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在第二十三個帕金森病日即将來臨之際,為普及帕金森病相關知識,提高患者對帕金森病的認識,3月31日,煙台市毓璜頂醫院在餐廳二樓會議室舉辦第七屆帕金森病健康講座和義診活動。
病友分享經曆,讓更多人少走彎路
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平均發病年齡為60歲左右。因是種慢性進展性疾病,給患者家庭和社會都帶來了沉重負擔,如何科學應對帕金森病,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
“我希望通過我的經曆能使大家少走彎路,得到更好的治療。”病友孫大叔在會上與大家分享了他與帕金森病的戰鬥經驗。
68歲的孫大叔,已經有7年多的帕金森病史。2012年,孫大叔感覺身體不适,出現行動緩慢等症狀。2013年4月份,孫大叔到醫院檢查,被确診為帕金森病。确診後,接受過電療、推拿等治療方法,但是均沒有明顯效果,後來才到醫院接受正規治療。
“通過這些年的治療,我覺得大家應該從這三個方面注意:一是要遵從醫囑,堅持服藥;二是注意飲食健康,提高自身免疫力;三是加強鍛煉,增強體力。”孫大叔說。
帕金森不再是老年人“專利”,中青年人需警惕
“根據相關數據表明,煙台地區的帕金森病患者大約有2.9萬人,帕金森病已經成為了老齡化社會慢病的典型代表。”毓璜頂醫院神經内科副主任醫師巴茂文介紹道。此外,帕金森病現在已經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在三四十歲的中青年人中,受遺傳因素的影響和一些不良的嗜好如抽煙、喝酒,加上工作壓力大,經常熬夜,情緒低下等也會導緻帕金森病。目前,帕金森病已經呈現出了年輕化的趨勢。
很多帕金森病患者到醫院檢查時,病程多已到中晚期階段。“當出現睡眠不佳、手指偶爾輕微顫抖,焦慮、抑郁、嗅覺障礙時,應該及時到醫院做相關方面的檢查。”巴茂文稱,“在帕金森病的初期階段,經常會出現一些非運動性症狀,因此患者要早診斷、早治療,掌握就醫的最佳時間。”
當手出現顫抖,動作遲緩時,不能一昧地把它當作帕金森病來看待,很有可能是帕金森綜合征。不同于帕金森病,帕金森綜合征是兩側的肢體同時起病,85%的患者對藥物無明顯的反應,康複鍛煉、護理等治療手段作用也不明顯。因此,在帕金森病治療前,必須認真區别患者是帕金森綜合征,還是帕金森病,二者治療方法和預後有較大的差别。
藥物治療仍是首選,飲食、鍛煉作為輔助
巴茂文稱,現階段藥物治療仍然是首選。但是帕金森病作為一種慢性病,通過服藥隻能改善症狀,不能阻止疾病發展,無法痊愈。
在帕金森病的病程中,存在着一個“蜜月期”,它指的是在服用劑量較小的藥物可以獲得比較滿意和持續的療效,有着較高的生活質量。有的人的“蜜月期”僅1年,而有的可延續8-9年。蜜月期的長短一方面與服藥是否規律得當有關,另一方面不可忽視病情進展因素,但用藥是個可控的因素,合理用藥,或可延長“蜜月期”,希望病人們能夠重視起來。如果患者盡早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并保持較好的依從性,"蜜月期"有延長的可能。
此外,還有一些食物可以預防或延遲帕金森病的進展,如蠶豆、橄榄油和大豆等。對于帕金森病患者來說,運動帶來的好處毋庸置疑,每天保持一定的運動,如太極扇、跳舞、遊泳、散步等能有效幫助睡眠,加強關節及肌肉力量,改善和平衡姿勢步态。由于受患者經濟情況等因素的影響,手術治療雖然是一種比較先進的治療方式,但是目前還難以普及。
講座結束後,巴茂文等專家參加了義診活動,并對部分疑難複雜帕金森病患者進行了解惑答疑。
齊魯晚報 齊魯壹點記者 孫淑玉 實習生 王旭東通訊員 李成修 李淩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