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張掖大佛殿門口牌匾

張掖大佛殿門口牌匾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07 03:36:31

張掖大佛殿門口牌匾(張掖鐘鼓樓匾額)1

作者:張鴻清

張掖鼓樓也叫鐘樓,又名鎮遠樓、靖遠樓。位于張掖城中心。《甘州府志》記載:“明才都禦史寬建鎮遠樓,即古正晷方中之義,街巷準此環分” 。據《重修甘州吊橋及靖遠樓》碑刻記載,鼓樓始建于明正德二年(1507年),清順治五年(1648年)焚毀于兵燹,康熙七年(1668年)甘肅提督張勇重建,乾隆、光緒年間兩次修繕。

張掖大佛殿門口牌匾(張掖鐘鼓樓匾額)2

鼓樓基台呈覆鬥形,青磚包砌,基部襯砌石條,台頂砌有一米高的女牆,下部四面中軸線開券形門洞。門洞平面呈十字型,與四條大街相通,可供通行。

門洞頂部砌5層磚券,上面嵌磚雕匾額:

東為“旭升”。

西為“賓晟”。

南為“迎薰”。

北為“鎮遠”。

寓意張掖重要的政治、軍事位置。

樓閣為重檐攢尖頂,一層外帶圍廊。兩層四面懸挂匾額,一層4塊匾額原為明正德年間制作,二層4塊匾額為清順治年間制作;現有匾額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補做。張掖鼓樓8塊匾額共32字,卻概括了張掖在曆史上的重要地理、政治、軍事、文化位置,東與西、南與北用詞不僅對仗工整,而且講解五行相生,可謂句工,詞雅,意深,實屬古城文化荟萃之樓。

張掖大佛殿門口牌匾(張掖鐘鼓樓匾額)3

一層4塊匾額内容為明正德二年時拟定,以四方地名加景色而成,重點概括張掖地理位置和特色景緻。

二層4塊匾額内容為清順治年拟定,以四方數字量詞加張掖政治、軍事作用而成,概括張掖在古代維護國家統一、民族融合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是對基台券門“旭升”、“賓晟”、“迎薰”、“鎮遠”的補充和诠釋。

張掖大佛殿門口牌匾(張掖鐘鼓樓匾額)4

東上:“九重在望”。

寓意張掖地處偏遠,雖遠離京城,卻永遠是服從京城(九重)命令的重要郡城。書法作者:趙一鶴,山東威海市書法家。

東下:“金城春雨”。

寓意東有金城(蘭州),東接金城春風帶來滋養萬物的雨水。書法作者:趙正,筆名黎泉,原甘肅省畫院院長。

張掖大佛殿門口牌匾(張掖鐘鼓樓匾額)5

西上:“萬國鹹賓”。

寓意向西聯通西域諸國,隋大業五年(公元609年),隋炀帝在這裡會見西域27國使節,史稱萬國博覽會。書法作者:馬競先,筆名雪祁,甘肅省書法家。

西下:“玉關曉月”。

寓意西有玉門關,春風不度玉門關,隻能看到發自張掖的曉月,意蘊深遠。書法作者:魏傳統,當代著名書法家。

張掖大佛殿門口牌匾(張掖鐘鼓樓匾額)6

南上:“聲教四達”。

取《尚書·禹貢》:“東漸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聲教,訖于四海。”句意,指張掖代表中央聲威教化祁連南山一帶少數民族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書法作者:朱乃正,原中國美術學院院長。

南下:“祁連晴雪”。

寓意南有祁連山,終年可見皚皚雪景。書法作者:陳伯希,原甘肅省美術家協會主席。

張掖大佛殿門口牌匾(張掖鐘鼓樓匾額)7

北上:“湖山一覽”。

張掖北有河流湖泊濕地、合黎龍首山脈為屏障,抵禦北來之侵擾,若金湯之固。書法作者:吳廷富,甘肅省書法家。

北下 :“居延古牧”。

寓意北有居延海及蘇武牧羊台,傳唱着凄美的故事。書法作者:顧廷龍,原上海市圖書館館長。

張掖大佛殿門口牌匾(張掖鐘鼓樓匾額)8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