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層次理論的應用?在研究人的動機時,馬斯洛提出了需求層次理論,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需求層次理論的應用?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在研究人的動機時,馬斯洛提出了需求層次理論。
在某個處境中,人是同時存在着各種各樣的需求的,這些需求産生不同的驅動力,形成整體性的動力,使得人産生相應的行為。這些需求,是存在着層次性的,人會根據需求的緊急、重要程度,來先後地滿足它們。
對于人的各種需要,馬斯洛總結為五個基本需要,分别是生理、安全、歸屬感和愛、自尊、自我實現。為了方便理解,可以将這五個基本需要,堆砌為一個金字塔,由下往上分為五個層級。按照這個需求層次理論,每個人都處在金字塔的某個位置上。當某個需要被滿足後,然後就會想要去追求更高層級的需要。
當下,人所處的層級位置,就是面臨的主要需要,這個需要是當下比較緊急而且重要的,會對人産生主要的驅動力。
金字塔的模型,是為了方便理解需要的層級關系,但它并非是固化的。不同的人,由于認知的不同,對于不同需要的看法也是不同的。對于需要和動機的分析,是要以當事人為主體,從當事人的角度來描述。
知曉人的需要層次,是關鍵的,有助于去分析人的動機,于是接下來的行為就會是為了滿足這個需要。
金字塔模型還有一個好處。因為人本心理主要是研究健康的人,研究人性的潛能。如果讓人不斷地自我成長,這就像是在登山一般,随着登上越高的山坡,所看到的景象也會越多,這就像是對于人性的感悟越多。處在自我實現位置的人,就像是已經到達了山頂之上,可以體驗到生命的美好。而在自我實現之上,馬斯洛還提出了自我超越。
需求層次,有助于理解人在當下的動機。但是,動機卻并非完全取決于需要這一個因素。對于某個需要,不同的人會用不同的方法去追求。這時候就需要從人的認知來看待行為,人的核心信念,會影響人的思維模式,會使人産生相應的行為。
一般的理解,人是會從下往上去滿足需要。但如果對于人性有更多的領悟,我們可以從上往下來滿足各種需要,可以用合乎真理的方式來實現自我。比如我們找到人生的使命,這個方向我們通過利益整體來實現人生的價值,同時滿足生理、安全、歸屬感和愛、自尊的需要,這不是很美好的事情嗎。
注:文章僅為個人随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