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文學家曹文軒作品引争議

文學家曹文軒作品引争議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2 04:12:02

文學家曹文軒作品引争議(寫作者的發現與發明)1

一個寫作者與普通人的不同之處在哪裡?大概就是在于他必須不斷地對存在有所發現,普通人則不必非要如此不可。他可以随波逐流,對存在不加詢問與質疑,也不帶搜尋之目光,甚至可以不假思索地生活。然而一個寫作者卻必須用“窮兇極惡”的目光盯住任何事物的存在,要從存在的每一個幾近無聲的飄忽中都能有所發現、有所獲取——他要使存在的一切現象都得到某種解釋,并使其變得擁有意義。也就是說他必須看出些什麼來。

寫作者的發現須是獨到而深刻的。如果一個寫作者的發現與一個普通人的發現無異,那麼這個發現則沒有多大的意義。他總得有一些非常的發現。他的文字體現着他觀察世界的獨特視角,感應世界的獨特感覺,揣摩世界的獨特思維。我們的閱讀曆程中,有太多的文章已經存在了千百年,至今我們仍還在接受着他們的思想的庇蔭。他們的目光一定要錘煉得異常銳利,富有穿透力。人們親近他們文學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那些普通人無力發現的東西,寫作者卻發現了——他們率領這些普通人拾級而上,走向了莊嚴而神聖的思想殿堂。

我們可以寫我們發現的,但筆觸隻能停留在被發現的事物之上,這大概不是一個完滿的寫作格局,他還需要懂得發明。

我對“發現”與“發明”這兩個詞的理解是:前者是面對已有,從中看出早已存在但還尚未被人注意到的一切,而後者确實背對已有而面對空無,創造出在這個世界上原先根本不曾有過的一切。其實,大家細翻詞典後,會發現詞典對這兩個詞的解釋也已經暗含了這樣的意思。

許多年前,我曾提出“第二世界”的觀念。我将造物主交到人類手中的那個物質性的、存在于人的主觀精神以外的世界,稱為第一世界,而把精神性的,是人——隻有人才能創造出的世界稱為第二世界。事實上,人類為了物質和精神的欲望,極大地改造了第一世界。造物主給人類的隻是一塊未經加工的物質毛坯,是人類前仆後繼,調動偉大的想象力和付出巨大的勞動以後,才使它呈現出今天如此斑斓多彩的形象。如果有一天造物主從蒼茫的宇宙間遨遊歸來,想必會對人類說:這不是我當初給你們的那個世界。至于第二世界,則與造物主毫無關系,完完全全是人類在沒有任何外力幫助下自行創造的。當造物主把這個純淨的世界給予我們時,是沒有哲學的,也沒有一種叫作“存在在先本質在後”的理論,更沒有荷馬史詩、《哈姆雷特》、《蒙娜麗莎》和一種叫作立體派的繪畫。造物主隻給我們陽光、空氣和土地這樣一個純物質的世界。如此看來,造物主在精神世界上是一個赤貧之人,甚至拿不出一點精神食糧施舍給人類,所以人類便自己創造了一座碩大無朋的精神宮殿。今天人類所擁有的世界,不僅不是那個原始的純淨世界,甚至人類創造的這個世界要比造物主給予的那個世界大得多。

所以說,“創造”也就是“發明”。

這些發明豐富了人類的精神世界,使人類獲得了更多的精神享受,并使人類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提高。當一個人閱讀了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他便會不再為自己的失敗而感到沮喪,并能在那锲而不舍、頑強而富有韌性的追求過程中得到心靈的慰藉與靈魂的升華。

發明使人類不斷進化着,人類能夠不斷向更高的水準進化,正是因為人類有發明的能力。我們無法看出今天的老鼠與千百年前的老鼠相比究竟是否有了進步,但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人類在一天一天地提高着質量。人類不僅在物質生活方面變得越來越富有,在精神生活方面也變得越來越闊綽。哲學家與文學藝術家們的發明,使人類不斷獲得新的精神取向。這些精神存儲于心,使人類面對眼前的現實,有了從前不曾有過的解釋、理解、感覺與意識,比起前人,今天的人多享受到了許多許多。

我們的祖先面對那輪金色的天體從海上升起會做何感想呢?不得而知。但今天的人會為那壯麗的景觀而感動,甚至熱淚盈眶——今天的人有了一種精神境界——這境界是人類自己發明出來的。

然而,功利主義的思維卻一直妨礙着阻撓着發明。

功利主義幾乎是天生的。它将一些人長久地困縮在一個低矮、狹小且有些氣悶的思維空間裡。這些人在“我做的、想的,有實際意義嗎?”這一心理障礙下,導緻隻能面對這一個個可觸、可見、可聞的實存,進行着一些沒有創造性的思維活動:天熱了,該把窗子打開了;菜淡了,該加些鹽;衣服短了,能不能将袖口邊放下,使它長一些呢……

思維的功利主義既妨礙着别人的發明,也妨礙着自己的精神生活,功利主義使這些人失去了思維的快感與美感。我們可以想象得出黑格爾是多麼幸福,當他在沉思默想之後,偉大的觀點突然宛如燦爛的星星閃爍着出現在思維的藍色天幕上時,他該是多麼的愉悅!而這些人卻永遠不會有這種美妙的時刻。

發明意識的薄弱,還影響了發現的質量。以文學藝術為例,其實,純粹的發現是不能稱之為文學藝術的。發現的文學藝術也需要有創造。強烈的經久的發明意識鍛煉着創造力,它會使一個文學藝術家面對存在不再是消極的,被動的;而是采取積極和主動的态勢,并使灰色庸常的現實得到改造,從而獲得更強烈的現實性。複印照抄的藝術觀自然是蹩腳的藝術觀。被沉重的現實完全拖住而失去想象,失去超越的文學藝術畢竟不是上乘的文學藝術。就像發明離不開發現一樣,發現也許有發明結伴而行。

發現,發明,才是一個寫作者的完整使命。

(曹文軒,此文為作者在第三屆“北大培文杯”全國青少年創意寫作大賽頒獎典禮上給獲獎者的勉文)

曹文軒 著名作家,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北大培文杯”全國青少年創意寫作大賽評委會主席。著有《草房子》《青銅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蜻蜓眼》等作品。今年4月4日獲“國際安徒生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