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最值得回憶的年夜飯

最值得回憶的年夜飯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16 00:55:02

最值得回憶的年夜飯?閑來無事,翻閱某日的本地紙媒,赫然看到這段文字:,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最值得回憶的年夜飯?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最值得回憶的年夜飯(老常州的新年團子為大)1

最值得回憶的年夜飯

閑來無事,翻閱某日的本地紙媒,赫然看到這段文字:

磨子從祠堂角落雜物堆中扛出來,糯米六十斤、粳米二十斤磨成粉,這是每年做團子的固定數字。團子的餡超過十幾種,有菜肉、全肉、豬油渣蘿蔔絲、豆沙、棗泥、百果等;另有紅糖的、白糖的糕、用印版子壓出各種吉慶字,例如:吉祥、幸福、健康等;更有一種常州特産,叫大團子,長方形,蒸熟了放在冬至前水中,吃過正月半也不會壞。祖父對飲食要求精緻,董家的團子皮薄、餡多,每個隻有常州小籠包那樣大小,我們家廚房竈頭的鍋特别大,蒸籠也是特大号的,一籠可以蒸幾十個團子。當熱氣騰騰的團子一蒸一蒸出籠時,祖父就會來到廚房門口,輕聲對祖母說:你有高血壓,不能太勞累啊。另外就是看緊孩子,不準多吃團子,三個為限,因為祖父的大兒子是患痢疾而死的,這是一輩子的痛,也是一輩子的教訓。祖父常挂在嘴邊的口頭禅是:喜歡吃的少吃些,不喜歡的不要吃,少食成為董家家訓。當年,做饅頭是常州人的軟肋,但孩子們吵了要吃,怎麼辦?有從北方來的人就在中新橋對面空地上,搭了一個簡易竹篷,加工做饅頭,從臘月十五至小年夜,生意好到二十四小時不停歇,記得我跟着奶媽吃了午飯就拿了面粉和餡子去,一直到夜晚八點多才拎了饅頭回家。

這是曾經住在青果巷的董氏後人董端寫的,文章标題為《在青果巷過年》。董端是一位才女。我與董端有數面之緣。此前曾得他們通知,去郊區的董家村一起吃過一頓發譜酒,還與他們幾個人茶叙,得知青果巷董家的一些過往,雖然隻是殘片,卻也彌足珍貴。

從那段文字可以看出,老常州對于團子的紙執念,确實比饅頭大多了。

常州人所謂的饅頭,其實是有餡的,絕非北方人所謂無餡的饅頭。

還有一點,老常州是不過“小年”的,常州人的“小年夜”指的是大年夜前一天。

要感謝董家在保存常州鄉邦文獻上的貢獻。董氏家族曆史悠久,傳承600餘年,子孫繁衍至今28代。在跌宕起伏的悠悠歲月中,始終堅持家規祖訓,鼓勵子孫發奮讀書。明清兩代,青果巷董氏家族一共出了16位進士和11位舉人。為此,族人請旨,在董氏宗祠前豎立了"進士坊",曆經戰亂,進士坊殘件仍然屹立在江南名士第一巷之中。近代以來,22世孫董康奠定了中國近代法學的發展基礎。23世孫董絸庵一生緻力于常州先賢著作的研究,積數十年之功,收集并親自抄錄鄉邦文獻達一萬多冊。董絸庵是常州地區報紙新聞事業的創始人之一。

董氏子孫在各行各業可謂人才輩出: 其中有中國計算機之父、著名數學家與力學家董鐵寶; 中國科學院院士、地質學家董申保; 著名語言學家董同龢;國際著名粒子物理學家董無極。除了科學家以外,董氏後人在文體方面也展現出驕人的成就: 從青果巷董家大院走出來的女畫家董蕾,她的畫作在國内外比賽中多次獲得金獎和銀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