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隻是,想從一個玩家的角度看看——《河洛群俠傳》其實是否真的有那麼“差”。
這幾天,“小蝦米”徐昌隆老師以及其《河洛群俠傳》的制作團隊,恐怕過得不是那麼好。
這個宣傳語為“國産武俠無縫沙盤世界”的《金庸群俠傳》精神續作。發售後的成品卻充值着一大堆幾乎可說是緻命性的體驗:優化極差、BUG多如牛毛、建模畫面粗糙…可以說,整個遊戲幾乎成了一個笑話,這自然也遭到了幾乎所有網友的口誅筆伐。
幾乎變成笑柄的人物建模
要說是“幾乎”,是因為依然有相當一部分玩家,非常喜歡這次的河洛群俠傳,并且與諸多“黑子”們在網上各個戰場奮力抗争——這些群俠傳系列粉絲占了大部分的河洛支持者,到現在依然保持一個觀點:《河洛群俠傳》是一個好遊戲。隻是優化差了點。
而作為一個評測編輯,我認為所有對一個遊戲的看法,都會有一定的事實基礎為依據的。所以我回頭将這個我首發玩了15分鐘就被各種勸退的遊戲重新撿回來,重新再玩一次。
所以這并不是一個什麼評測,也與昨天的内幕分析文章不同。我隻是,想從一個玩家的角度看看——《河洛群俠傳》其實是否真的有那麼“差”。
一、一個好的策劃者與一個糟糕的執行者
我的領導曾經告訴過我一個很重要的道理:看人要先看優點。我覺得遊戲也是這樣。
《河洛群俠傳》初期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極為可怕的——成功讓一向“牙口”極好的我忍不住關掉遊戲,也算是個成就,但正如剛才所說的,正是我重新去深入了解這個遊戲,我才能挖掘出《河洛群俠傳》的真正閃光點,可能比咱們想象的要多。
首先是地圖要素,隻要玩過第一個村子的劇情,你就會明白徐昌隆老師所稱的“開放武俠世界”絕不是一個噱頭性質的空話——事實上,《河洛群俠傳》的開放地圖不僅能通過輕功完全地“所見即所至”,而且不像某些大而空的某些開放世界,本作的地圖隐藏要素的密度,多得令人發指。
被我想象中更豐富的世界
小編單拿逃出序章關卡洞穴後的懸崖來說,在這裡方圓不到十米半徑的地方裡,就隐藏着一個千年靈芝(增加HP上限)、一個綠色武器、一段靈異小劇情 一個稱号、一個紫色礦石素材,還有一個名為“龍珠”珍貴道具與N個強力回複藥。
這絕對隻是冰山一角,從第一個村子開始,屋頂、山洞、房子…每個角落都會藏着東西,從素材、武器、配方圖紙乃至武功秘籍。當你剛好在村口學到了能召喚寶寶的“獸王訣”。整個開局難度就已經完全不是一個級别。甚至你還能撿到各種能觸發支線任務的迷之道具,直接開啟了一條任務線。
既然說到支線任務,這真的算是《河洛群俠傳》繼承得《金庸》最好的一部分,沒有之一。從第一個村子就充斥着各種沒有一絲灌水成分的支線任務。更絕的是,小編在前期兩個村子的遊玩過程中,有好幾次都能在支線劇情上感受到了“居然如此”的翻轉。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個一開始小的不能再小的小支線:村裡三個小孩兒因為偶爾學會了丐幫的輕功,每天都去一個做飯特别好吃的婆婆家裡偷吃東西,作為主角,小蝦米自然一眼就識破他們,并通過一番戰鬥教訓了這幾個小鬼。這時候他們紛紛求饒,并表示獻出他們的輕功秘籍請求對村裡人保密。
這時候你自然可以與他們“狼狽為奸”,拿到秘籍。不過這時候許多有“俠義精神”的玩家應該會選擇大義凜然地舉報——但你做出這種抉擇時,可能不會想到結局:這仨小孩最後會被逐出村子,然後在外頭被野獸咬死,橫屍荒野——對于幾個充其量隻是淘氣惡作劇的小孩兒而言,這也過于殘酷了。
還有許多更深一層的小支線
所以這種“反俠義”的情節,在遊戲的支線任務比比皆是。哪怕玩家也在知曉這些結局後讀檔重新選擇,也很容易陷入自我道德困境:欺瞞大嬸,繼續讓三個小孩兒無法無天難道就是好事兒麼?說實話,這才是我真正想看到的“武俠世界”的小故事。
我不知道《河洛群俠傳》剩下的地圖部分是否還能有這樣的質量,如果真的有,那我覺得起碼從這兩個基礎内容的層面來說,本作已經絕對無愧于《金庸群俠傳》繼承者的名号了——甚至,還更有過之。
可惜,徹底被糟蹋了——将一個由優秀制作人帶着優秀策劃團隊,經過嘔心瀝血所凝成的策劃案,給一幫不怎樣的團隊去執行,會是怎樣的後果?
或者你能在這篇内幕文裡看到更多,但顯然已經不需要再多說了——玩過的都懂
二、現在已經不是20年前了
在小編與群裡的老同事就《河洛群俠傳》展開讨論時,最激烈的分歧其實就是:戰鬥。
作為習慣于CRPG多種戰鬥策略選擇的小編而言,《河洛群俠傳》前期那“你一下我一下”的老式戰鬥系統實在很難讓我滿意,尤其是與《神界 原罪2》比較起來更加讓我無語——請不要怪我,畢竟同樣适用AP系統,同樣是近年的遊戲。玩家實在很難不在心裡将這兩個遊戲作一個對比。小編自然也無法免俗。
而小編的老同事自然就有不同看法,他認為這遊戲戰鬥很正常,他很喜歡,覺得非常地“群俠傳”——是的,他是一個群俠傳系列的老玩家。而在他看來,這就是他最喜歡的老風格。
評判這種想法的好壞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小編更不願意用“情懷濾鏡”這樣帶貶義的字眼去形容這些玩家。但事情總有一個客觀的評判标準。而這個标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現在都已經是8012年了。
平心而論,《河洛群俠傳》的“無聊”其實僅限于前期部分,随着隊友的增多,武功慢慢學習積累。一場戰鬥的策略選擇顯得很豐富。要我說,這确實很像當年的那些經典的武俠作品。但是我更想說的是,2018年的這個時代,RPG也已經不再是當年的RPG了,現代的玩家是否還能吃這一套呢——起碼,《河洛群俠傳》的戰鬥部分與同期的其他RPG對比,未免還是相形見绌。
尤其是最考驗涉及功力的數值部分更是如此,說個最最簡單的問題:各位有誰是卡過拱石村村長的那一戰的?要知道,隻要你人物等級練得稍微高一點,村長就會徹底成為“紙糊”的悲慘隊友,一下即死。以至于現在貼吧等地都瘋狂挖掘這個地方的邪道打法,無他。這足以讓你的主線徹底無法推進。
有多少人卡在這裡了?
小編實在不想用諸如“國産遊戲”之類的雙重标準去衡量一個《河洛群俠傳》,如果不與國外RPG進行實打實的對比,那國産遊戲永遠不會有進步的那一天——而事實就是,從戰鬥上看,《河洛群俠傳》依然還是一個“當年的遊戲”,很适合老粉絲。但這又有什麼意義呢?
同樣“複古”的還有文案。群俠傳系列一直以來的文案都是一種台灣式的“僞古風”——之所以說“僞古風”,就是你經常看到小蝦米乃至其他角色經常能說出“赢要一起狂,輸要一起扛”這樣半古半今的怪話。從最初的《金庸群俠傳》到現在就是如此。
而這次《河洛群俠傳》也一樣如此,各種現代式對話風格。連“比特币”都出來了——當然,你可以說他是一種KUSO,也可以說他是一種诙諧幽默。老粉絲們或許還會認為,這個是群俠傳系列鮮明的特色。
但還是那句話:你讓一個沒有接觸過群俠傳系列的玩家怎麼看呢?結論就是現在連河洛粉絲大本營的“河洛群俠傳吧”裡,也有人在诟病本作的文案。尤其是與上個月的《太吾繪卷》對比起來更是如此——從文案方面,這倆可以說是兩個極端。
小編一向不喜歡用一個國産遊戲對比另一個國産遊戲。畢竟國内單機市場已經如此慘淡,兩個風格不同的遊戲何苦還要你争我鬥?隻是遺憾的是,衆多玩家們經過《太吾繪卷》那精緻的古風文案洗禮後,再來玩《河洛群俠傳》,顯然就會有更多的落差:不說别的,但就兩個遊戲的片頭PV——“誓要神鋒消磨盡,不滅相樞無人間”與“聖堂這個宮殿居然是為了掩蓋一處不穩定的時空裂隙”,兩段台詞一對比,作為一個中國人你覺得哪個好?
你可以說這是“掉書袋”,但這樣的“掉書袋”也是足夠厲害了
這麼一堆東西寫下來,或許群俠傳的粉絲們會不大喜歡,但畢竟《河洛群俠傳》并不能隻靠咱們粉絲就能活下來的。
寫在最後
在2018年,我會将我心目中“最可惜的遊戲”頒給《河洛群俠傳》。
說實話,從它内核裡表現的優秀素質,完全可以接上《天命奇禦》、《太吾繪卷》的班,成為今年第三款品質優秀的國産遊戲。而2018年,也徹底能成為10年來國産單機遊戲最閃光的一年——然而這一切都已經不存在了。
但小編在這裡并非為《河洛群俠傳》做任何開脫。說白了,現在這個遊戲,完全就是将一個 EA 遊戲的品質,當成正式版發售,這顯然是一個極為令人不齒的行為。徐昌隆老師與制作團隊難道就不知道現在本作出現的問題麼?但他們依然就這樣發售了——哪怕這其中有一萬個“大人的原因”,但作為一個熱愛遊戲的玩家,我不想知道這些“大人的原因”。
在昨天,官方宣布由于需要24小時不間斷地優化遊戲體驗,徐昌隆老師于11月3日見面會需要延期。這顯然說明了制作組對本身也是有數的。玩家在評論裡也紛紛表示希望能盡快玩到更完善的《河洛群俠傳》,一切似乎都忘好的方向發展。
但我還是忍不住要問:早幹嘛去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