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青島大姨張海宇失戀了

青島大姨張海宇失戀了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01 01:23:07

張海宇似乎又向擺脫過去,邁出了全新的一步。

在電視劇《女心理師》中,他飾演了一名擁有社交恐懼和讨好型人格的患者莫宇。面對同事、朋友的請求,甚至陌生的理發師的辦卡建議,都唯唯諾諾地悉數答應。低眉順目之間,你似乎再難尋覓到“青島大姨”的犀利與誇張。

青島大姨張海宇失戀了(丢不掉的青島大姨)1

這幾年,張海宇接演的角色類型多樣,但基本都與喜劇無關。

近幾年,張海宇的角色似乎都存在着類似功用。無論是電視劇《宸汐緣》裡的仙人司命,電影《陽光劫匪》中的“科技宅”發明家,電影《被害人》中神秘的流氓,還是綜藝《演員請就位2》中看哭全場的《我是路人甲》裡的群衆演員。但張海宇并不認為自己刻意擺脫過任何标簽。“中國的演員太多了,(大衆)認識你,隻能通過某一個窗口。我個人認為,演員也沒有必要擺脫一個标簽,因為你在擺脫一個标簽的同時,也在獲得另外一個标簽。沒有必要做這種掙紮。”

表演直覺——

面對“小莫宇”的戲最難拍

電視劇《女心理師》中的莫宇,是一個很難被歸類為“病患”的角色。童年經曆校園暴力,進而在内心形成了交流障礙,即所謂的社交恐懼。這種性格造就了他在成長過程中,很難拒絕别人的要求,即便那并不是自己想做的事。尤其在職場,他淪為“便利貼男孩”,時刻遭受着無形的辦公室暴力。

這更像是一個在生活中比比皆是的普通人,尤其,沒有一個時代會比當今更強調“情商”的重要性。“反過來講,這個重點就在于,大家對于彼此交流是否真誠而感到恐懼。”張海宇幾乎是在倉促之下接到了這個角色。直到拍攝前一天,他才拿到最終完善後的劇本,第二天便要拍攝四頁紙的台詞。但他卻很快将生活中的觀察轉化為演員的直覺。

例如職場戲。正式成為演員前,張海宇曾從事過一年的辦公室文員。“我的本科專業是演出制作,就覺得學了四年,應該幹一幹本行。”那一年,他隻有前兩個月做了些正經工作,而後大多時間,都隻是在空白的WORD文檔和EXCEL文檔中來回切換,以防領導經過時,尴尬地發現他了無生趣地盯着電腦桌面。實在坐不住時,他便會跑到天台上“放風”,練練表演、看看演員招募信息。“我是有過辦公室工作經驗的人,所以我非常了解辦公室裡的待人接物,也了解裡面會存在的‘冷暴力’。”

青島大姨張海宇失戀了(丢不掉的青島大姨)2

《女心理師》中張海宇飾演的莫宇遭受着辦公室裡的冷暴力。

但對莫宇的塑造,更多還是源于張海宇的自我觀察。劇中他印象最深的一場戲是在夢幻之中,莫宇見到了童年時期的小莫宇,産生了一段自我與自我之間的對話。“兩個人”站在一起,但兩個人又是同一個人,演員很少會遇到如此戲劇化的段落。“難度很大。因為自己看到自己,并不像大家所想象的那樣,一定是感動的,我反而覺得蠻奇怪的。”張海宇也會在照鏡子的某一刻,對面前的自己,感到陌生且無所适從:這個人是誰?他怎麼會長這個樣子?他怎麼就變成今天這個樣子了?“我們好像從來沒有見過真正的自己,隻是見過自己的鏡像而已。”

張海宇每演完一個角色,都會産生全新的思考,當作後續表演的滋養。拍完《女心理師》後,張海宇發現自己看待身邊朋友的視角都變得不一樣了,“你會突然發現,身邊的确有蠻多存在心理問題的朋友,比如雙向情感障礙抑郁症,就真的挺廣泛的。讓大家關注到自身的心理健康,也是我覺得演這部劇最重要的意義。”

不安全感——

人生的每一步,都在走彎路

張海宇與莫宇間的共情,同樣來自于強烈的“不安全感”。生活中,張海宇也隻有在面對熟人時,才能自如地表達内心;一旦面對陌生人,内心的自我保護機制便會不自知地建立。

我們試圖從張海宇的成長經曆中,尋找其不安的來源。2008年,就讀于青島第一中學的張海宇,報考了北京電影學院和中央戲劇學院中九個與表演相關的專業,其中他最想去的是表演系。但最終遺憾落榜,發成績時他才發現,另一個理想的專業導演系竟然漏報了——他隻考上了中戲的演出制作專業,發展方向是舞台制作人。“如今想想,有時沒有迅速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反而是一件好事。你會謹小慎微地活着,同時又能時刻保持清醒的狀态。”

跨專業從業,對任何人而言都要面對專業鴻溝。張海宇隻能時刻提醒自己,要尋找一個出演話劇的機會,任何話劇都可以,隻要能接受他作為演員的身份。

但,沒有這個機會。彼時,絕大部分在北京演出的話劇都很少公開面試演員,大多通過圈内口口相傳的方式介紹推薦。經常,張海宇知道這部話劇時,它已經要開演了。直到大三時遇到《海棠·秀》。雖然這是一部大型音樂劇,但它曾對外招募過六國主創,可以投簡曆面試。其中一個精靈的角色要求身高1.7米左右,不能太高太壯。張海宇就像抓住了一棵救命稻草,全心全力地準備,直至成功入選。由于體型的嚴格限制,這個角色甚至沒有備選演員,A、B組都隻能由張海宇出演。拿着兩份工資的他,第一次獲得成為演員的自信,“至少自己已經有了商業表演的經驗。”

青島大姨張海宇失戀了(丢不掉的青島大姨)3

最初讓張海宇登上舞台的是一部音樂劇,也正是這部音樂劇讓他收獲了作為演員的自信。

但這并沒有令張海宇感到安穩。“就好比你看一個雜技秀,演員演得再好,技巧再純熟,也不會有導演去雜技團挑人。”起碼要演過話劇的。隻有這樣,張海宇才能真正邁入影視演員正軌。那時音樂劇的薪資不錯,張海宇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和人脈,但2014年他還是放棄了在某音樂劇中出演男一号的機會,接演了人生第一部話劇《醉生夢死》,飾演騙子柳夢梅,一個荒誕的戲劇化角色。而後的綜藝《今夜百樂門》、電視劇《廢柴兄弟5:泰爽》等成就了張海宇的喜劇形象。

直到如今,張海宇仍時刻讓自己保持一點點的不安全感,提醒自己珍惜現在的所得,珍惜每一個得來不易的機會。“我感覺人生的每一步,都在走一個小小的彎路,但就是這些彎路,讓我最終可能到達自己想要去的地方。”

“青島大姨”——

演員都有所謂的标簽和人設

2013年,由于音樂劇演出過于密集,張海宇患上嚴重的喉炎,嗓子一度說不出話。他四處求醫,無論中藥、西藥,是藥就吃,“其實現在來看,那段時間我是(情緒)抑郁的。”在家休息一年後,嗓子恢複情況仍不樂觀,張海宇開始做最壞的打算——再也不能當演員了。

那時,自媒體是一片藍海。抱着好玩的心态,也是為了謀生,他開設了自己的公衆号,試着發布一些不太需要嗓子就可以完成的表演視頻。公衆号的初始粉絲隻有三個——張海宇、他爸爸和他媽媽。但後面的事正如外界熟知的,一頭浮誇鬈發,戴着金邊眼鏡,圍着花絲巾,一口濃重的青島腔,邊用犀利語氣吐槽邊織毛衣的“青島大姨”一夜間爆紅。那段時間,隻要是“青島大姨”的視頻,閱讀量很快就達到10萬 。直到朋友告訴張海宇,他才知道很多号做一兩年都未必能實現10萬 。

青島大姨張海宇失戀了(丢不掉的青島大姨)4

張海宇因“青島大姨”形象被人記住。

“青島大姨”意外讓張海宇有了流量,也讓他恢複了做演員的自信與希望。“這種新鮮感和興趣支撐我做了一個又一個小視頻。因為比較放松,我莫名其妙就把這個病給忘了。嗓子也一天比一天好,突然有一天,發聲恢複自如了。”

“青島大姨”同樣讓張海宇收獲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作品邀約。2016年,很多戲約都“懸而未決”時,綜藝《今夜百樂門》邀請他作為固定演員班底,一周至少出兩個情景類小品。面試時,他特意選擇模仿節目的主持人金星,極具感染力和戲劇性的表演,讓導演很快便敲定了他。但對張海宇而言,他更希望把這裡定義為另一個話劇舞台,因為所有表演都要一氣呵成;錄制前,走台隻有兩到三次的機會,真正的連排隻有一到兩次。在極高密度的創作節奏下,張海宇參演了二十多個作品,不僅将“青島大姨”徹底帶入大衆視野,甚至創造了全新的反串喜劇形象“薛不惠”。“先生您好,請問您需要什麼服務?”至今仍是喜劇小品中最經典的台詞之一。

但大多演員被市場記住,都要背負“被标簽化”的結果。

青島大姨張海宇失戀了(丢不掉的青島大姨)5

在《今夜百樂門》中,黃曉明與張海宇一同演繹“青島大姨”。

《今夜百樂門》讓張海宇結識了演員黃曉明,并正式與其公司簽約,開啟了影視演員之路。在接下來的五年中,他也沒在任何平台再現過“青島大姨”;今年在《百變大咖秀》的“重現”也隻是不得已的“救場”。但直到如今,幾乎所有關于張海宇的報道、宣傳語境,“青島大姨”的标簽仍揮之不去;甚至每逢一檔喜劇綜藝推出,彈幕中總有不少感慨,“張海宇為什麼不來參加?”“青島大姨是最棒的!”

在外界看來,張海宇的每一個非喜劇類角色,都像是在極力規避“青島大姨”。但這并非張海宇的真實初衷。2016年後,張海宇接到了諸多不同類型的劇本邀約,例如顧長衛執導的電影《遇見你真好》、仙俠劇《宸汐緣》、懸疑電影《被害人》等。“從大家的角度,以為我是想要擺脫‘青島大姨’這個形象,其實并沒有。我反而感謝每一個标簽。”

青島大姨張海宇失戀了(丢不掉的青島大姨)6

張海宇參演顧長衛執導影片《遇見你真好》。

張海宇猶記電影《被害人》導演邀請他時,他一度十分詫異,甚至問導演,“為什麼是我?”他不明白被定義為喜劇演員的自己,如何得到犯罪懸疑電影的關注,還讓他去演一個嚴肅的角色?導演說,是因為《今夜百樂門》中,他展現出了很多可能性。

“所謂的标簽和人設,其實每一個演員都有,隻不過是觀衆看到了你某一方面而得出的一個印象。但正因為這些标簽,我才能夠獲得更多出演的機會,才能獲得更多被大家看到的機會。”張海宇坦言。

“務實”主義——

哪怕試錯,也是一種成長

2020年,張海宇在綜藝《演員請就位2》中表演了電影《我是路人甲》的片段。他飾演的角色是個跑龍套的小演員魏星。片段中,張海宇為這個角色設計了一段“吃戲”——在現實的失意之下,他在破舊的家中,狠狠地将番茄咬碎、咽下,展現了一個橫漂人對未來的迷茫、對生活的失望、對女友的愧疚,以及對現實的妥協。陳凱歌曾盛贊這個細節。但這段表演前,張海宇在節目中的市場評級隻有B,處于中下等。

青島大姨張海宇失戀了(丢不掉的青島大姨)7

在《演員請就位2》中,張海宇和孫千共同演繹了《我是路人甲》片段。

在如今以流量、形象、标簽來局限演員好壞的語境下,這個初評級并不意外。過去幾年中,張海宇也真實經曆過市場掙紮。一方面,他對劇本和角色都有自己的要求,卻難以避免遇到一些不知所雲的作品。“說實話,我内心實在不知道如何诠釋這種作品,編劇不知道要表達什麼,我也不知道怎麼演。過不去自己那一關,挺無奈的。”而另一方面,自己喜歡或合适的角色,則會因種種原因,安插了一些并不合适的演員。但他似乎很少為市場選擇而較真。“可能也跟我的心态有關,我會覺得那就是沒有緣分,不會特别後悔,或者放不下。”

他評價自己并不愛做夢,也沒太大的目标,隻希望把眼前的角色演好。這種“務實”,反而讓他極少在浮躁的市場中,做不必要的妥協。“這個不行,我就去下一個再看看,來什麼就做什麼,不會很執拗于一些事。我希望每一步,無論是大大小小的角色,至少自己知道在幹嗎。把眼前的做好,才有下一個工作,才有更好的平台”。

但三十而立後,張海宇也開始有所“迎合”——偶爾有一部戲,雖然劇本沒有亮點,但無功無過,且時間合适,他也會接下。這是他過去不會做的。“演員還是應該一直在舞台上或者鏡頭前。現在還不是休息的時候,需要時刻保持一個演員的狀态。尤其是近一兩年,我希望去嘗試很多自己沒有嘗試的東西。哪怕試錯,成本也是很低的,把自己再打開一些會更好。”

新 鮮 問 答

再演“青島大姨”的可能性不大

新京報:你最初對表演的熱愛,跟喜劇有關嗎?

張海宇:回想高中的時候剛剛接觸表演,一個表演老師曾對我說“你跟我很像。”我問哪一方面?他說,我們都有一些不苟言笑,過度地嚴肅。後來等我演了很多喜劇後,想起老師給我的評價,我覺得本身這件事就非常喜劇。你剛接觸表演的時候,并沒有覺得自己要演喜劇,也不知道自己(未來)是一條怎麼樣的軌迹。我接到的第一個音樂劇就是喜劇角色,接下來由于市場的原因,喜劇也比較多,慢慢走出了這麼一條路。

新京報:今年是什麼契機在《百變大咖秀》上再現了“青島大姨”?

張海宇:那是一個“救場”。那個節目原來不是我演,嘉賓時間臨時變動來不了了,導演就找到我,問可不可以救個場。他們給我提供了一個劇本,我覺得有一些寡淡。結果時間來不及了,第二天早上就要錄,前一天夜裡我就把“青島大姨”這個形象又搬出來了,讓他們連夜準備的毛衣、圍巾什麼的,又把那一套置辦上了。但說實話,再扮上沒有什麼太大的(全新)感受。

新京報:以後還有可能重現“青島大姨”嗎?或者做一部以“青島大姨”為主角的影視作品?

張海宇:我覺得有這個(可能),但是可能性不大。再做“青島大姨”,也隻可能是在那個(《今夜百樂門》)舞台上。盡量還是在那個舞台上吧,一個好節目一定不是一方的成功,包括節目的調性氣氛、演員彼此的狀态,甚至是天時、地利、人和都對的時候,一個項目才會成功。假如那個節目還有的話,還是這幫人,我覺得還可以繼續玩起來。至于那時是不是一定要再做“青島大姨”,我覺得倒也不一定了。

新京報資深記者 張赫

首席編輯 吳冬妮 校對 趙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