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生活,承載悲歡喜樂;
聲聲不息,延續文脈之音。
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雲南面向全國乃至世界亮出的一張特色名片。在曆史的長河中,雲南各族人民在生産生活中,孕育出了種類繁多、形态各異、各具特色的民族樂器。這些來自山水田園間的原生态樂器,在逢年過節、婚嫁喜慶、新房落成、豐收獵獲之時傳情達意,承載着源遠流長的風土人情、生活習慣、審美情趣和文化形态,抒發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向往和追求。但也因青年一代生活方式的改變和外來文化的沖擊,許多少數民族樂器在現代社會正面臨着消亡的境地。
受父親薛文安的影響,楊健自幼便在樂器堆裡長大,通過多年來對雲南少數民族樂器的收集、學習、制作、演奏、改良,楊健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跟随父親薛文安的腳步,樂器“低音胡”、改良八孔葫蘆絲、改良五弦其奔等榮獲國家發明專利。目前,楊健已收藏了40餘種雲南少數民族樂器。與此同時,他還積極探索教學培訓工作,多次參與盤龍區民族民間歌舞樂展演等活動的演出,緻力于讓雲南少數民族樂器走進更多人的視野,讓這些民族文化瑰寶重回舞台和生活。
01 獨弦胡 聲聲動心語真情
哀婉凄怆、如泣如訴,當獨弦胡古老的聲音響起,沒有人不為之動容。獨弦胡是雲南西盟的佤族樂器,琴杆、琴筒用竹子制作,琴弦以草(或藤皮、董棕絲)撚制,細竹拴棕絲或馬尾為弓。它的演奏形式為蹲式,需要用腳壓住琴筒或底柱演奏,多用于獨奏自娛或自拉自唱。
楊健的兒子楊柯演奏獨弦胡,下方的竹鼓為改良後所加,竹鼓上繪制了佤族特色圖騰,主要用于固定獨弦胡。
關于獨弦胡,有一個凄美的傳說,相傳有個小孩與母親相依為命,一天其母親外出挑水時再也沒回來,孩子找啊找,終于在山洞裡找到已離開人世的母親,孩子悲痛不已,以扁擔為琴杆、以頭發絲為琴弦,搖搖晃晃地拉出了凄絕的挽歌。獨弦胡簡單樸實的造型、極為細膩的表現力,能完美地展現人的思想感情和内心世界。但因獨弦胡本身音量較小,似竊竊低語難以聽清,楊健和父親一起對其進行了改良,使獨弦胡音量更大,更具舞台表現力。
02 低音胡 努力“去西方化”
一直以來,傳統民族樂團最大的遺憾是缺少低音樂器,因此,中國的民族樂團隻能采用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來演奏低音聲部。從20世紀50年代起,國内的民族樂器制作師們,為制作、改良民族低音拉弦樂器付出了巨大努力,楊健在父親的帶領下,開始制作低音胡,比選最佳材料、對比各項參數,不斷摸索低音胡的發聲原理,并于1998年、2003年先後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國家外觀設計專利。
楊柯正在演奏爺爺薛文安1989年制作出的低音胡,目前最新版本的低音胡琴身,比視頻中的縮扁了6cm,更易于演奏。
20世紀90年代初,一家投資公司曾經出資上百萬,希望買下低音胡專利,當得知對方是外企時,父子兩人斷然拒絕,楊健表示,父親當年做低音胡就是為了把中國民樂的低音解決,一定不能讓外國人買斷後再來賣給國人。從低音胡誕生之日起,楊健一家對低音胡的改良就從未停止,“我們一直在做‘去西方化’的事,做了很多年。”
03 葫蘆絲 傳承推廣要創新
葫蘆絲外觀樸實精緻,音色兼具“輕、飄、柔”,葫蘆絲在傣族、阿昌族中最為普及,是雲南少數民族樂器中比較被人熟知的一種。由于傳統的七孔葫蘆絲音域過窄,很多歌曲無法演奏。為了讓葫蘆絲不僅僅局限于演奏《月光下的鳳尾竹》等民族作品,楊健悉心鑽研,于2007年獲得八孔葫蘆絲的國家專利,2014年獲得改良八孔葫蘆絲的國家專利。
楊健正在演奏葫蘆絲,展示七孔葫蘆絲和八孔葫蘆絲的區别。
改良後的八孔葫蘆絲,既保持了葫蘆絲原有的音色和風格,又增大了音量、擴展了音域、豐富了音響色彩。在培訓教學中,楊健經常教學生用葫蘆絲演奏時下熱門的流行歌曲,不斷拉近少數民族樂器和現代生活的距離,為更好地推廣民族曲目打基礎。
雲南雖然有衆多獨特的少數民族樂器,但系統性、專業性不強,有些樂器甚至還沒有被普及,就已經消失在曆史舞台,成為民間傳說。與少數民族樂器打了半輩子交道的楊健深知,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之下,民族樂器雖有獨特之美,音量不足、音域不寬、演奏不便等卻是普遍存在的客觀事實,這些因素嚴重阻礙了樂器的普及,已經跟不上音樂的發展,如果不進行改良,最終隻能被曆史淘汰、被人們遺忘。
楊健參與演出。
在改良樂器過程中,楊健曾遭受過不少質疑:“改良過後的少數民族樂器還算少數民族樂器嗎?”對此,楊健認為,就像人們隻要會說話就可以學習不同的語言一樣,對樂器進行改良也是在盡可能強化其原本特色的基礎上,讓樂器能演奏更多類型的作品,從而被廣泛使用。
彜族樂器小悶笛,和打火機差不多大小。
改良樂器說起來輕松,做起來又何嘗容易?由于雲南少數民族樂器多為就地取材、手工制作,材料以木頭、竹子、牛皮、蛇皮、牛角為主,而選材又直接關系到音量、音準、拉力等因素,要達到相對完美的音色,需要經過漫長的探索和實踐。對獨弦胡進行改良時,隻有不斷試驗、反複調整參數,做了30多把才能選出1把;而制作低音胡對松木的陳化年份要求更高,楊健父親收集的松木材料,如今依然在倉庫裡自然陳化着……
白族的龍頭小三弦琴面材料為蟒皮。
功夫不負有心人,這些年來,楊健一家三代的傳承和堅守逐漸被業内所看見,一些雲南少數民族樂器重新喚醒人們的耳朵:楊麗萍歌舞表演中作為伴奏的部分樂器、山人樂隊使用的一把傈僳族樂器“其奔”、著名二胡演奏家梁聆聆演奏的獨弦胡琴,均出自楊健之手。雲南少數民族樂器的推廣和重生,似乎看到了曙光。
楊健和團隊在為表演排練。
回想起與雲南少數民族樂器的邂逅,有時是在花鳥市場無人問津的角落,有時是在各州市巧遇傳統老藝人後的饋贈,楊健感慨道:“現在大家接觸的東西太多、忙不過來了,才會暫時把自己的東西忘記了,老祖宗留下的這些音樂瑰寶,不能在我們手上流失掉,在有限的餘生,我一定盡力把這些樂器傳承下去。”
互動1:以下兩個視頻裡的雲南少數民族樂器,你知道幾種?
互動2:一起來欣賞這些“沉浸式”演出~
來源:盤龍區文化和旅遊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