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亡其亡,系于苞桑”這句話,出自《易·否卦·九五爻辭》,完整的原文是“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其《象傳》釋曰:“大人之吉,位正當也。”要全面、正确理解這句話,我們要從釋字開始,再從象、數、理上全面把握。
一、釋字(詞)
苞
《說文》:“苞,草也,南陽以為粗履”。“苞”的本義是指能編織草鞋和席子的一種柔韌的草。
《詩·小雅·斯幹》:“秩秩斯幹,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也”。這幾句詩的意思就是:整整齊齊碼放的木材,伐自幽深的終南山上。(其中),竹子是那樣的柔韌。松樹是那樣的粗壯。這裡的“苞”就是強調竹材的柔韌性。
桑
《說文》:“桑,蠶所食葉木”。采桑葉以養蠶,故“桑”從“木”從多“又”。“又”在造字中指手。會意字,為衆手采木上之葉。
“桑”是一種木質堅韌的樹。《詩·幽風·七月》:“女執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桑是古代制作弓和車轅的木材。《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取榦之道,柘為上,檿桑次之”。
苞桑
泛指柔韌性極強的植物。能夠承受極重的壓力,易彎而不易折斷。《詩經·唐風·鸨羽》:“肅肅鸨行,集于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藝稻粱”。
二、釋數
《否卦》是消息卦,陽消陰息,陰陽達到平衡,天時在秋分,五行屬金,其數為9,為仲秋之卦。仲秋之時,天地否閉,天氣肅殺,萬物收斂,草木凋零,故《否卦·象辭》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儉德辟難,不可榮以祿。”天地不交,則萬物成熟而固化,事業成就而達頂盛,故其道收斂以貞守也。
三、釋象
《否卦》九五在乾體,“乾為健”;《否卦》九五在巽體,“巽為木”。九五剛健而依木,自強不息而依木小憩,故曰“休”。“休”者,勞逸相結合也。“乾為健”,代表“勞”;“巽為木”,依木代表“逸”。時勞則勞、時逸則逸,勞而不疲、逸而無荒,勞逸結合,勞逸相得,是謂“休”也。
“否”與九五,指天下大治、禮樂整肅、尊卑貴賤、各安其位、各守其分、無錯無雜、無相亂矣。“休否”就是指天下大治,于民休息的一種狀态。
九五剛而中正,居尊位,故曰“大人”。九五休休,中正當位,故而“吉”,《象傳》亦因而釋曰:“大人之吉,位正當也”。
九五雖中正當位,但九四、六三卻均不當位。四位是近君之臣位,其性柔而順,而九四則剛居柔位,失順從之德。三位是武人之位,“或從王事”,奉王命而行征伐之事,其性要剛武果敢,而六三則柔居剛位,失剛果之德。九五與九四、六三組成巽體,“巽為進退”,這裡換言曰“搖晃”,指上下悠蕩。九四與六三皆九五君王肱股之臣,文臣不文,武臣不武,皆不當位,故九五與九四、六三組合在一起不穩固,有憂患,故曰“其亡其亡”。
六三在坤體,“坤為地為母”,“萬物皆緻養焉”,故言乎“包”;又六三為巽體主爻,“巽為木”,泛指草木,故言乎“艹”。從艹從包,故六三為“苞”。《否卦》九四為艮體主爻,“艮為手”。又九四在巽體,“巽為木”,有手采于木上,為“桑”字形象,故九四為“桑”。桑是木本植物,苞是草木植物,桑與苞雖都是柔韌性植物,但草柔木剛。九四剛居柔位,本應柔如苞茅,卻剛如桑木;六三柔居剛位,本應剛如桑木,卻柔如苞茅,這也反映了九四與六三的不當位。臣不當位,君之憂也。九五也在巽體,“巽為繩直”,故曰“系”。九五在九四與六三之上,而九四為桑、六三為苞,故曰“系于苞桑”。“苞桑”皆為柔韌性極強的植物,九五“系于苞桑”,而苞與桑均不當位,這樣就會上下晃蕩而不穩固,随時都有失足跌落的可能,故曰“其亡其亡,系于苞桑”。意思就是九五象系在柔軟的苞桑上一樣上下搖晃,太驚險了,小心掉下來啊小心掉下來,掉下來就會失去原來的中正之位了。
四、義理
“休否”象征着天下大治、禮樂整肅,尊卑有等,貴賤有分,社會達到頂盛時期。然而,日中則昃,月盈則虧,社會發展到頂盛時期,就達到了“否”的狀态,要繼續發展已經很難了,社會會很容易地走上下坡路。所以要維持這種極盛的社會狀态,統治者必須要有居安思危的危機感,時刻保持小心謹慎的态度。所謂生于憂患、亡于安樂。這就要求統治者要有“系于苞桑”上的警惕心裡,隻有時刻小心,才能避免掉下去。“苞桑”柔韌,雖不會折斷,卻容易掉下去。“系于苞桑”,比喻統治者隻有居安思危而不自安,國家才能因此而長治久安。
許多大家釋“苞桑”為“比喻牢固的根基”,謬也。孔穎達疏:“苞,本也,凡物系于桑之苞本,則牢固也”。這種解釋從根本上就錯了。“苞桑”因其柔韌,所以不穩固;因其不穩固,才産生戒懼謹慎之心。才能“如履薄冰,如臨深淵”,才不會出問題。李賢注:“言聖人居天位,不可以安,常自危懼,乃是系于苞桑也”。這最為貼切。“系于苞桑”,後專指帝王能思危而不自安,國家因此而能長久。宋·黃庭堅《書磨崖碑後》詩:“明皇不作苞桑計,颠倒四海由祿兒”。《三國演義》:第十三回:“人君當守‘苞桑’戒,太阿誰執全綱紀”。《詩經·唐風·蟋蟀》描寫的也是這種居安思危,樂不忘憂的思想。
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亂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易》曰:‘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周易·系辭傳·下》)
西周初期,統治者厲精圖治,如系苞桑,周公輔成王,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餔,猶恐失天下良土,最終天下歸心,奠定了周人八百年基業。取天下難,守天下更難。守成不亂,這也是“否”的一種表現形式。
(文章為子夏故壇原創,插圖來自百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