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英國陪讀随感----找房篇(校内宿舍)》介紹了我家剛到英國租房的過程,今天聊一下我們所知道的不同情況吧。
首先,獨自一人來英的比較容易,我們住的家庭戶型旁也有幾棟單身宿舍,進進出出間我們也碰到過華人學生,也邀請過深圳過去的學生來家裡吃飯。
我家孩子和附近年齡相仿的韓國小孩在草地上玩耍時,偶爾也有華人學生跟他們聊天。
這些大部分都是新生,或者說隻讀一年研究生就回去了,懶得折騰,直接住校内。
而要在這讀好幾年的,一般第二年就開始在外面租房子,有像我在《英國陪讀随感----找房篇(出發前)》裡提到的,在定居了的華人改造的大房子裡租一個單間的,有租西人公寓的,也有談戀愛的一對小年輕合租的,更有幾個同學合租一個房子的......
而帶小孩的,情況就複雜一點。
我們認識的第一家是從山西過來的訪問學者,他們的導師是華人,預先用自己住址替他們兒子在附近的學校申請了一個學位(剛好跟我家孩子同校),所以他們選房的範圍隻能在小學附近,大概住了二十天旅館才通過當地中介找到靠近學校的房子,算是花費比較大的了。
我們是第一天送孩子上學的路上認識的,大人小孩都比較玩得來。他們家大人都是大學工科教師,英語閱讀能力杠杠的,但聽、說能力嘛,就是傳統中國式教育出來的水平啰,所以後來去中介簽租房合同,保險起見,就邀請了我老公這個文科生去幫忙溝通。
出門在外,來自同一個國家已算是同鄉啦,肯定要互相幫助、互相關照的啦!親朋好友都不在身邊,逢年過節就是我們這些背景接近的新相識一起過的了,也是很開心的啦。
第二家是遼甯過來的訪問學者家庭,他們在找房方面精明一點,出發前也像我們一樣加入了當地留學生QQ群了解情況,然後跟我們聊起,希望先到我家落腳,再去租房子。
前面篇章提到過,我們租的是校内三房一廳的大房子,而且當時孩子才7歲,剛到新環境,是我跟孩子一個房間,老公自己一個房間的,所以還有一個最大的房間“吉”出來,那是一個雙層床的房間,我們想了想,覺得也行,就按旅館不到一半的價格提供給他們一家三口了。
他家兒子比我家女兒小一歲,正是玩得來的年紀,所以在找房期間這兩個星期,兩個孩子自己在校園内蕩秋千,追逐玩耍,玩得不亦樂乎。
而大人通過中介不斷找房子,最後也是在我老公的英語幫助下,協商好合同條款,頭尾花了兩周,終于搬出去了。
可能是我們三家結構相同,孩子年紀相差不大,在他們居英的一年裡,大家都相處得很歡樂!連春節都是在一起包餃子過的。
後來他們想買當地一個幾十方的小房子作出租用,還是我們大家一起看房,給他們翻譯法律條款等等......
隻可惜兩家的訪問期都是一年,期滿後都回國了,當時隻有我家繼續留下來,得重新找伴了。
To be continue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