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留學生群?來源:環球時報【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蕭雅文 柳玉鵬 環球時報記者 張雪婷】俄羅斯對烏克蘭采取特别軍事行動後,許多在烏留學生安全成為一個國際熱點一些國家嘗試采取措施疏散自己的學生,但更多學生不得不自己尋找安全的出路烏克蘭的形勢發展越來越引人關注:現在究竟有多少學生在烏留學?中國學生在烏克蘭的留學前景又會是什麼樣?,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烏克蘭留學生群?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蕭雅文 柳玉鵬 環球時報記者 張雪婷】俄羅斯對烏克蘭采取特别軍事行動後,許多在烏留學生安全成為一個國際熱點。一些國家嘗試采取措施疏散自己的學生,但更多學生不得不自己尋找安全的出路。烏克蘭的形勢發展越來越引人關注:現在究竟有多少學生在烏留學?中國學生在烏克蘭的留學前景又會是什麼樣?
多國使館在想辦法
據多個印度媒體早前報道,印度駐華沙大使館建議,在烏印度公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波蘭-烏克蘭邊境。《印度時報》27日報道稱,上百名印度學生被困在邊境處。有學生抱怨,他們按照印度政府和家人的建議,開私家車或步行數十公裡到達波蘭邊境,但烏克蘭工作人員僅允許俄羅斯籍、波蘭籍與烏克蘭籍人士通過。
據了解,在烏克蘭學習的留學生中,非洲學生占20%以上。尼日利亞外長表示,一旦機場重新開放,将幫助疏散想離開的學生。加納大使館計劃安排巴士,将該國學生運送到羅馬尼亞。
俄衛星通訊社26日報道,烏茲别克斯坦外交部官方代表卡布爾紮諾夫表示,烏克蘭紮波羅熱國立大學負責人稱,願意為外國留學生提供一切可能的幫助。烏茲别克斯坦當地大使館為在哈爾科夫市和紮波羅熱市的烏茲别克斯坦學生提供食物,赫爾松、赫梅利尼茨基、第聶伯羅和敖德薩等城市的留學生也正在組織撤離。
理工和藝術是強勢項目
《環球時報》記者27日嘗試登入烏克蘭教育部網站,但目前無法查看,不排除工作人員正在避難的情況。俄羅斯《論據與事實》周刊去年引用數據稱,有來自155個國家與地區、約7.65萬留學生在烏學習,其中約一半就讀于醫學專業。
去年的數據顯示,在烏留學生最多的國家是印度,為1.8萬多人。此外,摩洛哥學生有8000多人、土庫曼斯坦約5300人、阿塞拜疆約4600人、尼日利亞約4200人、中國約4000人,還有土耳其、埃及、以色列和烏茲别克斯坦等國留學生較多。記者了解到,一些中亞國家學生願意赴烏留學,其中一個原因是可以避免服兵役。
在烏克蘭最受留學生歡迎的大學有哈爾科夫國立大學、哈爾科夫國立醫科大學、敖德薩國立醫科大學、紮波羅熱國立醫科大學、文尼察國立醫科大學、第聶伯國立醫科大學和基輔國立大學等。除醫學以外,烏克蘭高校在理工科也很強勢,如國立科技大學(原基輔理工大學,下圖)、基輔國際民航大學等。藝術院校方面,著名的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QS表演藝術方面在世界排名前100)、國立美術學院等較受青睐,如中國歌手周深上的就是利沃夫國立音樂學院。
中烏有多個教育合作項目
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中國留學生在烏克蘭的情況可分為兩個階段,即2014年之前與之後。2013年的數據顯示,當地華人約2萬人左右(包括克裡米亞地區),如辛菲羅波爾國立大學的中國留學生非常多,該校就有超過300名。當時還有土耳其、伊朗、日本、韓國等國有較多人赴烏留學。
2014年以後,尤其在2017年-2019年,阿塞拜疆、土庫曼斯坦等中亞國家赴烏留學的學生增多,但中國留學生的人數開始減少。有留學機構人士與國内家長對記者說,這主要還是與當地社會動蕩有關,家長擔憂孩子的安全。不過,烏克蘭留學費用在2014年之前雖然不算低,但之後由于貨币貶值,留學成本降低了很多。目前,一名外國留學生在烏接受高等教育,每年平均花費為6000-8000美元。
中國與烏克蘭在教育上常年有合作項目。2017年,中國和烏克蘭大學校長論壇在烏克蘭基輔國立大學舉行。時任烏克蘭教育與科學部部長格裡涅維奇曾表示,2012年到當時,烏克蘭67所大學與中國200多家高校和企業簽署了合作協議。中國駐烏克蘭使館日前公布,中國現在在烏公民約有6000人,有分析估計約一半為留學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