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方大集團積極參與國企混改,成功并購重組了多家國有企業。
今年,國務院國企改革辦專門向天津市政府發去感謝信,稱“天津推動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工作卓有成效,為全國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年度目标任務做出了突出貢獻。”
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了超預期成果是天津國企改革的突出特色。統計顯示,天津17家完成混改的原市管企業2021年營業收入、淨利潤分别達到2996億元和208億元,分别比混改前增長81.20%和455.77%,混改後企業在津上繳稅金累計超過270億元。
國家發改委在對天津實地專題調研後給出了“天津國企混改緊扣當地實際,遵循‘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提高效率’十六字要求,不僅引入了資本、化解了風險、改進了治理、提升了效益,而且放大了國有資本功能、做強了優勢産業、搞活了地方經濟,符合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國企混改的政策方向和要求”的高度肯定。
天津市通過混改,混産權,改機制,優治理,實現了國有經濟的良性再生,為國民共進譜寫了新的發展篇章。其中,遼甯方大集團混改天津一商集團(下稱“天津一商”)是一個典型案例。
01
老國企成了“沒人要”
天津一商是一家具有近70年曆史的老國企,其前身是成立于1953年的天津市第一商業局,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天津市創設的首個大型商業單位。核心主業由百貨零售、商品貿易、商務服務、現代物流四大經營闆塊組成。
1995年,天津一商迎來了改制,并于第二年3月成功注冊成為了國有公司制企業。由于市民和合作夥伴天然的親近感及長期積累的認可度,天津一商在改革開放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天津商業的标志性企業,始終保持天津商業第一位置。
進入新世紀,這家老牌商業國企面對激烈的市場競争,遇到了發展瓶頸。在互聯網商業的大背景下,其自身體制機制不靈活、資源利用和運行效率不高等問題愈加凸顯,企業活力不再。
據天津一商的一位中層管理人員回憶,那時企業“供應商的貨款已3年未支付,職工的工資用高于10%的利息貸款支付,資金鍊斷裂一觸即發”。資本結構單一、組織結構冗長、體制機制僵化、經濟效益低下、債務風險高企是對當時天津一商的真實評價。
在此情形下,2016年年末、2017年年初,天津市委召開十屆十一次全會、全市國企改革推動會,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實施意見》,着手部署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天津一商也被定為參與混改的重要企業之一。
但天津一商的混改之路并不順利。考慮到傳統商業是一個充分競争型的行業,倉庫、賣場、專業市場和商業樓宇這些營運範圍本身就高度市場化,競争壓力十分巨大。再加上國有企業限制多、人員專業水平參差不齊,令很多有意願參與天津市國企混改的民間資本和企業對天津一商抱持觀望态度。兩次“挂牌”兩次失敗的結果也曾令天津市國資委一度不抱太大希望。
直到2019年,“颠沛流離”兩年多的天津一商才迎來轉機。遼甯方大集團在衡量了自身實力以及與天津一商的業務匹配度後,最終決定投資22億收購一商。
方大集團是一家以碳素、鋼鐵、醫藥三大産業為核心,商業、重型機械制造為兩翼,礦山、貿易、房地産為補充的跨行業、跨地區、多元化、具有較強國際競争實力的大型企業集團。旗下擁有4家上市公司、一家大型鋼鐵聯合企業、一家大型機械制造跨國企業、多家醫院等200多家法人單位,所屬公司分布于北京、上海、遼甯、甘肅、江西等20餘省、市、自治區,員工6萬多人。
方大集團有混改“經驗”。近些年,方大集團積極參與國企混改,依法依規成功并購重組了多家國有企業。這其中就包括海航的航空業核心闆塊。
方大集團通過導入資源、引入标準、輸入體制機制、注入資金、植入精細化管理,強力推行各項高效管理舉措,将參與混改的國有企業無一例外地在并購重組後短時間成功脫困,實現扭虧為盈,從行業倒數蛻變為行業先進。
02
混改帶來了“新活力”
方大集團接手後,首先是給天津一商的老員工們“交底”,把人心都擰在一起。而方大集團過往參與混改的成功經驗也給了老員工們成功脫困的希望。
很快,在看到方大集團給出的具體改革方案後,員工們也确實有了信心,畢竟付出後的回報是真真切切的。參與混改的積極性普遍高漲,個個都“懷抱熱火罐”。
方大集團先是向舊體制機制“開刀”,把自己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帶到了天津一商。先是建立了監督組,用外部視角對天津一商的日常經營決策進行監督、探讨,有效提高了天津一商的經營決策能力。
方大集團還建立了内部培訓機制。在不從外部市場增加人的前提下,在内部搞“人才市場”。通過模拟招聘将“正确”的員工放在相應的崗位上;對那些不勝任、不具備相應業務能力的人員也不是簡單地辭退了事,而是進入培訓中心進行專業化的培訓,提高技能水平。
某位在天津一商幹了20多年的退伍老兵就是從培訓中心走出來的骨幹。在混改前,原本她幹得最久的工作是在解放南路的茶城“負責收租”,每天與茶城商戶打交道。
随着天津一商用工結構的調整,因人員富餘,她先是在食堂幹了一段時間,後被分流進入培訓中心的“學習班”。這裡便是為暫時沒有合适崗位的員工提高工作技能的地方。進入這裡的員工每月發放天津市最低工資标準工資,等出現合适崗位再讓學員們競聘上崗。
正好東麗儲運中心準備在原先的儲運功能上轉型幹貿易,要做成一個貿易流通市場,新增加好幾個龍門吊司機的崗位。她便努力通過培訓學習操作龍門吊并順利通過了考核,成為鋼材市場龍門吊司機。随着鋼材市場貨物吞吐量的逐月增加,龍門吊司機的收入水漲船高。盡管她還是一名新手,活幹得不夠快,但月收入也漲到了6000多元。目前正常績效的龍門吊司機月收入普遍都超過萬元。
像她一樣重新找回自己對崗位、對企業有歸屬感的員工在混改後的天津一商比比皆是。更多的員工正在靠着自身的奮鬥和企業的共同努力為個人、為集體重新找到了出路。東麗儲運中心2022年一季度實現銷售收入近800萬元,同比增長28.06%;利潤近百萬元,同比增長190.44%。
針對零售闆塊方大集團也帶來了精細化服務、精細化管理的新做法。天津一商友誼商廈五店是精細化管理的示範點。
該店正加速恢複貴賓服務,推行五星級酒店化服務模式,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好評。
憑借設立的專業禮儀管家團隊作為友誼商廈服務升級的“臉面”,精挑細選形象好、素質好、口才好的年輕人,對到店消費者鞠躬問好、品牌指引、需求咨詢、提貨撐傘,對VIP貴賓進行貼身一站式服務。在項目服務的第二天,剛剛成為禮儀管家的員工就接待了一位無目的購物的消費者,經過全程女裝、家居用品和化妝品的陪購,最終在雅詩蘭黛專櫃購置了上千元護膚品。服務全程既得到消費者的認可,也讓員工感受到了工作的成就感。友誼商廈還在正門設置VIP貴賓專屬停車位,通過電話預約,VIP貴賓可即到即停。推出服務半個月,接到貴賓專線10個,預約停車10輛,帶動銷售數十萬元,最高單筆銷售4萬元。
在服務項目不斷升級的基礎上,友誼商廈也在不斷完善環境硬件。通過建立聯查機制,進行全天候無死角聯查。賣場空氣清新,店堂光線舒适,地面、牆面、角落也幹淨整潔無灰塵。這些細節的改變都切實反映到來店人數和銷售業績之中。今年前兩個月,天津一商營業收入超16億元,利潤總額近2100萬元,同比增長197.83%。
可以說,混改讓這家老國企實現了重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