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北京抖空竹的技藝概述

北京抖空竹的技藝概述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01 08:52:25

上次,我們給大家推薦了南京非遺裡的美食,勾起了“吃貨們”的食欲。非遺世界,還有很多好玩兒的,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南京非遺體育項目。很多讀者沒想到吧,體育項目也可以是非遺,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可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曆史。

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非遺活動的主題為“多彩非遺,美好生活”,也體現出了曆史遺産活态傳承的意味。而在無論是自然遺産還是文化遺産公共空間的利用中,體育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周末,來明故宮遺址公園,我們一起來開啟非遺體育之旅,看抖空竹、八卦掌、石鎖……

傳承千年的南京非遺——

抖空竹

北京抖空竹的技藝概述(抖空竹石鎖八卦掌)1

孫光輝展示抖空竹

孫光輝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抖空竹的市級代表性傳承人,10歲跟爺爺學習,16歲“出師”走上抖空竹文化傳承的道路。如今,他在南京甘家大院裡設立了櫃台,傳承抖空竹文化。

由陀螺演變而來

“空竹”在我國古稱“空筝”,南京人習慣叫“嗡”,把玩時又稱“抖嗡”。抖空竹由民間遊戲“陀螺”演變而來,因為是靠四肢巧妙配合完成的運動項目,十分有助于人們的身體健康,又融技巧性、娛樂性、觀賞性等為一體,是南京人十分喜愛的一項民俗遊藝活動。

“榮記狗牌竹音堂”是南京非常響亮的名号,孫光輝是“榮記”的第三代傳人。“南京話叫‘狗牌’,聽起來有點像罵人的話。”為何空竹又叫狗牌呢?孫光輝解釋道:“因為抖空竹發出的嗡嗡嗡,聽起來像狗叫的聲音,所以叫‘狗牌’。”

78道工序打造一個空竹

一隻普通的空竹,外行人看似簡單,其實是個不太容易完成的東西,其中包含着聲學、物理學、數學等科學原理。隻有好的技藝還不夠,還要有十足的耐心。用傳統手法——車木做嗡,前前後後要經過總計78道工序,從劈料子、鋸料子、砍料子,再到車料子、刻料子、砂料子……孫光輝每年出了正月就要開始動手,一直要忙到隔年春節前夕,每天從早晨7點忙到晚上10點,才能做出1000多個空竹。

雖然塑料嗡早就因為成本低生産方便,而大量代替了竹木嗡,孫光輝卻依然堅持着他的手工技藝。在他眼裡,這是一種傳承。“榮記”的空竹與别人的相比,還有幾點特别之處。比如箍緊空竹框子的材料,别人是蠟線而他用麻絲; 再比如空竹表面的闆子,别人是三夾闆,他用木闆料。

秦淮燈會上的另一大景觀

清代伊始,我國抖空竹已從起初的民間遊戲,逐漸發展為技巧多端的雜技節目。清代中葉以後,南京夫子廟地區成為我國三大民間百藝(戲)展演聚集地之一。

南京有句老話,“春節不到夫子廟就不算過年”,因此,夫子廟這塊民間百藝展演聚集地就有抖空竹表演。每到春節期間,制嗡藝人就在這一帶設攤銷售,攤主一邊表演空竹,一邊向觀者兜售,不僅增添了節日歡樂氣氛,也成為秦淮燈會中的一大景觀。孫光輝說:“燈彩是靜态的,空竹是動态的,靜态結合,過年的熱鬧氣氛就出來了。”

起初瞧不上的功夫她花了一輩子去傳承

北京抖空竹的技藝概述(抖空竹石鎖八卦掌)2

史式八卦掌非遺傳承人李義芹

史式八卦掌是源自南京一帶的傳統武術,創始人史計棟師承八卦掌創始人董海川,在傳承練習中融入自身特點,逐漸形成了八卦掌中的獨特流派。

今年75歲的非遺傳承人李義芹告訴記者,她練習史式八卦掌已經70年了。“史式八卦掌以一個圓為中心,人在圈子上走,步子小小的,但是轉動非常快,走得不停、動得不歇。”

南京市非遺保護中心的專家告訴記者,史式八卦掌是中國武術三大内家拳之一,至今已有100多年曆史。

李義芹的師傅名叫狄兆龍,是史式八卦掌的第三代傳人,李義芹年幼時,起初是學少林功夫的。“第一次接觸八卦掌,我嫌動作、節奏都太慢了,不願意學,(教我少林功夫的)師傅都着急了。”李義芹說。

在李義芹的童年裡,師傅每次來南京都在她家中住上好久。

“以前,師傅每次來南京,天不亮就要出去練功,我也跟着他學。”李義芹說,打小就跟着師傅學,她的基本功很紮實,練了這麼多年史式八卦掌,走起路來像燕子一樣輕。

老早,南京人不去健身房

都練石鎖

北京抖空竹的技藝概述(抖空竹石鎖八卦掌)3

石鎖

這是一項非常震撼的傳統體育,非大力士都掄不起來。

一隻手握住石鎖柄,上百斤重的石鎖便開始在表演者身體周圍上下翻飛,左右旋轉。

每周都有這麼幾次花樣石鎖和功力石鎖表演在逸仙橋小公園裡舉行,吸引很多路人圍觀。

殷巷石鎖起源于唐代軍營

相傳,楚霸王項羽和唐王李世民就經常以練習石鎖、石擔子來強身健體,宋朝嶽飛也用石鎖、石擔子來訓練士兵。

據江甯殷巷石鎖協會會長、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王道泉介紹,“李世民帶兵打仗時,看到将士們連年征戰,身體每況愈下,他非常擔憂。為了讓将士們強身健體,他發明了石鎖,讓将士們每天用石鎖鍛煉身體,沒有想到效果出奇的好。”

南京人玩石鎖

與嶽飛抗金有關

石鎖流傳到南京,這要從南宋時期說起。當時南宋名将嶽飛為了抵抗金兵,在南京牛首山附近駐紮,平時除了練兵,将士們就用石鎖來鍛煉身體。

當時的殷巷距離牛首山非常近,很多宋軍在此駐紮,當地居民見宋軍平時除了操練,就玩石鎖,而且将士們把玩石鎖的花樣百出,附近的居民也慢慢地開始流行玩石鎖了,從那以後,石鎖運動在殷巷地區慢慢形成氣候并延續了下來。

王道泉介紹,殷巷石鎖既保留了以大石鎖練力量的玩法,又保留有小石鎖的花色動作。現有石鎖多種,重量大小不一,從40多斤到120多斤。盛行時殷巷石鎖有“霸王舉鼎”、“觀音托掌”、“二郎擔山”、“猴兒戴帽”、“仙人背纖”、“懷中抱月”、“大開四門”等幾十種套路,目前僅餘10餘種。

最讓記者感到吃驚的是,在逸仙橋小公園裡,還有很多女大力士,一個個幾十斤的石鎖在她們手上玩轉自如,扔高、接高、推花、觀音上架等動作她們早已經練得爐火純青。

(部分素材由南京市文廣新局非遺處提供)

來源:金陵晚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