008年,打小就熟悉農活的許方瑜敏銳意識到農資代理商機正好,毅然辭職創業。次年,創業成功的許方瑜回到家鄉,注冊成立陵水興羅果蔬産銷農民專業合作社,決定帶動文羅鎮鄉親一起發展現代農業。
朱海花是最早一批加入陵水興羅果蔬産銷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社員之一。2009年她把全家人的土地流轉給合作社,用于标準化種植荔枝、龍眼、芒果等,一年後第一次分紅收入2000餘元。合作社每年分紅,到2021年分紅收入增至3萬餘元。朱海花告訴記者:“入社沒幾年,蓋起了新房。”不光是朱海花,加入合作社的社員,如今已發展到610戶,這些年大多蓋了新房。目前,合作社帶動水果、蔬菜種植基地面積發展到2000多畝,帶動并服務農民3000多人,為周邊村民提供固定就業崗位40多個、季節性就業崗位180多個。
合作社成立伊始,許方瑜就注重因地制宜引種試驗、示範,用足心思巧種植,緻力發展高效農業。根據試驗示範效果,靈活調整引種品種、規模,确保找到适合農戶種植又兼具比較優勢的水果、蔬菜品種。
2016年,許方瑜創建陵水文羅鎮荔枝标準化種植示範基地,聯合農戶擴大标準化荔枝種植面積,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帶動農村婦女參與現代農業生産,義務開設果蔬種植培訓,荔枝園種植效益增加5%以上,生産的荔枝被認定為無公害綠色農産品。
同年,許方瑜注冊成立海南妍霖生态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産、供、銷一條龍服務,兼顧勞務合作、技術合作、市場合作等,服務周邊果農的2000多畝果園。2018年,該公司帶動文羅鎮6個村共計279戶農戶加入荔枝、龍眼種植産業,文羅鎮政府向農戶按每畝5600元的标準發放産業幫扶資金投入公司。每年按10%收益分紅,連續3年保底分紅,3年後公司将産業幫扶資金全額返還農戶,3年累計發放分紅60萬餘元,并提供百餘個就業崗位。
新華村村民唐連貴是陵水興羅果蔬産銷農民專業合作社社員,2021年分紅将近3萬元。兒子唐惠庭在海南妍霖生态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農技推廣工作,父子兩代人成為許方瑜帶動鄉鄰的受益者。走進唐連貴家,記者看到牆上貼滿唐惠庭女兒唐可盈的獎狀,這個家庭如今充滿希望。
陵水每年5月到8月,高溫多雨,露天葉菜長不好。為保障居民吃上本地新鮮葉菜,2020年,海南妍霖生态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籌建隆廣鎮五一“菜籃子”基地項目,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等,發展大棚蔬菜種植,訂單收購蔬菜面積約百畝,種植無公害蔬菜和綠色蔬菜30多種,項目受益農戶每年每畝分紅900元。
用心巧種果菜,用情樂助鄉鄰,許方瑜返鄉創業十餘年,赢得榮譽無數。不僅帶出海南省農業産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海南省熱帶作物标準化生産示範園、海南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和全國巾帼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基地、農民教育培訓省級實訓基地、農民專業合作社省級示範社,她個人也先後獲評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優秀帶頭人、全國三八紅旗手等稱号,并當選海南省第七屆政協委員等。
楊曉淩:
用新技術理念發展家鄉農業
9月12日,四川省廣安市惠民農機農藝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楊曉淩在菜地裡巡視着長勢正旺的辣椒,“讓辣椒長得直且光滑,需要施加鈣肥。你看這辣椒,真漂亮!”楊曉淩滿意地說。
楊曉淩是廣安市人,曾多次赴日本農協學習工作,是一位知識型農民。2009年,楊曉淩帶着學到的先進農業技術和生産理念回鄉創辦惠民合作社。經過十餘年的發展,他帶着20餘人的核心團隊,将惠民合作社一步步做強。現在,合作社發展辣椒種植8000餘畝、兒菜1萬餘畝,發展水稻、油菜種植3萬餘畝,為14萬畝農田提供機耕、育秧、植保、收割、烘幹作業等土地托管服務。先後建有3個育苗蔬菜種植示範基地和3個糧經複合示範基地,面積6500畝。示範基地承擔着重要的“孵化器”功能,在水稻、蔬菜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範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這些數字看着喜人,但過程也不全然美好。我們從國外帶來的技術和生産方式在廣安市都經曆了‘磨合’期。”楊曉淩總結道。合作社成立第一年就遭遇嚴重虧損。當時,楊曉淩帶着團隊利用學到的技術進行有機菠菜種植但屢次失敗。“我們想了又想,終于找到原因:與在日本用地下水澆菜地不同,我們在廣安用地表水澆地,水溫高了。”楊曉淩介紹,團隊随後在附近打深井來澆菠菜地,終于解決難題。但生産出的菠菜在市場又遇到滞銷難題。
怎麼破局?楊曉淩發現,是經營模式和品種選擇“水土不服”。“以菠菜為例,當地人吃慣小菠菜,不認這種葉子大的品種。後來,我們對本地市場進行研判分析,選擇種植無公害兒菜和辣椒,還與重慶的一家連鎖超市實現合作,終于走出困境。”楊曉淩說。随後,合作社積極引進适合廣安地區的苦瓜、西紅柿、黃瓜等各類蔬菜新品種,采用嫁接、電加熱育苗等新技術進行無公害蔬菜種植。現在,合作社生産的蔬菜銷售量逐年增加。
“農超對接”肯定要規模化生産,楊曉淩又開始絞盡腦汁,創新生産模式。“我們核心團隊大約有20人,僅靠我們來種菜、種糧食不切實際。我從日本農協得到了啟發,他們将分散的農民組織起來,共同購買農資、分享技術、出售農産品,就像一個大型企業。我覺得這樣的模式在廣安也能實現。”楊曉淩表示。
惠民合作社一方面向農戶下種植訂單,一方面廣泛吸收農機手和農戶以“注冊會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對于訂單制合作,惠民合作社根據農産品質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等相關法規,推行“四有(生産有記錄、産品有标識、基地有認證、銷售有追溯)”“五統一(統一集中育苗、統一農資供應、統一生産标準、統一訂單收購、統一品牌銷售)”的産業發展模式,做到農産品質量全程可追溯,保證農戶穩定收益。對于會員,惠民合作社按照“良種良法合作共赢”的原則進行管理。
目前已有上萬戶農戶與惠民合作社簽約,301戶農戶注冊為會員,輻射帶動當地5萬餘農戶共同進行生産。2021年,惠民合作社實現銷售收入2643萬元。楊曉淩介紹,下一步合作社将在現有機械化服務的基礎上,依托北鬥系統、物聯網等先進技術,建設現代農業信息化平台,大力發展智慧農業、生态農業。
馬志祥:
一人獨富不如大家共富
56歲的馬志祥有兩個身份,他既是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長安鎮前進村黨委書記,又是甘肅前進牧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談起馬志祥,村民們記憶最深的就是,他在擔任村黨支部(2016年成立黨委)書記帶頭發展奶牛産業的時候,拍胸脯向大家承諾:“虧錢算我的,賺錢大家分!一人獨富不如大家共富。”9月14日,老馬回憶這段往事時說:“咱當年沒擔保錯,現在村集體經濟發展挺好,去年股東分紅大家很滿意!”
馬志祥多年前就是前進村遠近聞名的企業家,他先後創辦農副産品經銷公司、金張掖酒廠等企業,生意做得風生水起。而當時的前進村是一個典型的人多地少村,村民普遍收入不高。
2001年,馬志祥擔任前進村黨支部書記。他帶着村民先後建造了236座高标準日光溫室種植圓茄,并注冊蔬菜商标。當年前進村圓茄單棚收入達到了1萬元以上。之後,他又引進延後技術種植紅提葡萄260多棚、540畝,栽植葡萄長廊1.5公裡,棚均收入達到了3萬元以上。
2008年,馬志祥依托前進村位于祁連山下、黑河之濱的自然禀賦,計劃發展奶牛産業。然而,一道坎兒橫在馬志祥面前。“一家一塊責任田,地都分着哩,資金也不集中。不把資源整合在一起,沒有辦法搞企業。但村民當時相互觀望不願入股,怕折掉本錢耽誤種地收益。”馬志祥介紹,他帶着村幹部跑遍了村子,明白了一個理兒——不打穩賺不賠的包票,恐怕幹不下去。最終,馬志祥頂着妻兒的壓力,召集村民開會,議題是用他的兩家公司作抵押擔保,承擔貸款風險,産生利潤與全村群衆共同受益,會上現場簽了協議。這一舉動撬動了村民入股的熱情,成功流轉土地100多畝,村裡建了第一個千頭規模标準化奶牛養殖場。
2009年,通過租賃、擴建方式,前進村的奶牛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建成第二個千頭規模标準化奶牛養殖場;2011年,規劃建設了第三個3000頭規模标準化奶牛繁育示範場。2012年,合作社走出甘州區,在臨澤縣新建兩個5000頭規模牧場;2013年,村集體成立公司,并在荒蕪已久的甘州區石崗墩開墾出2萬多畝耕地,投資10億元建成當地首個現代化萬頭牧場,全面推廣清潔健康養殖技術和智慧牧場技術。此後,前進牧業逐步發展壯大。“現在,我們牧場有5萬頭牛,10萬畝飼草基地,種植紫花苜蓿、青貯玉米,日産鮮奶800噸,資産總額26億元。”馬志祥喜滋滋地述說着村集體經濟的壯大。
目前,前進牧業有1500名員工,90%都是當地農民,月工資5000元左右,1800多戶農戶參股。“每年開股東大會,給大家分錢的時候,是我心裡最高興的時候,我沒辜負鄉親們的期望。”馬志祥說。
他告訴記者,下一步,前進村将推出“企業+銀行+保險公司+農戶”四位一體聯合養殖模式,通過牛源供給、全方位技術指導、聯動保險金融機構、對接市場等方式發展奶牛肉牛産業,進一步提高當地農民收益。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李秀萍 李婧 莫志超 劉傑 劉雲
來源:農民日報
監制:王岩 編輯:朱穎穎
本文來自【農民日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