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王勃是初唐四傑,還是排在首位,可見他在文學上的成就。他出生于649年,書香門第,少年英才,六歲就會吟詩作賦,十四歲便中舉及第。
我們讀過他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吧,那麼年輕就已經有了名句流傳。難怪連大詩人杜甫都在《戲為六絕句》裡稱贊他的。
其實王勃最有名氣的要算《滕王閣序》,因為這篇骈體文寫得确實太好,我們隻顧欣賞,而忽視了它後面還有那麼一首詩。這首詩被後人稱為《滕王閣詩》。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鸾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故事是這樣的。王勃在京城長安任朝散郎,做皇子沛王李賢的侍讀,因為幫他寫了一篇《檄英王雞》的鬥雞賦,惹怒了皇上李世民,就免了他的職務。
後來任過虢州參軍,但仕途不順,又被革職。他的父親王福疇也因此受牽連,被貶為交趾令。王勃罷官無事,正好要作漫遊,順便去交趾看望父親。
但是當他路過南昌的時候,正碰上洪都府閻都督整修滕王閣,事成在滕王閣上大宴賓客。所邀的多為鴻儒,意在為新閣落成,求一篇《滕王閣記》,勒石銘碑,以記此盛事。
其實閻公早就讓其女婿吳子章做好了準備,此擺宴求寶實際上掩人耳目。當閻公得知京城奇才王勃路過洪都府時,特下帖子請王勃赴宴,這也是他求之不得蓬荜生輝的好事。
王勃年輕氣盛,正是在做文章的興頭上,自然很高興。他早就知道李世民的弟弟滕王李元嬰建了三個滕王閣,要數洪都府的這座更雄偉,正好去一飽眼福。
王勃登上修葺一新的滕王閣,仔細欣賞,然後賓主入座,宴席開始。閻都督問遍衆鴻儒,請賜墨寶。大家知道個中緣由,因此都謙虛地搖頭。唯有王勃毫不推辭。
閻公有些不悅,但是也隻得讓他寫。王勃先是寫了些地理方位的話,如“洪都故郡,南昌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廬”,閻公認為都是一些老生常談的東西,所傳奇才也不過如此。
但是王勃越寫越順手,思如泉湧,好多佳詞麗句都像排着隊一樣到來。閻公看到這些引經據典、又具人生體驗的句子,内心裡開始佩服,但嘴上還沒有任何表示。
王勃好像如有神助一般,當寫到“落霞與孤鹜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時候,閻公已經掩不住興奮,站起來喝彩,他認為王勃奇才真的是名不虛傳,此文必将傳之千古。
文章已經結尾,閻公要給王勃敬酒。這時吳子章突然站起來說,王勃全部是抄襲的,我早就讀過,不信我背出來你們聽。果然吳子章全文一字不落地背誦了出來。
王勃頓時贊揚說,吳子章先生确實是一目十行,過目不忘,恐怕古人曹植、張松也沒有你這個記憶的本事。你說我是抄的,後面還有沒有?
吳子章說沒有,已經背誦完了。王勃于是拿起筆來,在後面加上一首詩。衆人為之喝彩,吳子章卻傻眼了,他算是出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洋相。
等閻公回過神來一看,确實是好詩。隻是最後一句“檻外長江空自流”,寫掉了一個“空”字,是個大空白。此時王勃已經離席趕往交趾去了。
于是閻公要求衆位鴻儒來填補這個空缺,有說是“水”字,有說是“船”字,有說是“獨”字,吳子章說是“各”字。閻公逐個吟詠了一下,檻外長江水自流,檻外長江各自流,感覺都不妥。
無奈之下,閻公隻好派人去追王勃,說這個字願意給一千金。此時王勃已到豐城,衙役趕上王勃并說明來意,王勃說我怎麼會戲弄閻公呢?這樣吧,你就可以回去交差了。
于是王勃也不用墨,就在衙役手心裡寫下一個字,叫他握緊,不要松手,否則字會不翼而飛。回到滕王閣,閻公急不可耐地要看字,衙役伸開手掌,卻是空空如也,什麼字也沒有。
怎麼是空的呢,真是千金難求一字啊?衆賓客也是議論紛紛。這時候閻公正在為難,忽然一拍腦袋,有了,原來王勃在考我們,莫非就是一個“空”字。檻外長江空自流,這個“空”字用得妙。
衆位鴻儒都連聲叫好。是啊,《滕王閣序》寫了這麼多,一共773個字,最後都落在這個“空”字上。自古以來,天下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