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為什麼能合法罷工?作為世界主要經濟體的英國,近幾個月來正被陰郁的社會經濟形勢所籠罩四十年來最嚴重的通貨膨脹正在吞噬英國人的工資,越來越多的勞動者要求加薪以應對生活成本的上升,緻使這個國家陷入一波又一波的罷工浪潮中媒體普遍提到一個新的“不滿之冬”,讓人聯想到1970年代末最終導緻撒切爾夫人上台的罷工潮,甚至有人把英國是否重新淪為“歐洲病夫”的話題再次擺到桌面上國際貨币基金組織更是預測,英國将是今年唯一收縮的主要經濟體,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英國為什麼能合法罷工?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作為世界主要經濟體的英國,近幾個月來正被陰郁的社會經濟形勢所籠罩。四十年來最嚴重的通貨膨脹正在吞噬英國人的工資,越來越多的勞動者要求加薪以應對生活成本的上升,緻使這個國家陷入一波又一波的罷工浪潮中。媒體普遍提到一個新的“不滿之冬”,讓人聯想到1970年代末最終導緻撒切爾夫人上台的罷工潮,甚至有人把英國是否重新淪為“歐洲病夫”的話題再次擺到桌面上。國際貨币基金組織更是預測,英國将是今年唯一收縮的主要經濟體。
深陷生活成本危機
根據市場調研企業凱度公司今年1月底公布的最新數據,在1月份的四周裡,英國食品通脹飙升至16.7%的新高,牛奶、雞蛋等基本必需品變得更貴。該公司說,食品雜貨價格漲幅達到200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導緻一般年度購物賬單增加了近800英鎊,迫使許多家庭改變購物習慣以節約開支。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報道稱,在這場生活成本危機中,很多英國人正首次前往食物赈濟處,同時有越來越多的工薪階層為養活孩子而苦苦掙紮。報道稱,當倫敦學前班老師艾絲琳·科裡的兩個兒子向她索要零食而她又買不起時,她會在地上鋪條毯子,跟他們玩“野餐遊戲”。她拿出從學前班的食物赈濟處得到的一個橘子或一個蘋果,把它切成三塊同孩子們分享。科裡說,孩子們把這作為遊戲看待,不知道他們媽媽内心的掙紮。《紐約時報》網站還寫道,科裡的晚餐經常縮減為隻有面食,她有時自己一口都不吃,以便孩子們能有更多食物。
這種窘迫也體現在民調中。英國王子基金會1月30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英國近半數(45%)年齡在16歲至25歲的年輕人擔心随着生活成本危機持續,他們再也賺不到足夠的錢來養家。而在家境較差的年輕人中,擔心無力養家者所占比例更是上升至53%。
罷工浪潮難以平息
由于加薪幅度跟不上通脹增幅,英國正在經曆從醫療到鐵路等各個部門的罷工潮,涉及郵政人員、律師、護士、教師、火車司機、零售業員工、邊防部隊官員等諸多群體,其中很多都屬于公共部門。這些此起彼伏的罷工也對英國經濟造成了負面影響。
據法新社報道,50萬名英國人在2月1日舉行罷工,要求增加工資。這是十多年來最大規模的此類罷工,導緻學校停課,交通中斷。英國首相裡希·蘇納克呼籲加薪應是“合理”和“負擔得起”的,并警告說大幅加薪将危及抑制通脹的努力。但工會指責作為富人的蘇納克與普通工薪階層面臨的挑戰脫節,後者正努力維持收支平衡。
“工作量總是越來越大,通脹導緻我們的工資越來越低。我們筋疲力盡。我們在付出代價,孩子們也在付出代價。”57歲的倫敦教師奈傑爾·亞當斯說。
英國國民保健署的工作人員是罷工的主力,從去年12月開始,他們走上街頭要求提高薪酬。2月6日,數萬名護士和救護車服務人員手舉“病人在受罪、我們很疲憊”“員工短缺會付出生命的代價”等标語舉行罷工,且規模是國民保健署75年曆史上最大的,同時也讓英國醫療體系的運作承受更大壓力。
據路透社報道,衛生行業工作人員要求與英國40年來最嚴重的通脹相匹配的加薪。在倫敦市中心參加示威的護士艾絲娜·沃恩說:“政府需要傾聽和商讨薪酬而不是隻會說國民保健署沒錢。靠現有的收入我們無法生存。”
英國皇家護理學會則表示,十年的低薪迫使數萬名護士離開這一行業,嚴重的人手短缺影響了對患者的照護。
有專家認為,除了受俄烏沖突、能源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外,造成英國當前經濟頹勢的一個因素是脫歐。西班牙《國家報》網站報道稱,席卷全國的“不滿之冬”的第一陣風早在6年前就随着英國脫歐公投開始形成了。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經濟學副教授斯瓦蒂·丁格拉表示,在公投後,英國出現了世界最大經濟體中其他經濟體未曾遭遇過的、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物價大幅上漲,工資急劇下降。也有評論說,雖然脫歐不是英國生活成本危機的起因,但它使這個問題更加難以解決。
欄目主編:張武 文字編輯:宋慧 題圖來源:東方IC 圖片編輯:雍凱
來源:作者:參考消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