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孩子上學家長填體溫表

孩子上學家長填體溫表

教育 更新时间:2024-12-05 10:59:12

學生暑假已經過半,家長們除了擔心孩子暑假作業的進度外,課外實踐也成了大家焦慮的對象。

這不,最近一則關于杭州某小學的暑假課外實踐作業的新聞引發了熱議。

杭州一小學的科學老師考慮新學期會講溫度計,于是暑假作業便安排學生們用溫度計測量體溫并做好記錄,以便開學後結合假期實踐内容更好地學習。

不知道是孩子傳達有誤,還是家長理解出現了偏差,10多名家長私信這位老師,他們買了網上的備孕表,不知道這樣是否可以算作是孩子的社會實踐作業?

孩子上學家長填體溫表(老師讓孩子記錄體溫)1

家長們挖空心思幫助孩子,真是無所不用其極。這樣的作業效果也讓老師感覺哭笑不得。

細了解下來,這位老師設置這一實踐作業的主要目的是讓孩子明白科學觀察需要長期堅持,但顯然家長的介入讓這一實踐變得毫無意義。

父母們或許有着自己的考量:孩子暑假作業安排太多,于其讓孩子把時間“浪費”在不重要的學科,不如集中精力好好完成學業。

那麼課外實踐究竟值不值得做呢?

旨在提升學生能力的課外實踐如何成了家長眼中的“雞肋”呢?

教育界眼中的課外實踐:學生成長的“法寶”

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可以說是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其主要目的是希望通過課外的實踐讓學生了解社會、拓展課業之外的知識,同時對學生自身的吃苦精神、獨立生活能力、動手能力和團隊協作等綜合素質的培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做用。

根據社會實踐的内容,我們将其劃分成下面三個類型:

01 社會公益類

這一類型的社會實踐主要代表如,交通安全引導員、到敬老院慰問、到圖書館整理圖書、垃圾清理等志願者服務活動。

直觀來理解,這一類型的社會實踐主要目的是讓學生了解社會,在實踐中樹立社會責任感和社會生活的參與感,即培養孩子的集體感

我國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曾這樣說:

集體生活是兒童之自我向社會化道路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為兒童心理正常發展的必需。一個不能獲得這種正常發展的兒童,可能終其身隻是一個悲劇。

孩子的教育不能僅着眼于學習成績的優秀與否,除了“智”育,德育、美育以及勞動教育都是必要的。由此,才能培養出健全人格的孩子,向社會輸出有用的人才。

孩子上學家長填體溫表(老師讓孩子記錄體溫)2

02 綜合素質培養類

這一類型的的社會實踐除了強調孩子的動手能力培養,和興趣拓展開發外,同樣培養孩子的團結協作、吃苦耐勞等精神

比如,和同班、同校的學生組成興趣小組,就某個社會關注的熱點進行探讨、研究,甚至發明創造。

比如,2016年,深圳市南方科技大學教育集團(南山)實驗一小(下稱“南科大實驗一小”)的7名三年級小創客,發明的 “一種新型旋轉分類垃圾桶”。

這一實踐源于成員任泊丞的日常觀察,後來在老師的帶領下,7名小學生完成了這一創造。在2018年,這一發明還順利拿下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孩子上學家長填體溫表(老師讓孩子記錄體溫)3

03 知識拓展類

知識拓展類的社會實踐目的自然是為了能将書本上的知識更好地與實踐相結合。比如,課外的學習小組,也可視為這一實踐的一部分。

這一類的社會實踐最終目的也是激發孩子學習的熱情,讓他們通過實際操作了解所要學習或者掌握知識的要領,以及如何更好地應用。

就像開篇杭州某小學的老師,他布置下去的這一溫度計的社會實踐作業,目的是希望學生自己學習使用溫度計,并學會合理制作圖表用于課上的實驗數據分析。

自然,這樣的社會實踐隻有讓學生自己動手才更有意義。

孩子上學家長填體溫表(老師讓孩子記錄體溫)4

家長眼中的社會實踐:勞心勞力的“雞肋”

家長或許是重視孩子素質培養的。有這樣一個調查:

武漢在對2400名家長的不記名調查顯示,家長最關心的事情中,“多組織社會實踐”這一選項意外排在了調查項目的榜首,近1/3的家長勾選了這一選項,還有20%的家長覺得要鼓勵孩子自信、健康成長。

但顯然,社會實踐作業的這些目的在實際操作中,學校的這個考察和培養孩子的“法寶”,在家長眼裡卻成了棄之可惜,食之無味的“雞肋”,并在家長的“配合”變得“異化”了。

我們觀察下來,這一異化現象主要有以下四種:

現象一:實踐有難度

“老師讓我們每個人拍一段視頻,内容積極健康,正能量。但我不會拍!”

“老師讓我們做一份科技手抄報,說是要符合排版規範,可我不知道科技手抄報是什麼!”

……

面對老師布置的這類社會實踐作業,别說是低年級的孩子了,恐怕家長來完成都是困難的。但為了完成這項作業,家長不親力親為又能怎麼辦呢?!

制作Flash、手工創作環保作品、制作報紙、PPT應用……

這些單憑學生一己之力很難完成的作業,讓家長撓頭,也讓大家不得不吐槽這些實踐作業成了家長和學生的額外負擔,成為了“負教育”,是在給教育減分。

孩子上學家長填體溫表(老師讓孩子記錄體溫)5

現象二:主動為孩子減負

在以考試為目的的教育壓力下,大多數家長關注的就是孩子的學習成績。

“一切不以考試升學為目的的作業都是耍流氓”,将這一理念視為信條和真理的家長,面對實踐作業,為了給孩子“減負”,讓孩子把精力放在課業上,大都會挺身而出。

湯湯的小姨特别關注女兒的學習成績,女兒上小學二年級時,老師布置了一項社會實踐,要求學生進社區做公益活動的志願者。

“平時學校組織學生和家長義務勞動,我都不想讓孩子動手,天天學習就夠累了,能幹我就幫着幹。”

孩子上學家長填體溫表(老師讓孩子記錄體溫)6

顯然,湯湯的小姨不想讓女兒将精力過多地放在課業之外。

于是,這次實踐活動,她幾乎全程安排和陪護,找關系在社區給孩子聯系了一個發放環保袋的活動。

忙了一整天,總算是拿到了一份加蓋了社區社會實踐公章的證明,算是女兒完成了這個作業。

就像文中杭州小學事件中的這些父母,其主要想法也是不想讓孩子把精力花費在他們眼中那些不必要的瑣事上。

殊不知,過度的幹預讓孩子失去了一次接觸社會和自我成長的機會。

現象三:撒手不管,應付了事

這類異化現象的産生原因與上一個比較類似,但家長的反應卻大相徑庭。

家長們平時工作繁忙,孩子的日常課業輔導已經很讓人頭疼,誰還有精力輔導孩子課外的實踐作業。

如果孩子一再和家長強調,“這是老師要求的”。家長反而會很鄙視地和孩子說:“你就是教條主義,完不成的理由有很多,就說家長沒時間配合。”

或者像不少家長托門路找地方給社會實踐作業蓋章一樣,應付了事。

孩子上學家長填體溫表(老師讓孩子記錄體溫)7

其實,孩子或許是擔心無法完成社會實踐的課業而被老師責問,但更多的還是希望能和其他認真完成這一作業的同學一樣,體驗一次社會實踐,或者和家長一起度過一段親子時光。

家長的撒手不管,帶給孩子的不僅僅是錯過了一次實踐,而是錯過了一次成長。

身教勝于言傳,家長以欺騙為手段的應付了事,教會孩子的是玩世不恭為人态度,以及撒謊騙人的惡習。

面對社會實踐,家長應該這樣做!

如何正确對待社會實踐,首都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院長孟繁華在一次接受采訪時這樣認為:

社會實踐作業融入了一些科學知識,親手制作,這樣能拓展學生思維,有利于将課本知識活學活用。但如果學生們轉嫁到家長身上,就失去了鍛煉的意義,家長也要量力而行,一定要讓孩子們自己動手,其實最終孩子做到什麼程度都無所謂。

01 适當放手,讓孩子獨立面對

科威特著名女作家穆尼爾·納素夫在《家庭》中這樣說:

“獨立能力是人生的基礎。”

因為擔心孩子有危險,或是不想讓孩子花精力在家長看來無所謂的事情上,于是理所當然地插手,甚至包辦孩子的一切事務,包括實踐作業。

但是,孩子終究是要長大的,未來他們需要獨立面對的事情還有很多。不要等到孩子出現了很嚴重的問題時,才意識到自己沒有盡早放手是錯誤的。

不要像《寶貝,對不起》中的那句台詞說的那樣:

“我要對孩子說對不起的,剝奪了很多他成長跟獨立的鍛煉機會。”

适當放手,讓孩子學會獨立面對問題,你或許會發現你的孩子長大了。

孩子上學家長填體溫表(老師讓孩子記錄體溫)8

02 協助分析,實現親子互動

當然,讓家長放手并不是徹底不管,在必要的時候也又給予孩子以幫助。

特别是低年級的孩子或者初次接觸社會實踐時,家長要給與一定的“經驗”指導。

比如,孩子首次上街擔當交通引導員。

那麼,作為家長首先要告訴孩子,引導的前提是自身安全,以及清晰地了解交通安全知識。同時,在遇到緊急情況時如何保護好自己。

當然,也可以先和孩子在家中進行一番“上崗”前的演練,家長當行人,孩子做引導員,實際操作中,既能幫助孩子學習交通安全知識,又能達到與孩子的一次親子互動,增進親子關系。

孩子上學家長填體溫表(老師讓孩子記錄體溫)9

03 利用家長群,團隊作業,共同引導

曾看到過這樣一則報道,某城市的28名家長帶着孩子到了城郊的養老院,進行社會實踐,幫助老人打掃衛生,給老人表演節目等。

而這次活動是家長們自己牽頭組織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真正參與到社會實踐中。

如今信息發達,幾乎每個家長都參與了學校的各種微信群,那麼何不建立一個“社會實踐家長群”?

如此,将家長們集中在一起,集思廣益,共同引導孩子投身到社會實踐的活動中。

或組織一場手工比賽,或參加一次公益活動,不僅配合了學校的實踐課業需求,而且也能正向引導和參與孩子的日常活動。

孩子上學家長填體溫表(老師讓孩子記錄體溫)10

社會實踐課業值不值得?從孩子成長曆程來看,這門功課缺不得。而如何參與和配合這一課業,也值得家長們好好學習。

教育,其實是家長和孩子共同成長的過程。


我是CC醬,兒子湯湯剛剛高一,女兒圓圓即将上初中。為了兩個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從他們出生起,我就在努力學習育兒知識。

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些有關孩子教育、心理、安全等方面的經驗,期待和大家交流育兒經驗,讓我們的孩子茁壯成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