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葡萄傳入我國的時間
葡萄的原産地是西亞,更具體來說,大概在黑海和裡海之間,就是現在的叙利亞、伊拉克、伊朗那片區域。而傳入我國的時間,史書中最早記載的是在《史記·大宛列傳》:
大宛…去漢可萬裡。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麥。有蒲陶酒。
這裡有兩點需要說明。
第一:《史記》中寫到大宛這個地方,和張骞有關。張骞這個人咱們知道,他是漢武帝時期的人。張骞通西域,開拓了絲綢之路,曆史上赫赫有名。具體時間為公元前139年至公元前126年,一共是13年,這是張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第二次是在公元前119年到公元前115年,一共4年。也就是說,葡萄是由張骞引進來的。它傳入我國的時間,就在張骞這兩次出使西域期間。
第二:大宛。“宛”這個字不能讀錯,這裡的讀音是yuān。這是古代的一個國名,範圍是現在的烏茲别克斯坦費爾幹納盆地周邊。大宛這邊除了出葡萄,還出寶馬,就是汗血寶馬,“大宛…多善馬。馬汗血,其先天馬子也”,這也是《史記》中記載的。
二、唐代葡萄的傳播情況
前面所引《史記·大宛列傳》中關于葡萄的記載,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那裡是寫成“蒲陶”的。這不是錯别字。
除了蒲陶,在史書中,葡萄的寫法還有:蒲萄、蒲桃、葡桃、葡萄等等。這種情況從《史記》、《漢書》、《後漢書》一直到《舊唐書》、《新唐書》都存在。我們翻讀唐詩作品,也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下面第三節内容會多次提到這些叫法,注意這些都不是錯别字,而是因為葡萄這兩個字是外來詞彙,是根據波斯語budawa音譯過來的。
自公元前139年張骞将葡萄引進到我國之後,一直到公元618年唐朝開國,這期間有八百來年的曆史。葡萄的種植範圍,也随着時間的推進一步一步的往東拓展,最後遍布我國大部分地區。
《漢書》的記載,葡萄已經在大月氏、且末一帶廣為種植,範圍大概在現在的中亞到新疆且末縣一帶。到了《後漢書》,已經傳播到了伊吾。《後漢書·西域列傳》記載:“伊吾地宜五谷、桑麻、蒲萄”。伊吾就在的新疆哈密市境内。哈密盛産葡萄,這是我們熟悉的。往後是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葡萄已經遍布現在的新疆大部分區域,比如最有名的吐魯番就在此時開始出現在史書的記載裡(當時稱為高昌國)。吐魯番的葡萄享譽全球,現在每年的8月20日,還有中國絲綢之路吐魯番葡萄節,規模盛大,意義非凡。
到了唐代,葡萄已傳入玉門關。玉門關咱們熟悉,不論是漢代班超的“但願生入玉門關”,還是唐代王之渙的“春風不度玉門關”,說的都是中原和西域距離之遠,而玉門關就是兩地之間最關鍵的一個節點。往西就是邊關化外之地,往東就是家園故土。它在現在的甘肅省敦煌。之後,葡萄就開始在我國的西北、華北一帶廣為種植了,比如現在的甘肅省(武威)、山西省(太原)。到了盛唐,李白生活的年代,往南到漢陽已有葡萄。李白《将遊衡嶽過漢陽雙松亭留别族弟浮屠談皓》:憶我初來時,蒲萄開景風。這已經到了今天的湖北地界。到了中晚唐時期,葡萄已過洞庭湖。事見姚合詩:萄藤洞庭頭,引葉漾盈搖。萄藤,就是葡萄藤。
三、唐代詩人是如何看待葡萄的?
據我初步的統計結果,《全唐詩》中提到“蒲萄”的,一共有27首(含句子,下同);“蒲桃”的有13首;“葡萄”,16首。“蒲陶”和“葡桃”未見。以上統計數據,因謄寫轉抄等諸多原因,會存在重疊或遺漏的情況。因為下面是根據内容來進行分類,所以名字問題不是關鍵,隻是讓大家先有個概念:不論是盛唐還是中晚唐,不論是大詩人還是未名詩人,唐代詩人們對葡萄的書寫、記錄已很普遍。
1、植物學意義上的葡萄
全世界有60多種葡萄,我國有38種左右。而如果算上栽培的,就是用于商業(工業)的,全世界有8000多種,我國有800種,數量之多,令人驚歎。我們經常聽到的葡萄種類,如:玫瑰香、巨峰、莎巴珍珠、京早晶等等,這些都是栽培的雜交品種。
葡萄屬植物的典型特征包括:1、藤本,木質化;2、聚傘圓錐花序,花藥黃色;3、肉質漿果,球形或橢圓形,顔色有白色、綠色、紫色、紅色等等;4、花期4-5月,果期8-9月。這些特征,我們差不多都能在唐代詩人的作品中找到例子。
寫藤蔓的。如沈佺期《奉和春日幸望春宮應制》:蒲萄百丈蔓初萦。百丈指長度。“丈”在各朝代的長度不大一樣,綜合起來在3.3米左右。百丈就是三百多米。這是詩人的誇張,但也很能說明葡萄藤蔓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多而長。另外,上面說了,葡萄的藤蔓是木質化,又黑又硬,并且,多數是彎彎曲曲、扭扭巴巴的,尤其是栽種多年的葡萄。這種形象給人的感覺是什麼?很醜!甚至有點恐怖。柳宗元詩“懸蛇結虺如蒲萄”,柳宗元把葡萄藤比喻成像一條大蛇懸挂在半空中,虺,毒蛇的意思。很可怕。劉禹錫的比喻就好一些,他說是“分岐浩繁缛,脩蔓蟠诘曲”,意思是說,葡萄的分支很多,它們長長的藤蔓曲折盤旋着。
這麼長的葡萄藤,在它還小的時候,就得給它們搭架,就是葡萄上架。張谔《延平門高齋亭子應岐王教》:昨夜蒲萄初上架,今朝楊柳半垂堤。這是寫葡萄上架的時間,各地略有差異,但總不過是在春天。汪曾祺的《葡萄月令》裡寫,“三月,葡萄上架”。李峤《藤》:色映蒲萄架,花分竹葉杯。這是葡萄上架後的情形,一片綠意盎然的景象;劉禹錫《葡萄歌》:為之立長架,布濩當軒綠。這是說葡萄架的高度。長架,既可以解釋為高度,也可以理解為寬度。又高又寬的葡萄架,好讓葡萄充分爬蔓。
葡萄也有花,隻是我們很多人光惦記着吃葡萄而忽略它們的花罷了。李颀《送康洽入京進樂府歌》說“小苑蒲萄花滿枝”,花很多,花開滿架,才有以後的碩果累累;葡萄什麼時候開花呢?“棠梨宮中燕初至,葡萄館裡花正開”(崔颢)、“…豔起桃花頰。風發蒲桃秀”(無名氏)。這就是唐代葡萄開花的時間,在燕子飛回來的時候、在桃花盛開的時候,葡萄就開花啦。我們現在科學的說法,是花期4-5月。我國幅員遼闊,具體時間會略有差異。
葡萄的果實,這個是大家關注的重點。唐代詩人們也很關注。第一是數量多。葡萄結果是成串的,一串葡萄少則二三十顆,多則四五十顆,數量非常多。劉禹錫說葡萄“懸實珠玑蹙”,蹙是緊的意思。一串葡萄,一顆一顆的緊挨在一起,像“珠玑”。珠玑,通俗點說就是小珠子。這就是第二點,葡萄的形狀,球形或橢圓形。唐彥謙《詠葡萄》:滿架高撐紫絡索,一枝斜亸金琅珰。亸,讀音是duǒ,下垂的意思。唐彥謙說,這滿架的葡萄,一串串的垂落下來,看上去就像一串串的金鈴铛。畫面感是不是特别強?非常棒。
另外,還有寫到葡萄果實顔色的,如“筐封紫葡萄”、“靈華涼沁紫葡萄”等等,篇幅關系不多展開。
2、葡萄美酒夜光杯
葡萄果實可以生吃(得洗一下哦)。更多的是用于釀酒,就是葡萄酒。葡萄美酒,唐代人已經掌握了釀葡萄酒的技藝。
有唐一代,邊患一直存在。在唐太宗朝,貞觀十四年即公元640年,唐太宗派侯君集率軍滅了高昌國。這個高昌,前面已經說過,範圍就在現在的新疆吐魯番。
“…破高昌,收馬乳蒲桃種于苑,并得酒法。仍自損益之,造酒成綠色,芳香酷烈,味兼醍醐,長安始識其味也”
這段記載出自《南部新書》(丙卷),說的很清楚。葡萄開始在唐國土内試種,并且,還把西域的釀酒技藝也帶了進來。唐代人從此可以自己種葡萄,自己釀葡萄酒了。唐太宗的這次滅高昌行動,意義非凡。它不僅是讓國人開始有葡萄酒可以喝,更重要的是它背後的象征意義,這一點後面會詳細讨論。
我們最為熟悉的關于葡萄酒的唐詩,大概就是王翰的《涼州詞·其一》: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這是一首邊塞詩。重點自然不在葡萄酒,而是在說邊塞生活的苦,說戰争的殘酷性。這種“借酒壯膽”的書寫在唐詩中還有,如劉禹錫“釀之成美酒,令人飲不足。為君持一鬥,往取涼州牧”。意思差不多,也是在說葡萄酒是美酒,好酒。大家喝完酒之後,就準備上陣殺敵去吧,“共酌葡萄美酒,相抱聚蹈輪台”(無名氏)。輪台是唐詩中頻繁出現的意象之一,一提到輪台,我們立馬就能想到邊塞詩,想到唐人的戍守邊疆、保家衛國的豪情壯志。
當然也有歌舞升平,也有尋常冷暖。喬知之《倡女行》:石榴酒,葡萄漿,蘭桂芳,茱萸香。願君駐金鞍,暫此共年芳。願君解羅襦,一醉同匡床。這是一個歌女在勸說遠行的人,别着急走,咱們一起來喝葡萄美酒,來共度良宵。劉複《春遊曲》:春風戲狹斜,相見莫愁家。細酌蒲桃酒,嬌歌玉樹花。這就是歌舞升平。詩人去春遊,遇到了一位姑娘。兩人喝了酒,聽了歌。劉禹錫《和令狐相公謝太原李侍中寄蒲桃》:醞成十日酒,味敵五雲漿。咀嚼停金盞,稱嗟響畫堂。這就是尋常冷暖。朋友送來很多葡萄,舍不得吃完,就釀成了酒,這就是五雲漿,就是美酒。美酒要細品,喝慢一點,一邊喝一邊贊歎不已。
3、象征意義的葡萄
前面已經提到,唐太宗滅高昌,把葡萄和葡萄酒技藝都帶回了長安。這是一件意義非凡的事情。不僅是讓大家可以品嘗到葡萄美酒,更重要的是激發了人們心中的自豪感。一喝到葡萄酒,大家就會想:這是國家強盛的标志!
這方面的唐詩作品很多。如李白,《送族弟绾從軍安西》:匈奴系頭數應盡,明年應入蒲萄宮。李白就說,小弟你就放心去安西當兵吧,我看匈奴的氣數已盡,不到明年他們的首領就會被我們抓到葡萄宮來啦!這是什麼?這是民族自信心。大家注意,唐代的邊患裡面,是沒有匈奴的。匈奴的稱呼主要是在漢代,還有後面的蒲萄宮,也是漢代的一處建築。這種寫法在唐詩中很常見,叫“以漢代唐”或“借漢指唐”。在唐代人心中,唐朝和漢朝一樣強大,漢朝曾經的繁榮強盛,就是唐代的繁榮強盛。蒲萄宮建于漢哀帝時期,是給匈奴單于來往時居住的地方。
再舉兩例。杜甫《洗兵馬》:京師皆騎汗血馬,回纥喂肉葡萄宮。這首詩是安史之亂期間,杜甫聽說官軍節節勝利後寫的。詩中的那種興奮、欣喜之情,藏不住,杜甫很激動。軍隊有多強盛呢?京師皆騎汗血馬,所有的士兵各個都騎着汗血寶馬,不用說,這些寶馬都是戰利品;回纥喂肉葡萄宮,那些胡人士兵呢,都已經投降,被安置在了葡萄宮裡啦。從此以後,安得壯士挽天河,淨洗甲兵長不用。希望從此以後可以把戰馬、武器都拉到天河去洗洗幹淨收起來,不要再有戰争了。
不過大家都知道,杜甫是希望而已,事實上戰争并沒有停止。相反,曾經的盛世王朝,經過了安史之亂之後,國力一蹶不振,宦官專權,藩鎮割據,大大小小的戰亂最終把唐王朝拖垮了。李颀詩《相和歌辭 從軍行》就寫的比較清醒并且客觀: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萄入漢家。李颀就說,即使強大如漢朝,讓胡人俯首稱臣;但這是連年戰争後的結果,這其中到底有多少人埋骨他鄉呢?這就是“空”。一味好大喜功,一味追求開疆擴土,這是由無數的生命換來的結果呀。李颀這首詩的客觀之處還在于,他不僅隻寫漢人(唐人)的苦,也寫到了胡人普通百姓,“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這一點非常難得。因為,在殘酷的戰争過後,就沒有誰勝誰負的問題,最苦最慘的還是普通老百姓。
以上就是唐代詩人筆下的葡萄:既有細緻入微的描寫,如寫葡萄的藤蔓、花、果等等;同時又有深刻的象征寓意,葡萄已不再是簡單的風物和植物學概念,而是帶有濃厚的家國情懷,它和國家、和人民同命運,共呼吸。
20191128
在唐山
主要參考資料:
《增訂注釋全唐詩》(陳贻焮主編,文化藝術出版社2001)
《中國植物志》
《葡萄與葡萄酒傳入中國考》(芮傳明,《史林》1991)
,古典文學與植物專題,感謝大家的支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