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社交平台有聲音指出,歐萊雅旗下高端沙龍香氛品牌Atelier Cologne歐珑在中國市場的部分專櫃拟撤櫃。同時,有業内人士透露,歐珑在中國市場線下渠道策略調整,将開放分銷渠道,進駐高端美妝集合店。
對此,歐萊雅中國向CBO回應表示,撤櫃消息不屬實,線下渠道是歐珑品牌非常重要的銷售渠道。歐萊雅中國同時強調,未來歐珑品牌在線下會更加專注于精品店渠道。
01遲遲沒有“爆發”的歐珑Atelier Cologne,2009年由Sylvie Ganter和Christophe Cervasel創立,以古龍水而聞名,2016年被歐萊雅集團收購。2017年6月,品牌在上海開設了中國首家旗艦店,甚至為了中國市場特地設計了其中文名“歐珑”,意為光明璀璨。
進入中國市場後,歐珑積極開拓百貨、購物中心等商業渠道,在全國多個一二線城市開設專櫃及品牌店。
去年,在退出北美市場後,歐珑發布了新的品牌重塑戰略,并表示将在中短期内專注于亞太市場。同年,歐珑在廣州開了一家新店,店裡突出了木材和石頭等天然材料。在海南,歐珑還和蘭蔻一起為香水辦了快閃活動,加碼旅遊免稅渠道。
但随着近年中國市場的香水品類成為諸多美妝集團的必争之地,歐珑面臨諸多挑戰,在中國市場似乎一直沒有迎來突破性爆發。
有商場人士透露,在其系統内的香氛品類,歐珑的業績表現并不突出。
另有行業内人士指出,“歐珑的高濃度古龍水品牌定位就注定市場做不大,氣味的商品延伸太受限制。”
除了氣味的限制,還有業内人士指出,雖然是沙龍香,歐珑的定位在大牌與小衆香水包圍的市場競争中,也處于被動地位。
“比起祖瑪珑等同價位的香水品牌而言,歐珑産品推新一直跟不上。這樣一來,歐珑在一個尴尬的價格區間,且沒有十分出圈的營銷,而随着國貨香水的崛起,歐珑的市場份額很快被香味更加小衆和多元,尤其價格更具優勢的國貨香水取代。”
目前,在中國不少寸土寸金的商圈,香水品牌正在嶄露頭角。雅詩蘭黛旗下Frederic Malle馥馬爾香水出版社和By Kilian凱利安也不斷以組合櫃的的形式在各大高端百貨商場亮相。同時,Byredo、Diptyque等高端小衆香水也開始攻占百貨渠道。
除了小衆香氛品牌,奢侈品美妝也在搶占市場。一組Tom Ford Beauty的數據顯示,2022年,Tom Ford Beauty在中國深圳、成都、長沙、廈門、青島、杭州、甯波七座城市開出了7家精品店,品牌在中國内地的精品店及專櫃總數增至55家。品牌還将内地精品店的數量從原來的10家提升至17家,新開業的7家門店全部為獨立精品店,且均位于當地城市的一線商業體。
雅詩蘭黛最近的業績數據也顯示,Tom Ford Beauty的香水業務淨銷售額錄得兩位數增長,漲幅高居前列。
如今,在百貨和購物中心,香水已經成為一個重要引進類目,但這類香水品牌的價格區間主要集中在千元以上。“香水還是更傾向于一種奢侈品門類。”某購物中心負責人表示,小衆和高端香水品牌回購率更高,消費客群也相對穩定。
02巨頭亟需提升香水品牌矩陣競争力事實上,和雅詩蘭黛一樣,當前,香水品類也是歐萊雅業績強勢增長的新引擎。
去年年底,或許是考慮到香水類别近年來的強勁增長,歐萊雅專門成立奢侈香氛品牌部門,新的國際部門包括八款小衆、設計師和生活方式香水,包括Maison Margiela、Atelier Cologne、Viktor&Rolf、Azzaro、Diesel 和Cacharel等。
此外,歐萊雅集團旗下目前有香水産品線的美妝品牌還包括YSL、Armani、Valentino、Prada等,3CE近期在中國市場也推出了香水産品。
不難看出,目前雖然香水品類在強勢增長,但這對全球第一美妝集團來說還遠遠不夠。
一方面,歐萊雅旗下奢侈品香氛多依賴于品牌授權,随着奢侈品公司紛紛下場親自做美妝,未來可能面臨授權被收回品的風險。另一方面,在獨立、小衆香氛品牌上,歐萊雅的布局尚不完善。相對于其他集團有風格相對鮮明的香水品牌而言,歐萊雅旗下依然缺少一個風格明确的香水品牌“主心骨”。
去年以來,歐萊雅集團一直在以各種手段完善香水品牌矩陣。包括曾參與競購Byerdo;更早時候,歐萊雅宣布和神經技術公司Emotiv創建開發了一種零售咨詢體驗,使用基于多傳感器腦電圖的耳機将神經反應與香水偏好聯系起來,幫助消費者确定與他們的情緒相匹配的完美氣味,從而完成銷售。
在中國市場,去年5月,歐萊雅在中國設立的首家投資公司——上海美次方投資有限公司,其首筆投資就給了中國本土高端香氛品牌聞獻。
前不久,有消息傳出歐萊雅正在與資生堂、LVMH等競購澳大利亞高端品牌Aesop,而香氛正是該品牌強勢品類之一。
一系列舉措不難看出,歐萊雅在香氛領域加強提升品牌矩陣競争力的野心。
艾媒咨詢發布的《2022-2023年中國嗅覺經濟發展趨勢與商業機會研究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化妝品行業的香水市場規模,對比2021年增長了15%。預計未來五年,中國香水市場的年複合增長率将維持在22.3%左右。
與此同時,2022年的數據顯示,來自法國、意大利等國家的約20個小衆香水品牌均首次參加國内電商平台購物節的促銷活動,與前一年同期相比,國際品牌的數量增加了60%以上。
“品牌加速洗牌,對于擅長收購的歐萊雅來說,痛失Byerdo後,市場留給它的成熟品牌或許隻有阿蒂仙和Diptyque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