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今年中戲複試最後的口試環節,考官會要求考生說一部自己最喜歡的舞台劇,或劇中的人物。所以小藝就寫了一篇話劇的推薦文章,然後很多同學後台留言說還要,小藝感覺身體即将被掏空。不過大家的期望還是要滿足的,以後再表演放映室中會在每周六會與大家分享優秀話劇作品。
本周小藝為大家推薦的是曹禺先生的《原野》話劇胡軍徐帆版。
《原野》可以說是曹禺先生寫得最深也最富有争議,最富有看點的一部好戲。為什麼小藝會推薦胡軍和徐帆主要的這個版本呢?原來我一直糾結是推這個版本還是天津人藝的版本,在選擇的時候我又從頭看了一遍,才決定推薦這部給大家。
這部話劇由胡軍、徐帆、濮存昕、呂中主演。雖然除了呂中,其他三位大腕的年齡都超過劇本設定,但舞台藝術的魅力也在于此。記者在演出中看到,這群實力派每位都渾身是戲。比如胡軍的仇虎,十年後回歸舞台二次扮演這個角色,胡軍在台詞、形體或動作戲上都下了很大工夫,無論是歌謠的演唱、與徐帆、呂中等的對手戲,都鉚足了勁兒,仿佛他自己就是那隻"充滿仇恨的老虎"。尤其是動作戲,不僅扛起徐帆一點不含糊,最後一場還要晃動趴在一塊平闆另一端的徐帆。
與胡軍十年後回歸舞台不同,其他三位"久經沙場"的老将也個個有戲,而且對人物人性的解讀也都不單調。如徐帆的花金子,扮相漂亮,既有風情也有剛烈一面;呂中的焦母體現了老辣的演技,她将這個為家族利益不惜一切代價的惡毒婆婆演繹得入木三分。而濮存昕的焦大星更是全場的亮點。《原野》是濮存昕的又一次華麗轉型,他将焦大星這個懦弱和善良的老實人演得極為精彩,尤其是最後的死,雖隻出聲未出場,但已讓人痛心。
在舞台設計上,兩個版本各有千秋,這部尤為突出了詩意的表達,舞台上不再出現牛頭馬面,《原野》中那個著名的黑林子,不再是森林樣的景片或布景,而是鋪天蓋地的雜草,暗色調的光線投在上面,讓人頓感荒野的可怖。值得一提的還有該劇的原創音樂,時而悠遠神秘、時而緊張急促、時而浪漫多情,不同的旋律渲染出不同的人物特色,讓劇情和人物更為豐滿起來。
而天津人藝版本沒有了黑森林的《原野》,卻擁有了更多生動的元素。麻布幕簾後大提琴手的現場配樂,頭戴面具的大頭泥人,類似現代舞的部分舞台動作,化約抽象的布景。黃土陶俑形象的大量運用,充滿了深刻的隐喻。這群陶俑既是黃土地的子民,更作為一種象征力量映照着人物的内心變化。而當莫紮特的《安魂曲》在荒涼的原野一次次響起,一種濃烈的悲劇意味更是重重的撞在了觀衆的心口
兩個版本各有千秋,但是單單就演員的演技來說,我個人更喜歡胡軍這個版本,個人簡介僅供大家參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