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目中的容積率一定是這樣的:
如果你是看不懂,那麼“容雞率”可以向你解釋的更清楚
你是不是覺得自己已經懂了,其實這僅僅是入門,硬貨在後面,我擔心的是你的智商不夠硬。
首先,了解一下容積率計算方式:
容積率=總建築面積÷總用地面積
總建築面積=基底面積*平均層數
建築密度=基底面積÷可建設用地面積
所以,容積率=建築密度*平均層數
也就是說調整容積率最有效的兩個方式就是增加建築密度及增加層數。
你一定又看懂了,但我這裡還有第二種。請舒緩一下肱二頭肌,準備接招吧。(溫馨提示:這是一個坑,請不要陷得太深,智商低的慎入)
你是現在否有點一臉懵逼,但如果你看懂了,那麼恭喜你具備了又一裝逼利器,但是,但是,但是,我不得不告訴你其實這是一個誤區,讓我們來驗證一下。
當x足夠大是,x≈x-1
所以公式就變成這樣了
如果你的智商足夠硬,你會發現其實
可以是一個定值。對于一個确定的項目,r為定值,h與b可變範圍有限。
以某北方城市為例,r=1.5,h取3m,b取13m,那麼公示就變成這樣了。
請做個眼保健操,舒緩下心情,因為下面的解釋會讓你懷疑自己的眼睛。當n取不同值時會有下面的曲線。
當n趨近于無窮大時,i 趨近于極限2.9。也就是說即使把樓層蓋出大氣層,容積率也無法突破2.9,但這似乎不現實,占地面積是固定的,那麼樓層的增加就意味着建築面積的增加,所以容積率一定是不斷增加的,那麼從邏輯上說第二種算法是不成立的,也就是說第二種算法看看就得了,千萬别往心裡去。這個坑有點深,不知道你爬出來沒有。如果你有不同看法,歡迎一起探讨。
好了,接下來我們上硬菜。
一張圖讓你看懂容積率與建築類型的關系
項目具體做什麼産品還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這關系到市場需求、供應等多個方面,但通常都是對地塊做差異化處理,分多批次做多種産品線開發,不管怎樣都追求一個結果,開發暢銷産品,并實現合理利潤。
現代建築有容積率,那麼古代建築呢,結果是肯定的,包括故宮
故宮容積率約0.2
還有盧浮宮,容積率約0.82
法爾賽宮容積率約0.1
白宮容積率約0.07
為更好的理解容積率在實際的運用,我們準備了兩個案例:
案例1
1.1的容積率
獨棟很糾結
更重要的是他産品會是什麼樣子?
案例2
首開琅樾
就地塊而言
1.4的容積率做出低密度産品不難
但打造超低密産品難度較大
最後,最後,再普及一下計容面積。
以下是不計算建築面積的,當然也不計算容積率
1 、建築物通道(騎樓、過街樓的底層)。
2 、建築物内的設備管道夾層。
3、 建築物内分隔的單層房間,舞台及後台懸挂幕布、布景的天橋、挑台等。
4 、屋頂水箱、花架、涼棚、露台、露天遊泳池。
5 、建築物内的操作平台、上料平台、安裝箱和罐體的平台
6、 勒腳、附牆柱、垛、台階、牆面抹灰、裝飾面、鑲貼塊料面層、裝飾性幕牆、空調機外機擱闆(箱)、飄窗、構件、配件、寬度在2.10m及以内的雨篷以及與建築物内不相連通的裝飾性陽台、挑廊。
7 、無永久性頂蓋的架空走廊、室外樓梯和用于檢修、消防等的室外鋼樓梯、爬梯。
8 、自動扶梯、自動人行道。
9 、獨立煙囪、煙道、地溝、油(水)罐、氣櫃、水塔、貯油(水)池、貯倉、棧橋、地下人防通道、地鐵隧道。
10、停車樓(低于2.2米)、及小區停車場入口(低于2.2米)不算計容面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